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亿美元的相控雷达,中国厂家45块拿下,我国实力有多强?

小彭的灿烂 2024-06-17 18:16:36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

前言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不仅工业生产能力世界顶尖,而且国内的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只要中国把什么技术突破了,那么它的价格就能被砍成白菜价。

比如美国花两亿美元才能造出来的相控阵雷达,到了中国工厂这只需要45块钱就能搞定,我国是怎么做到的?我国的相控阵雷达又取得了怎样的突破?

相控阵雷达

早在1886年,人类就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有电磁波的存在,它与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非常相似,但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距离更远。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触碰到物体以后会反射回来,蝙蝠依靠这种回波来判断物体是猎物,还是障碍物,以及物体离自己有多远。

科学家们也是从蝙蝠的这一特异功能中,获得了灵感,进而发明出了雷达。

提起雷达,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像一个锅一样,朝向哪个方向就会收集哪个方向的信息。

如果想要全方位的收集周围信息,就需要调整自身的方向,这样的话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科学家对此也在对其进行升级。

随后“相控阵”雷达就应运而生了,相控阵雷达不需要像老式雷达那样,通过旋转来扩大电磁波的发送范围。

它原地不动就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电磁波,所以探测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地提升,功能变得更加强劲了。

而且科技研发出来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便利,所以它的价格就应该是亲民的,能够让人接受的。

一直以来,一些国家都在强调他们的科技有多么“高端”,产品性能有多么优良,给出的价格也是高高在上。

而我们国家则不一样,弥补了这些国家在“科技不亲民”方面的不足,积极的将科技成果与民众进行分享,研发民用版本。

价格也自然就变成了“白菜价”,相控阵雷达就是其中之一,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企业就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那就是研发出了相控阵雷达的民用版,它的用途更是令人意外,竟然是被农户们用来赶野猪!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物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简直都快“成精”了,像很早之前,只要在农田里放上几个稻草人,动物们就不敢靠近了,农作物就可以免受破坏。

但是现在即使这么做,野猪等动物也都明白了这些稻草人都是假的,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所以野猪就变得猖獗起来。

农户们采用传统的方式驱赶,例如使用火把或者强光照射,不仅效率不高,甚至还有安全方面的隐患。

而相控阵雷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能够发现周围的野猪,还能够配合无人机进行驱离,把科技利民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

然而我国雷达技术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

由于在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率先完成了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也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雷达技术也是一样。

在1938年的时候,美国就研发出了能够探测180千米距离的防空火力控制雷达,1939年英国也发明了世界第一部可以在飞机上搭载的预警雷达。

后来在二战时期,军用雷达更是被广泛地运用,它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而我国雷达技术则起步非常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了,更别提雷达技术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状态。

在50年代,我国主要接受了苏联方面的援助,里面也包括了雷达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建了生产雷达的工厂,从此以后,中国才算有了雷达技术的基础。

刚开始的阶段,我国只能对苏联雷达进行仿制,比如仿制从苏联引进P-12的雷达等等,在这一时期,我国在警戒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等领域才实现了从无到有。

但是好景不长,60年代的时候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最终把他们的专家全都撤走了,苏联“断奶”了以后,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雷达技术的研究。

历史也证明,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水平不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水平低,我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研究出了第一代国产雷达,7010雷达。

一窍通则百窍通,有了独立自主研发雷达技术的能力以后,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了奋起直追。

中国在雷达技术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并且积极开展国际文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雷达技术的长足进步。

从此我国雷达在探测距离、分辨率、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很多先进的雷达系统都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比如YLC-2以及JY-8等等。

迈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在雷达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包括相控阵雷达、导弹预警雷达、超视距雷达以及民用雷达等领域。

相控阵雷达方面,我国研发出了很多款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比如SLC-2型反炮兵以及346型舰载雷达等等。

此前作为我国055大驱一员的“南昌舰”,就凭借着舰上强大的346B型舰载雷达、火炮和导弹系统,与外国的航母编队展开了“实战化训练”,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压力。

“南昌舰”从此也成为了中国海军的“时代楷模”,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是多么强悍。

除了军用雷达,我国在民用雷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用雷达多用于气象以及交通等方面,为人们的出行与生活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中国突破氮化镓技术

我国雷达技术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就在于我国在氮化镓领域有了重大突破,已经能够独立生产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零部件,所以相控阵雷达的生产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当我们听到氮化镓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都会感到很陌生,觉得这种东西应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其实不然,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它,生产手机的充电宝就需要用到它。

另外我们在过车站安检的时候看到的安检仪,其实也用到了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当我们站到上面时,它会发射可以穿透衣服的微波,对人体进行扫描。

整个流程下来只需要两秒的时间,效率非常高,并且对人体也没有伤害。

氮化镓是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有很多的优点,和硅基半导体相比,它的热导率、电子迁移速率、电压耐受能力以及功率密度都要高出许多。

所以,如果把它用于相控阵雷达当中,那么将会极大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

并且也能够对相控阵雷达的体积和重量产生影响,让它看上去更加精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它的成本降低。

我国政府一直在氮化镓的研究上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很多资金都得以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研发环境。

目前我国很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已经在氮化镓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他们还与企业进行合作,将研究成果产业化。

因此中国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氮化镓产业链条,并且产品的技术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受益于国内种种有利的因素,氮化镓的价格才能被打下来,变成白菜价,相控阵雷达也有了做成民用雷达的可能。

总结

中国的相控阵雷达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在性能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领先的水平,这体现出了我们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信我国在未来会研究出更多的先进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服务于国家的国防建设。

参考资料

北青政知新媒体在2024年1月8日《055型大驱南昌舰远海护卫时拿外军航母练兵细节首次披露》

金融界在2022年8月28日《相控阵产业链》



4 阅读:2419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