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豪放的一首词,无一毫钗粉气,不输苏轼辛弃疾

解忧诗词 2022-11-22 19:25:52

古代有很多才女,或敢爱敢恨,如卓文君,或有“林下之风”,如谢道韫,或坚贞不屈,如严蕊。

在这些女子中,最富才气和盛名的,当属宋朝女词人,李清照。

后人评价她“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很多人都读过她的婉约词,《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她的豪放词代表作《渔家傲》,无一毫钗粉气,入选教科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作者南渡时,曾有过在海上漂流的经历,

所以这首《渔家傲》虽是“记梦词”,但词中描写的场景却又不是完全虚幻的。

虚实相间,也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上半阕开头便推出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一下子将读者摄入了一种浪漫而神奇的氛围中,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水天相接,云涛滚滚,晨雾蒙蒙,随着银河的旋转,而那闪闪发光的群星,宛如一艘艘帆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词人抓住了寰宇中最富代表性的几个意象,天,云,雾,星,将海天一色的奇景描绘得宛在目前。

最值得玩味的是那几个看似平常的动词,“接”和“连”将天、云、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着痕迹,浑然一体。

而“转”和“舞”,既是写梦中的银河动景,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词人在风浪中颠簸的感受。

一笔两用,虚实相间,手法很是巧妙。

接着的“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描写的是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的情景。

迷迷糊糊中,词人的一缕魂魄好像升入了天庭,见到了天帝。

天帝甚至殷勤地询问她要到哪里去。

词人没有具体描写她的魂梦是如何到达了帝所,只是以“仿佛”二字轻轻一点。

这样模糊的描写,给人以神秘感,正符合“梦”的特点,同时也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

比起开头奇丽壮阔的画面,这里似乎平淡了很多。

但其实这几句才是全词中最核心的部分,为何这么说呢?

从结构上来说,承上启下;

从内容方面来讲,正面写“梦”,突出了主题;

而从抒情角度来看,天帝的“殷勤”,反衬了尘世的冷漠,词人对于现实的愤懑、不满由此可见。

再来看下半阕,换头两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承接上阕的歇拍而来,回答了天帝的问题。

前一句隐括了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而后一句则化用了杜甫的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词人其实是相当自信的,她肯定自己的卓越才华。

然而着一“谩”而意境全非,纵使她有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

再结合上一句的“路长日暮”来看,道路漫长,前途渺茫,人生日暮,词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可想而知。

词人的才华不让须眉,志向更是不输男儿,正因如此,她才会在梦中尽情地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而最令人称赏的是她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中,结尾宕开一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里最值得玩味的是“鹏”和“三山”。

说到大鹏,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庄子的《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九万里”极言空间之广阔,与上阕开头的天象遥相呼应。

而“正举”则将大鹏展翅高飞,扶摇直上的雄伟画面刻画得穷形尽相。

“三山”是传说中的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可望不可即。

词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又不甘平庸,所以才会希望在梦中,像大鹏一样,乘风而起,飞向那海上的仙山。

无论是振翮高飞的大鹏,还是无人能到的仙山,都体现了词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以及不输男儿的气魄,令人折服。

在这首词中,作者将自己的经历,与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以及神话传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壮阔的画面,浪漫的想象,流丽的语言,无一毫钗粉气,正体现了豪放本色,比起苏轼、辛弃疾,也不遑多让。

不知你们认为这首词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6 阅读: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