“离离原上草”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看完原诗,你觉得该删吗?

老巫追剧 2024-10-19 13:45:05

读书时候的语文课,我们背了不少的古诗,大家对白居易都比较熟悉,都学过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等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当年我们只学习了这首古诗的前四句,那究竟为何呢?原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主要表达了什么呢?

一、你对白居易了解多少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广泛的诗歌题材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

据说白居易曾经还拿自己的诗句读给街边不认字的老妪,以确保自己写出来的诗便于理解。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当年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这一运动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并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从而在社会各层面产生共鸣。

由此就产生了一句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中,其诗歌题材的广泛性尤为突出,他的诗笔触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生、情感,均被他以诗的形式细腻地描绘和深刻地探讨。

不仅如此,白居易的诗歌中常常包含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批判和反思。

比如在《卖炭翁》中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描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还有展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敏锐洞察和深切同情,“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很多变,他能写出很长像故事一样精彩的诗,比如《长恨歌》和《琵琶行》,这些诗读起来就像在读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他也能写出那种短的、但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绝句,就像《问刘十九》和《后宫词》这样的。

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每一句都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他在诗歌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和广泛影响。

通过这些作品,白居易不仅为唐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的生平经历也非常丰富多彩。

贞元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成为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

后来他还被提升为翰林学士,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

到唐文宗李昂即位,白居易成为了刑部尚书,到后来唐武宗李炎成为皇帝时,他就以刑部尚书的职位选择退休。

白居易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翰林学士和刑部尚书,他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改革措施。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做官几十年,经历了许多冷暖,这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繁荣盛世,对外交流很频繁,很多唐代的诗歌都被带到了日本。

特别是白居易的诗,因为写得通俗易懂,又很贴近生活,在日本特别受欢迎。

有一个叫大江维时的日本学者,他编了一本书叫做《千载佳句》,里面收录了很多唐代诗人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白居易的诗就占了一半以上,这足以说明白居易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宫廷里受到欢迎,连老百姓也很喜欢。

他的诗集《白氏文集》在日本非常珍贵,甚至有人因为给天皇献上白居易的诗而得到提拔。

白居易的诗歌对日本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里面就有很多情节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相似。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显然也是白居易的铁杆粉丝。

白居易的诗歌之所以能在日本这么流行,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写得简单明了,大家都能看懂。

另一方面,他的诗里有很多感伤和闲适的情感,这和日本人的审美观很契合。

白居易的诗歌,给平安时代的日本文人带来了很多灵感和慰藉。

即使到了今天,白居易的诗歌依然在日本有着很高的地位。

很多日本的文人都会从白居易的诗歌中寻找灵感,他的诗歌已经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解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就像是白居易给我们展示的一幅画,画里有广阔的草原,有生命力极强的小草,还有那些古老的道路和荒废的城镇。

这首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诗的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像是告诉我们,草原上的草儿每年都要经历一次生命的轮回,春天长出新芽,夏天繁茂,秋天开始枯萎,冬天就等待着来年的重生。

这就像是在说无论生活怎样变迁,时间怎样流转,生命的循环永远不会停止。

接下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回头看这句话,我们就会感到内心是被鼓舞的。

这里的草儿哪怕是遇到了野火这样的灾难,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又能重新生长出来。

人生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有希望、有坚持,就总有重新站起来的一天。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那些曾经繁华的道路,现在可能已经荒废了,但是草儿还是一样地生长、一样地绿。

这就像是在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然界的生命力总是那么旺盛,总是那么生机勃勃。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情感色彩有些悲伤,不管是谁,都要离开这片草原,离开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

诗人看着这片萋萋的草儿,就像是看到了自己满满的离别之情,那种不舍、那种留恋,都深深地藏在这片草儿里。

这首诗的前四句常被引用,而后四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三、课本选诗的考量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出现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的,我们可以想到当时的编辑们在录入古诗课文时,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回想我们的小学时代,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会比较喜欢形象具体的事物,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当时编辑们可能会更偏向于选择一些主题比较明确,内容较为简单,语言直观的诗歌,这样更容易让小朋友们理解,建立初步的认知。

小学的时候学的课文一般都是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在选择古诗的时候,编辑们可能会同样选择那些更为正向阳光的诗词。

易于背诵的韵律和节奏、正向的情感色彩、具体鲜明的形象都会是编辑们考虑的重点内容。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虽然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但其后四句涉及的离别之情可能对小学生来说过于复杂。

因此课本可能只摘选了前四句,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诗歌的美,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积极的教育启示。

通过这样的选编,诗歌不仅能够作为语言学习的载体,也能够成为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四、诗歌的教育意义

现在回过头来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选编不仅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作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就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

同时古诗词还有其他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价值观。

就如我们上文提到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前四句描绘了草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循环,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春风吹又生给人一种正向热烈的情感,我们都在被这样教育着,做人也是如此。

结语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为白居易的一首经典诗作,其前四句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古代诗歌美的传承,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培养对文字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还能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老巫追剧

简介:跨国小侦探,揭秘国际幕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