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7年,唐敬宗宝历三年的春天,一艘装载着中国货物的唐代阿拉伯商船,迎着风扬帆出航。然而,谁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竟然是一场海难。那一年,由于遭遇的台风过于猛烈,商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偏离了航线。最终,商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海域不幸撞击到黑色大礁石,沉没海底。
1100多年之后,1998年9月的某一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渔民,像平常一样潜入海底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的海参肉质肥美,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这一次,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不只有海参,还有一个混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人蒂尔曼·沃特法先生闻讯赶来。随后,潜水员在大片黑色珊瑚礁下,发现了一艘沉没的古阿拉伯商船,并为之命名“黑石号”,并进行了打捞。
1999年6月,“黑石号”打捞结束。
2000年,人们对打捞文物进行整理,发现“黑石号”共运载着金、银、瓷器等中国产品共67000余件,其中长沙窑瓷器约57500件,约占总数的85%。除此以外,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
“黑石号”沉船装载的瓷器中,有一只瓷碗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的刻文,“宝历二年”正为唐敬宗的公元826年;另有一只书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的题记碗,“石渚”即为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石渚湖,该地名至今仍在沿用。长沙铜官窑古遗址,坐落在石渚湖畔的谭家坡,如今依然能够寻到。
“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瓷器,与近年从铜官窑古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相比,大部分都能找到类似甚至相同之处。
铜官窑又名“长沙窑”,始于东汉,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是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是世界多彩陶瓷发源地。五代以后,铜官窑出现衰退,到了宋朝,甚至一度被遗忘。
“黑石号”的惊世发现,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名叫长沙的地方,长沙有个名叫望城的地方,望城有个名叫铜官窑的古镇。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19年的光阴弹指而过。
湖南人没有忘记“黑石号”,时刻都惦记着“黑石号”上那些产自铜官窑的文物。
从“黑石号”打捞出的绝大部分珍贵文物落户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沉船打捞公司负责人、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保留了部分。2017年11月10日,经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多次与蒂尔曼·沃特法洽谈,其保留的162件(套)文物全部回归故里。
2018年5月14日,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全馆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162件(套)从海外征集归国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为11436.5平方米,以褐色为主色调,用序厅、千年的积淀、瓦渣坪往事、土火之艺、教育互动区、彩韵唐风、世界的长沙窑等七个展厅展示出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
馆内展出的文物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壶、罐、洗、盂、碗、碟、杯、盒以及枕、烛台、动物雕塑等;釉色丰富,有青釉、蓝釉、黑釉、绿釉、白釉以及窑变釉等;色彩鲜艳,有褐彩、绿彩、蓝彩和铜红彩等。最受瞩目的当属“黑石号”沉船出水的162件(套)文物。
从“黑石号”里出水的长沙瓷器,虽然在精致、细腻上不如越窑,但胜在器形多样、装饰丰富、色彩鲜艳,并且蕴含着明显的‘洋文化’,有绘制西亚文化元素纹饰的碗,镌刻阿拉伯文字的背水壶,西域地区流行的带流灯,存量最多的是绘有西亚文化元素的纹饰的青釉褐斑小碗。
据综合考证,长沙铜官窑兴起于公元8世纪中后期,至公元10世纪五代时期而衰。鼎盛时期,铜官窑瓷器遍布亚洲各地、远至非洲,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
铜官窑瓷器通过水运,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有的瓷器还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了中亚、欧洲。
但是,令人费解却是,像铜官窑这样如此大规模且出口量极大的窑场,却不见史籍文献记载。
仅在南朝梁元帝 《玄览赋》、唐朝大诗人杜甫的《铜官渚守风》,以及湖南诗人李群玉的诗歌有过记载。至今谜底未揭开。
文/图 纳兰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