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去世,幼子胡亥矫诏即位,还派人赐死了原本应该继承皇位的兄长扶苏。当时扶苏与名将蒙恬一起驻守北方,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轻易就选择了自杀而不带兵争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皇室
扶苏出身秦朝皇室,为秦始皇的长子,所以他自小受到良好教育,过着优渥的生活。
然而奇怪的是秦始皇素来推崇法家,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可扶苏却是资深的儒家信徒,推崇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以仁义治理天下。可见秦始皇虽不推崇儒家却也是不排斥儒家的,不然扶苏不可能受到儒家教育。
船长认为秦始皇可能是有意让儒生来教导扶苏,好让他以后以宽仁治天下。毕竟严刑峻法只能维持一时而不能维持一世,但秦始皇通过武力一统天下,六国王室及其后裔自然不会真心服从秦人统治,所以秦始皇为了维持统一,必须以严酷手段打击六国贵族势力。
等到扶苏即位,六国余孽已除,他正好推行仁政,减轻刑罚。这样既可以快速的拉拢民心,也可以减轻民众对严刑峻法的痛恨以巩固秦朝统治。
二,劝谏始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灭六国的大业而一统天下。不过统一之后仍有许多事需要秦始皇去做,比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以让天下人都尽快认可自己秦人的身份。
但同时秦始皇好大喜功,征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宫殿、陵墓、长城。而为了让这些事情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就必须依靠雷霆手段,不断的压榨民力,这就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扶苏对此肯定是不满的,便多次劝谏父皇爱惜民力,但秦始皇不为所动。
另外秦始皇痴迷长生不老,便重用方士,让他们为自己寻访神仙,求取长生不老药。而儒家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扶苏肯定也为此时劝谏过秦始皇。因此本就害怕死亡的秦始皇对此自然是听不进去,便迟迟没有立扶苏为皇太子。
三,镇守北方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因为方士侯生、卢生不仅炼制长生药未成,还散布流言诽谤自己,便下令搜捕与此事有关的人员,一下子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坑儒”。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扶苏于是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远方的百姓还未归附,读书人都效法孔子而熟读儒家典籍。现在父皇却用严刑来惩处读书人,我担心天下人会因此不安,希望父皇慎重考虑。”
秦始皇听了很不高兴,便让扶苏前往上郡担任大将蒙恬的监军。
然而秦始皇“坑儒”是否真的坑杀儒生是有争议的,毕竟孔子对鬼神和生死是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所以儒家对长生不老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那么秦始皇坑杀方术不太可能牵连到与此无关的儒生。
不过扶苏的谏言确实提到了儒生,所以船长认为秦始皇坑杀的确实大部分是术士。只不过儒生好议论时政,对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而废除分封制等举措有所不满,与术士一起发过牢骚,这才被术士牵连而遭处死。但儒生仅占一小部分,所以“坑术士”比“坑儒”更准确。
四,被赐自尽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病重,便决定传位给扶苏,让他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后继承皇位。然而中车府令赵高素来亲近皇子胡亥,便撺掇丞相李斯一起篡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
胡亥即位后担心哥哥扶苏会威胁他的皇位,便伪造秦始皇的诏命,下令以“不孝”的罪名将扶苏赐死。而扶苏见到胡亥的使者后不疑有诈,于是自杀而亡。
当时蒙恬怀疑诏书有诈,曾劝过扶苏,认为秦始皇之所以让扶苏统帅三十万兵马镇守北方,就是在锻炼他,好让他以后能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可惜扶苏没听,毅然决然的选择自尽。
扶苏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胡亥严密封锁了秦始皇的死讯,所以扶苏见到使者时并不知道秦始皇已死,反而认为父皇是真的想让他死,而儒家又一向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所以性格仁弱的扶苏当即选择自尽以尽臣子本分。
如果扶苏知道诏书有假,肯定不会轻易选择自尽,毕竟他手握三十万大军,完全有争夺皇位的资本。可是扶苏不敢赌,误以为秦始皇还活着,那自己要是带着三十万大军争位肯定赢不了,这才选择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