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想谈判了,当然这不是第一次。条件还是老生常谈,就是按照现在的战线开始停火谈判。在普京看来,俄军目前取得的战果,足以向国内民众“推销”一场胜利。
这和当初认定“乌克兰不属于一个主权国家”,要拿下乌克兰全境的说法,明显不符。为了找个台阶,普京说:如果乌克兰和西方不回应,俄罗斯将继续战斗。
谁都知道,乌克兰不可能接受普京的谈判条件,因为该国已经立法:不得“以领土换和平”,谁也不敢做李鸿章啊。并且,签署该法令的泽连斯基已经向国民承诺:要夺回所有失去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半岛。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休想得到。乌克兰只有一条后路,依靠数十个国家的支援,打败俄罗斯。
而俄军才要在战场上拼命进攻,因为他们也知道,时间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用将近50万人的伤亡,俄军换来的战局并不稳固。即使在哈尔科夫州北部,俄罗斯消息人士称,乌军正在掌握该地区战术主动权,俄军在该地区转为防御行动。乌军可能在 5 月底发动反攻,将俄军赶出哈尔科夫州北部。
舆论场中,讨论“俄乌战争”的言论,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最近以来,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的冯玉军教授,就多次发表了影响很大的文章。
最近,冯教授发表了《与俄三次结盟,都是中国损失巨大》的专论,他认为:中俄历史上三次结盟,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第二次结盟是抗战结束后,第三次就是1949年以后。每一次都以中国付出惨重代价,俄国获得天大好处而结束。
甚至令人意外的是,像金灿荣教授也似乎是一反常态,近日发表了《中俄结盟,不是一个好选择》的长篇文章。
还有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方彬教授,“俄乌战争”开打以后,他就第一时间预判:
“俄罗斯必败;失败后必倒向西方,并且为了赢得西方信任,必选择足够分量的大国作为投名状抛出……世界政治格局和运行秩序必将因此重构……将以俄乌战争中的队列,确定主导者和被主导者,这个局面同样会维持长久,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版图和意识形态”。
公教授当时的表达,受到了一大批“俄粉”呼啸而至的开骂、攻击,囿于当时环境,公教授选择了“休息一段时间”。
而现在,他又一次归来了!
这次复出后,公方彬称:“俄罗斯大幅靠近,唯一说明的就是,没有体量能力的大国作依托,已经看不到取胜的希望,所以,其一定尽一切可能拉大国下场,至少让西方认为两国已经结盟与其对抗”。
真是醍醐灌顶!
如果说俄罗斯是一面镜子,照亮的是我们。
虽然早已从各方面超越俄罗斯,但是很多人的思想仍臣服于它,这是最大的挑战。
而俄罗斯根深蒂固“帝国外交”传统的国家,面对这种心理落差,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
换句话说: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何况还是一只崛起的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