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真实原因令现代人倍感无奈

余生不走感情路 2023-11-15 13:12:26

前言

古代的人们生活在极为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常常受到当时的环境、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其中,古代男子偏爱娶年幼女孩的现象令现代人感到困惑,但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的条件和需求,这一现象或许能够得以理解。

01当代法定结婚年龄,男22女20方可登记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法定结婚年龄已经设定为男22岁、女20岁。这一标准是基于现代人的身心发展程度而制定的,要求当事人在结婚之前拥有足够的成熟和自主能力,以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

这一法定年龄的设定涵盖了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生理成熟是一个关键因素。青少年的生理机能需要时间逐渐完善,以适应性生活和育儿的需求。过早的性行为和生育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其次,心理成熟也至关重要。个体的心智和情感需要时间成长,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照顾他人。过早步入婚姻可能导致因心理不成熟而产生的问题。最后,经济独立也是结婚的前提,因为建立家庭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来维持生计。因此,我国才设定了男22女20的法定结婚年龄,以尊重个体成长的规律和审慎对待家庭和社会责任。这一法定年龄不仅仅是数字,它反映了深思熟虑的底线。

02古代标准:男15女13岁可结合

与现代不同,古代的法定结婚年龄明显偏低。根据历史记载,唐代规定男子15岁、女子13岁即可结婚,而宋明清时期也只将这一标准提高到男16女14岁。对现代人来说,这些年龄看起来似乎太年轻,无论在生理还是心智上都尚未成熟,似乎难以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这种婚配方式常常引发现代人对古代男子是否存在不正当动机的质疑。然而,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考虑古代的条件和需求。

03寿命有限,早婚也是无奈

古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寿命极为有限的时代。根据统计数据,先秦时期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到了汉代才提高到22岁,唐代约27岁,宋代30岁,一直到清代也仅有33岁左右。相较之下,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远远超出古代人的寿命。在这种极为有限的寿命下,古代人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人生的各个阶段。

如果我们将现代的结婚年龄标准应用于古代,要求男子22岁才能结婚,那几乎等同于判决他们终身不婚。在古代的语境下,男15女13岁的结婚年龄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的20多岁。这主要原因是古代的条件非常艰苦,医疗技术不发达,导致寿命偏低。战争和疾病夺去了太多的生命,许多孤儿无依无靠,早夭的儿童也不在少数。能够平安成年已经算是幸运。

人们不得不急于在有生之年完成婚姻和事业,因为他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寿命。就像亚历山大大帝在年轻时曾流下眼泪,因为他担心自己的雄心壮志未能在战场上实现。

在这种寿命有限的古代条件下,父母也无法让子女享有完整的青少年时光。他们只能尽早将下一代推向婚姻,以尽早传承家族血脉。这种情况下,男子更倾向于选择早婚,因为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婚姻家庭的建立。不得不说,这是古人在当时无法逾越的无奈选择。

04女子早嫁也无需承担太多

因此,即使在十几岁就离开父母,古代女性也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她们可以将所有精力集中在侍奉丈夫和养育子女上。相较于现代女性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平衡,古代女性的生活更为简单。

当然,我们不应忽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低地位和缺乏话语权。但早早嫁娶对古代女性的生活模式没有太大影响。从她们一生来看,从出生起就被视为嫁入异家的客人。她们的一生的归宿就是嫁给丈夫,侍奉公婆,生育子女。这一生活模式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中。父母认为女儿越早嫁出去,就越是一件吉祥的事情,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

即使是最贫穷的家庭,也会努力筹集嫁妆,以便女儿十几岁时嫁人。家里的长辈从女婴出生时就开始为她安排婚姻,希望她能早日被合适的男子看中。一旦有了准女婿,家庭就会充满欢乐,老一辈的长者也会感到欣慰。他们认为女儿终于长大,可以早早完成人生大事。

对于那些年幼无知的少女来说,她们又何需承担责任呢?她们只需按照父母的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05战乱频繁,需要更多的兵源

可以说,古代频繁的战争是导致男女早婚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古代经常处于动荡状态,王朝更迭频繁,各路诸侯也时常卷入战争。在春秋战国时期,数百个诸侯国争相并并,军队不断作战,整个中原地区几乎都处于战乱之中。一场大战后,十万甚至数十万人会丧生沙场,这还仅仅是正规军的损失,如果算上卷入战争的平民,损失更加巨大。

每场战争都导致了巨大的人口损失,许多家庭失去了主要的劳动力,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下降,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因此,各国都鼓励早婚和多子,因为只有足够的人口数量,才能支持长期的战事需要。

即使在和平时期,各国统治者也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会爆发新的战争。充足的人口储备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06

现代人需要换位思考

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早婚显然过于功利,也不利于提高女性地位。

尽管我们对古代的一些做法感到不解和批评,但我们也需要设身处地为古人考虑。每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年代,他们的选择受限于当时的条件。

因此,现代人不应以现代的标准苛责古人。因为各种环境原因,他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妥协。

历史依然在不断前进,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进步和文明更加发达的时代。

我们应该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审视古人的一些选择。站在当今的角度,我们容易对古人的某些做法感到不解和批判,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选择是受到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所做出的。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拥有广泛知识、性别平等和人权意识的时代。我们很难理解古代的困境和压力,也难以想象他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古代,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生活条件艰苦,疾病和战乱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早婚早育成为了一种应对生存挑战的策略。

古代的男子之所以偏爱娶年幼女孩,既包括了生育需要,也涉及到社会地位和家庭责任。在古代社会,男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而女性的角色主要是在家庭中服务丈夫和育儿。早婚不仅能够确保家庭血脉传承,也有助于提前繁衍后代,应对人口减少的问题。此外,早婚还被视为一种家庭荣誉,家族的延续和繁荣被看作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下,早婚也被认为是一种保守的传统美德,符合道德伦理。因此,古代的男子在选择婚姻对象时,更倾向于选择年幼的女孩,这不仅符合社会期望,也符合他们自身的需求。

然而,现代人对这种现象常常持负面评价,认为早婚侵犯了女性的权利,限制了她们的发展空间。确实,在现代社会,我们追求平等和自由,提倡个体的自主选择和尊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古代社会的特殊性,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存现实和文化传统。我们应该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古人的选择,不因现代价值观来苛责他们的决定。

在我们评价古代现象时,需要考虑历史的脉络和文化语境,以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压力和选择。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古人的处境,而不是用现代观念去苛责他们。历史是一个长河,我们应该用宽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古代文化,体味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特殊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古代的人们,也能更好地珍惜现代社会的平等和自由。

0 阅读:256

余生不走感情路

简介:喜欢的记得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