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英雄?狗熊?三国白马将军从英姿勃发到老朽昏庸之路1

历史快递客 2023-11-29 11:56:06

说起公孙瓒,喜爱三国的朋友很少有不知道,但多数人留下的印象恐怕也不深。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主角刘备的师兄和引路人,虽然对刘备的仕途影响并不大,但也在刘备事业起步之初赞助了第一笔资源。但由于不能识人、用人,最终败于袁绍之手,举家自焚而死。

在正史中的公孙瓒则复杂、丰富的多。他字伯珪,公孙是他的复姓。公孙氏虽然是辽地的豪门大姓,但公孙瓒这一支却早已衰落到普通人的境界。为了生活,刚刚成人的公孙瓒就凭借家族旧有的一点人脉,到太守府当了一个小书史,负责抄抄写写,这自然与他心目中的愿景相差甚远。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公孙瓒生得长大英俊,而且声音宏亮、富有磁性,放在今天是妥妥的天王巨星潜质,而那个时代也是非常注重一个人的外形和举止的。所以公孙瓒很快吸引了太守的注意,一番观察之后,太守觉得公孙瓒这个小伙子相当不错,竟然招他为婿,并且出钱送他到大佬——涿郡卢植那里去读书。

这明显是把公孙瓒视为家庭的潜力股来培养的,因为在汉朝想做官,是极其看重一个人的名声的,而卢植当时名闻天下,一举一动都为全天下的读书人所关注,当他的学生,自然更容易扬名,就像今天经常与天王巨星合拍电影、开演唱会是一个道理。但是,公孙瓒显然不是读书的料,没听说他在卢植座下有什么事迹,不过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小跟班:后世千古留名的汉昭烈帝刘备,二人关系相当不错。

在卢植那里读完书后,公孙瓒回到郡里继续当他的小公务员。不久,他的岳父刘太守触犯了权贵,被逮捕下狱,并遭到了流放岭南的判决(在那个时代的条件下,流放岭南基本等同于死刑)。消息一出,那些平时巴结刘太守的人全部消失不见了,不知道是太守没有儿子还是怎么回事,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太守儿子们的言行。

这时,身为女婿的公孙瓒却担当起了儿子的责任(那个时代儿子和女婿区别是很大的,女婿和丈人只是亲戚而已,并不属于一家人),决定亲自陪护岳父去岭南服刑。由于担心此行有去无回,出发前,公孙瓒特意准备酒肉到祖坟前去拜别先人,可以说他是怀着必死之心去报答岳父的知遇之恩的。

有人说,公孙瓒此举是沽名钓誉,但我觉得即使他心中有借此扬名的想法,也是值得世人尊重的。幸运的是,公孙瓒护送岳父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了朝廷大赦,二人得以幸运的返还了家乡。回来后,公孙瓒因为这一孝行,很快就被举了孝廉,拜为郎官,不久又被任命为辽东长史,成为了郡里的高级官员,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事业高峰期。

汉时尚武,没有纯粹的文官,人人都是可以上马杀敌的战将,公孙瓒担任的长史虽然名义是个文官,但统兵作战在汉代也是常见的事,加上公孙瓒自小长于边地,本人的血液里充满了对武功的向往,所以就任长史之后,他就把兵事当成了自己的首要任务,经常率领铁骑深入草原寻找战机,屡有斩获。

有一次,公孙瓒又率几十兵骑兵出塞,在草原上撞见了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且战且退,被逼入一个空亭中。见情况危急,公孙瓒激励部下说:“今天如果不死战,我们必死无疑”,说罢,自持双矛当先冲入敌阵,部下被他激励,也纷纷跟上,冒死拼杀,在付出一半人伤亡的代价后,斩杀了双倍的敌军,剩下的汉军最终也得以返回驻地。

自此之后,公孙瓒的威名远振草原,鲜卑人纷纷避开公孙瓒的驻地,不敢与他正面交锋。公孙瓒也因为此功,升迁为涿县县令,开始主政一方。光和年间,凉州又有羌人起义,朝廷征调3000精锐的幽州突骑前往参加平叛,任命以骁勇著称的公孙瓒为都督统率之。

部队刚到蓟中的时候,渔阳的张纯勾结乌丸部落首领丘力居,举兵攻打右北平、辽西等地,杀伤淫掠,无恶不作。公孙瓒于是停止西援,改为征讨张纯,在作战过程中,公孙瓒充分体现了自己骑兵作战上的天赋,对张纯等人穷追猛打,一路破敌斩将,直至将其全部驱出塞外,因功升任骑都尉。

之后,鉴于公孙瓒的威名,乌丸部落贪至王等人率领族人向他请降,朝廷于是任命公孙瓒为中郎将,并封都亭侯,公孙瓒于是正式迈入了汉朝的高级将领行列。之后,公孙瓒率兵驻守右北平,与北方胡族打了五六年。在这一过程中,公孙瓒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皆乘白马、披白甲。这支部队所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被称为“白马义从”,公孙瓒也成为大汉人民心中的“白马将军”、民族英雄。

据说,后来名闻天下的赵云赵子龙此时也是“白马义从”的一员,后来他喜欢穿银盔银甲大概也于此有关。每次听到胡人进犯,公孙瓒总是义愤填膺,立刻亲自率兵出击,也往往能够获胜,但由于他在战略上没有什么措施,只希望于以武力击败对手,所以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仍然无法彻底肃清敌人,青、徐、幽、冀四州仍不时遭到丘力居等人的残害,公孙瓒对此也毫无办法。(未完待续)

1 阅读:71

历史快递客

简介:专注军事、历史类写作,历史需要思辨,分享是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