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不足一年却被后人传颂的仁爱之君,他到底做什么?

史珍香聊史 2023-11-29 02:07:59

历史上在位时间短的皇帝有很多但大多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而大明洪熙帝朱高炽为什么在位时间同样很短却能被后世传颂呢?

图片来自网络

大明那帮文臣有多刁钻傲气稍微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就在这样一群桀骜不驯的文臣笔下还能对朱高炽大书特书可见一斑,其中尤以《明史》中一句话表现得特别淋漓尽致,大致意思就是:朱高炽尽量多的去做一些善事跟好的政策,可惜老天不开眼不多给他几年,如若不然的话未必不能超越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推崇之意惋惜之情评价之高纵观大明无一人做到。

朱高炽一生不可谓不坎坷,他身为朱棣长子自幼便被朱元璋册封为世子,从小就被一群德高望重的文臣重点培养。但朱高炽从小体质就异于常人比一般的孩子要胖很多,等到长大以后体重增加的更厉害了让他每走一步路都要喘上一会,所以每次出门都要两个健壮的太监或者仆从搀扶着。朱棣本身能文能武又善谋略颇有一股子朱元璋的风范,对于自己的这个肥肥胖胖的儿子很是不喜。曾经多次动过易储之心让多次救过自己的二儿子上位,结果每次都被一群文臣死谏不止才作罢。

图片来自网络

朱高炽从当世子的那天开始一直到他登基,足足在朱棣的阴影下等待了二十九年之久!历史上皇帝熬死太子的不在少数,朱高炽凭借着一口气跟信念最终如愿以偿。因为朱高煦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并多次在朱棣紧要关头及时前来救驾,有一次朱棣再次被救之后拍拍朱高煦的背跟他说:你大哥身体不好还不一定能活多久。

本来朱棣就特别喜欢这个勇猛无比的二儿子,再加上这句话给了朱高煦无限的遐想,整天看不上自己的大哥感觉那个位置早晚是自己的。这让身为太子的朱高炽更加的勤于政务从来都不敢懈怠,鉴于自己二弟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朱高炽就对文臣特别的礼遇有加。

图片来自网络

永乐十三年的时候朱高煦已经被封为藩王,但他知道一旦自己就藩太子之位就再也与他无缘了。朱棣曾经多次承诺没有兑现让朱高煦有点恼怒,再加上他汉王府兵强马壮就决定逼宫,出行的仪仗跟府兵的数量都像太子看齐严重的逾越了礼制。

当朱棣知道以后暴跳如雷再加上群臣的添油加火让事态变得愈发严重,这时候还是朱高炽不顾众人劝阻出来为朱高煦求情才免于责罚。汉王朱高煦不闹了赵王又出来蹦跶了,看到自己二哥退出身为老三的朱高燧感觉自己也行了,因为赵王朱高燧特别像逝去的徐皇后,所以朱棣对他特别的喜爱有加。后来朱高燧趁朱棣病重准备听从吓人的意见谋反,结果事败还是太子朱高炽出来求情才得以保全。

图片来自网络

两位弟弟的黯然退出让朱高炽轻松了不少,再加上好圣孙的助力终于坐稳太子之位。当然朱高炽也是有极其过人的本事的不然朱棣可容不下他,在靖难之役的时候都是朱高炽跟徐皇后带领一群老弱守护大后方,几十倍与己的敌人都没能把北京城攻下。后来朱棣五征漠北的时候也是留朱高炽在后方监国,并从来没有犯错连一点纰漏都没有。

朱高炽登基之后发现由于连年的征战百姓生活的十分疾苦就决定休养生息,减轻老百姓的各种苛捐杂税,甚至给予遭受战乱严重的地方减免赋税。缩减给予皇室子弟的经费,并把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建设中去。鼓励百姓开垦荒田增加收入,开放许多山林胡泊让人们可以打猎捕鱼改善生活。严明律法去除一些严苛的不合理的刑罚,尤其对死刑的量刑上更加的慎重,减少了很大一批冤假错案。对靖难之役之前的大臣家属进行平反,并适当的给予补偿和恢复部分官职爵位等。

图片来自网络

洪熙帝朱高炽驾崩的时候举国上下哀声一片,众文臣经过短暂商议并一众通过给予朱高炽谥号“仁”,(在位的时候用年号去世的时候用谥号)洪熙帝去世之后史书记载他为明仁宗朱高炽!

0 阅读:112

史珍香聊史

简介: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