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秦安县的机构编制,人数少得令人吃惊

陇史文元 2024-06-05 09:56:38

明代秦安县的机构编制

以下文章来源于成纪广林 ,作者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明代秦安县的机构编制

文|成纪广林

明代秦安县的政府机构有:县署(俗称县衙)、里、县学、巡按察院、按察分司、别驾公署、陇城巡检司、阴阳学、医学、僧会司、县仓、教场、铺等。

县署

县署位于县城西之北(今育和园住宅小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知县王思聪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知县畅宣重修。明弘治九年(1496年),知县徐森增修。中为抚字堂3楹,前为御箴亭,东为幕厅,东迤南为吏、户、礼房,架阁库,西迤南为兵、刑、工房,承发司,后为退省堂3楹和知县宅。厅之东为典史宅,宅之后为预备仓。亭之前为牧爱门,左为土神祠,右为吏廨。又前为大门(即更楼,3楹),有门子5人、钟夫1人、鼓夫5人。门之前左右为榜房。

县署设知县1人正七品、典史1人(未入流)、司吏2人、典吏8人。知县之职,掌县事以修县政,牧县民,任六事(吏、户、礼、兵、刑、工),敷二务(政、教),以承流宣化。

全县设10里,县城内为坊厢、附廓、坊下;县南为崇明;县西北为崇政、崇新、至善;县东为崇教、陇城、陇安。嘉靖元年(1522年),裁撤附廓、坊下、陇城3里,全县设7里,有里长70人,负责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差遣。

县学

县学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由知县杨宗负责修建。明洪武初年、成化年间、弘治年间、正德初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历任知县康昭、宋珍、徐森、赵威、亢世英先后增修。

县学位于县署东南,前为孔庙,中为敬一亭、明伦堂3楹,东为穷理斋3楹,西为主敬斋3楹。斋之前,东西为学舍10间,又西□东为仪门。仪门之东,旧亦为学舍,嘉靖时为训导宅,又有学仓三间。斋之西,旧为教谕宅,其南为射圃,嘉靖时为启圣公祠。仪门之前为大门,有门子3人。明伦堂之后,旧为讲堂、馔堂,嘉靖时废。

县学东为风化坊,西为彝伦坊。北抵街,南抵城,东旧抵街嘉靖时抵民家,西抵李知县、周县丞家。广21.2丈,长34丈。

县学设教谕(未入流)1人、训导(未入流)2人,教谕领其教,训导分其课程。设司吏1人,主管文书。有学生、增广生各20人,附学生不限数。每两年向礼部输送成绩优异者1人,是为贡生。

巡按察院

巡按察院旧为布政分司,位于城隍庙东,设门子3人。中有大堂,东西有序,后亦有大堂,东有厨房,西有厢房,前有仪门、大门。

按察分司

按察分司位于城隍庙西,设门子2人,有大堂、后堂、东西序、厨房、厢房、仪门、大门。

别驾公署

别驾公署位于县署之东,设门子1人,有大堂,有东西序、后堂、厨房、仪门、大门。

陇城巡检司

陇城巡检司位于县东90里略阳道故城内。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月丙午,都御史马文升以其地距离县较远,地旷人稀,特奏请朝廷设立。巡检司设巡检1人(从九品)、司吏1人,有弓兵20人。

阴阳学

阴阳学位于县署西30步,设训术(未入流)1人,有阴阳生5人。明洪武间,训术吴孝森督建。嘉靖时期已荡然无存。

医学

医学位于县东北50步,设训科(未入流)1人,有医生5人。明洪武间,医生杨亨督建,嘉靖时仅剩大门和围墙。

僧会司

僧会司位于兴国寺之北,设僧会(未入流)1人。

县仓

县仓即预备仓,位于县治内东北隅,10间,知县戴翀修建。明嘉靖年间,知县亢世英增修至12间,并新修仓亭。

教场

教场位于县北1里,中有讲武亭3楹,其地广30亩。

全县设8铺,有铺长1人、铺司8人,铺兵25人。县署前为总铺;南30里剡嘉;西北40里郭嘉、70里仙岭;东40里高峰、70里曰邵店、90里陇城;东北120里卧马关。

0 阅读:0

陇史文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