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多条主线和多个主题,从故事脉络讲,最重要的主线是宝黛钗的情感纠葛,三人的情感观和他们分别的结局就是这条主线的主题。
一般读者都知道,黛死钗嫁、宝玉为僧是三人的结局,其中的宝钗嫁给了宝玉,却不是她的终局,只能看做是她悲剧的真正开端。宝钗在婚后,在宝玉出家之后,她应该还有一段非常曲折的人生,这一点,薛宝钗的判词、谶语,包括脂砚斋的批语均见引语和端倪。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这是以贾宝玉为第一人称的《终身误》里的原话,宝玉最后是娶了薛宝钗,金玉良缘成真,可是就算薛宝钗成为了妻子,但宝玉无法忘怀林黛玉,哪怕薛宝钗贤德如史书记载的孟光,贾宝玉对她也没有任何的兴趣。
“空对”、“纵然……到底”,说白了,宝玉宝钗就是空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薛宝钗不过是收获了一个无爱也无性的空壳婚姻罢了。
封建农业社会的女子和今天不同,她们无法参与社会生活,不能参与劳作或为国效力,无法施展自己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大家族的女性,生育价值几乎是她们的全部价值,只有为夫家生儿育女才能有自己的安身之地,尤其是要生下儿子传递家族血脉,否则,丈夫是有权力休掉再娶的。
荣国府里的可怜媳妇不少,除了贾母儿孙满堂、福寿双全外,哪怕是邢夫人、王夫人都是内心充满着对丈夫的不满和来自丈夫的压力,更不用说毫无话语权的尤氏,和青年守寡的李纨,就算能干霸王似的王熙凤,还不是逐渐被丈夫厌弃。
但是,不管怎么样,她们的丈夫总归还是尊重她们正室的地位的,也还有感情的基础和正常的夫妻生活,只有薛宝钗,宝玉完全拒绝和她有亲密的接触,无爱无性的婚姻里,又何谈绵延后嗣呢?这岂不是直接断绝了薛宝钗作为一个女人全部的价值?
这在那个时代,在一个家族里,是极致的侮辱和否定。薛宝钗作为和贾宝玉林黛玉价值观相对立的人,这样的否定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似共东风别有因,任是无情也动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玉过生日,姑娘小姐们抽花名笺做戏,宝钗抽中一笺上写:任是无情也动人。此诗出自唐诗人罗隐的《牡丹花》,全诗如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花过此身。
这首诗非常贴合宝钗的志向、性格和命运,是写牡丹国色天香,便是无情也有动人之处,娇艳怒放的芍药和她在一起也被她比下去,就像成了她的小跟班一样(湘云花语为芍药,这句是不是可以看做是湘云与宝钗的关系),芙蓉花也要规避其锋芒退到一边(黛玉的花语为芙蓉,这句可以看做的宝钗的出现对黛玉形成的威胁)。但就是这么厉害的牡丹,却遭到韩令将她砍伐了去,也同样辜负春光和自己的秾华。
宝钗是非常善于借力的,她自己就亲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机遇出现时,宝钗是一定要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目的。作这诗时,是林黛玉重开桃花社时,贾府经济已到崩溃的边缘,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竟然需要凤姐当掉自己的首饰,才能勉强支应过去。
所以,这个“好风”是后来的事,《红楼梦》五十五回后,贾府里再也没有出现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外患内忧同时压来,贾府内部倾轧矛盾不断,宝钗的“好风”,很可能是在贾府获罪抄家败落后,她又一次遇见了人生的机遇。
“似共东风别有因”,借得东风是别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在后,《红楼梦》残本我们也无从准确得知宝钗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原因、机缘,但从前文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小说开篇就出现了贾雨村的一副对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而脂砚斋告诉我们,玉就是黛玉,钗就是指宝钗,时飞就是贾雨村,宝钗待贾雨村,毫无疑问,二人会有交集,那么很可能在贾府败落之后,贾雨村枷锁扛之前,二人有一段机缘。
官宦之家获罪抄家后,奴才们作为财产会统统由官府变卖,主要的获罪人要么入监、要么流放、要么被杀、要么削职为民、要么为奴,而年轻的女眷们极为悲惨,常常沦为官妓。比如87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史家被抄家后,史湘云就成了官妓。《好了歌注》里也有“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如果薛宝钗在贾府获罪被抄沦为官妓之际,遇到贾雨村,毕竟贾雨村曾经极力攀附四大家族,也曾为薛家免祸,更加与贾府过从甚密,如今宝玉夫人落难之际,贾雨村动了恻隐之心,甚至见色起意也都说不定,更重要的是,从价值观上说,个人抱负、野心、心机,薛宝钗和贾雨村绝对是一路人,薛宝钗同样热衷于仕途经济,若二人交流一番,可谓知己。
若真如此,宝钗被宝玉疏离和厌弃,但她面对同样追求的贾雨村,很可能会获得一点点人格上的认可。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