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露新型“人肉开盒”,颠覆认知!很多人深陷危险却浑然不知

佳佳试试 2024-06-04 04:42: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暴露出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央视《新闻纵横》节目就曾揭露一种新型的“人肉开盒”现象,提醒大众“注销手机号很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这一消息无疑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为什么手机号注销了还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呢?

注销手机号背后的风险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号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纽带,更是我们登录各种APP的重要凭证。从社交媒体到在线支付再从从网络购物到电子银行,手机号在我们的数字生活中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因为更换手机运营商以及更换居住地等原因而选择变换当下正在使用的手机号,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去营业厅选择注销旧的手机号。

然而许多人在注销手机号时,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行为很有可能带来风险。当一个手机号被注销后,如果没有及时解绑与之关联的各种账号,那么新用户就有可能通过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这些账号。

这也意味着一旦手机号被重新分配给新的用户,他们可能会无意中获得对原用户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因为这关系到了运营商“二次放号”的概念。

"二次放号"是运营商为有效利用号码资源而采取的一种做法:当用户因各种原因选择注销手机号时,运营商会让号码进入一个为期约90天的"冻结期"。

在这段时间内这些号码将被暂时搁置,同时给予原用户一个机会来重新考虑他们的决定或解决与号码相关的任何问题,而一旦"冻结期"结束这些号码就会重新进入市场,供新用户选择和使用。

此时如果原用户在注销手机号时未能及时解绑与之关联的各种在线账号和服务,就存在一个潜在的安全风险:新用户能够使用原用户的手机号接受验证码,并以此登录原用户的各种账号,从而访问到原用户的个人信息、财务数据以及其他敏感内容。

这种风险不仅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泄露还可能涉及到财产安全,如果手机号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金融应用绑定,新用户可能会通过验证码重置密码,进而访问原用户的银行账户和资金,并且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可能导致诈骗、身份盗窃等犯罪行为的出现。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用户在注销手机号时往往忽略了他们曾经注册过的众多应用和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用户可能忘记了自己曾经使用手机号注册过哪些平台,更不用说去一一解绑这些账号了。

那么在注销手机号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规避这种新型“人肉开盒”的风险呢?

如何规避风险

解绑重要账号:在注销手机号之前一定要解绑所有与之关联诸如微信、支付宝、银行账户、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之类的重要账号。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原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财产安全。

查询绑定情况:由于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使用手机号注册了众多平台,因此很难记住所有使用手机号注册的平台名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工信微报”、“中国信通院”或“工信部反诈专班”等微信公众来查询手机号的绑定情况。这些平台通常能够提供详细的账号绑定信息,帮助用户全面了解自己用手机号注册了哪些平台的账号。

使用“一证通查”:支付宝推出的“一证通查”小程序也是查询手机号相关信息的一个实用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并管理手机号绑定的账号。用户只需输入相关信息,系统就会显示所有绑定的账号并提供解绑选项。

当然如果做完这些预防措施之后仍不放心,大家还可以在注销手机号之后更改原有账户的密码,或者密切关注账户是否存在异常登录的现象。信息安全的防范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严加注意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0 阅读:6

佳佳试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