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时期的政策为汉武帝展开对匈奴的反击战奠定了物质、军事基础

泛江南聊球 2021-11-26 20:20:23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以畜牧,和狩猎为生的草原游牧民族。在秦始皇时期,是依靠军事力量对匈奴进行打击,之后又修筑长城加强防御,“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虽然秦始皇的军事政策有力地打击了匈奴,起到了防御作用,但是在秦朝政权不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抵御匈奴过程中,所费的人力物力加重了赋税徭役,这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楚汉战争之际,中原势力争夺政权,无暇顾及边疆外族势力,匈奴趁势强大起来,为中原最大边患问题。西汉政权建立后,匈奴依然严重影响了汉朝政权的巩固,不断对西汉北部边境进行劫掠与骚扰。

高祖平定天下后,不顾政权刚成立,政权不稳,国力弱的情况,贸然带兵攻打匈奴,过于轻敌,导致“白登之围”,差点丧失大汉江山。平城之役败北后,汉高祖刘邦采用“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的消极避让政策,对匈奴确立了和亲政策。

高祖刘邦迫于政权动荡不安,国力财力不济,对匈奴的侵扰无力还击,又不想如秦统治者一般,给百姓带来沉重的徭役,所以对于匈奴问题——反秦始皇以军事力量为主的防御政策,而是一直采取和亲、纳币的妥协政策。

经过高祖、惠帝、吕后一直奉行的与民生养休息政策,直至文景之治,国库充盈,在这七十年左右时间里,汉朝在政治上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上由破败走向繁荣,对待匈奴问题在态度上也逐渐改变。

这期间汉朝的思想家最先重视匈奴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于秦朝完全依靠军事打击的,但又积极进行防御的亦柔亦刚政策,这与最高统治者文帝、景帝的治国方略形成了契合。

高祖的和亲政策,并没有换来汉北部边境的安宁,惠帝吕后时,匈奴依然杀吏卒,大寇资;文帝时,匈奴的实力加强,便更加嚣张,时常烦扰汉朝的边境,甚至达到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由于汉初的政治经济正在恢复期,同时也是吸取秦始皇,给人民造成负担的外交政策的教训,直到文景时期,还是放低姿态,实行与匈奴和亲的友好政策。

文帝时期,思想家贾谊认为匈奴应向汉庭称臣,他多次上书文帝,让文帝知道当时天下的形势是倒悬的,并且和亲纳贡政策,未必能使汉朝与匈奴修好,反而会让匈奴得寸进尺。贾谊认为汉王朝必须改变对匈奴的政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扭转不利的局面。

在《新书》中如此表达:今汉帝中国也,宜以厚德怀服四夷,举明仪博示远方,则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莫不为畜,就是让汉文帝以厚德来争取其他民族的人心,而不能像秦统治者那样采取以暴制暴的政策。

要想显示厚德,他建议的做法是:“臣为陛下建三表,设五饵,以此与单于争其民”。三表的目的是向匈奴彰显汉天子仁爱有德的一面,以求从思想上来争取匈奴人的归顺。这个政策很明显是要从物质上,来消除匈奴抵抗的意志。

贾谊作为思想家,着重分析了天下的大势,提出关于对抗匈奴的思想和策略,缺乏一定的实践性,甚至想鼓吹汉天子的美德,来说服匈奴百姓的归顺,是有失客观的,而且对匈奴展示优越的物质资源,也会导致匈奴更加猖獗的侵扰和掠夺,所以汉文帝并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同一时期的另一个思想家晁错,对待匈奴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策略。晁错在反思秦朝统治者的措施,和汉初高祖实行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策略。首先,秦朝采取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和修筑长城,不仅没有起到安邦固疆的作用,反而赋役的加重,促使人民起来反抗秦的暴政。

其次,他认为汉初刘邦采取的和亲政策,不但不能缓和汉匈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示弱的表现。晁错的思想和策略,体现在给文帝上的两份奏疏上——《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主张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的移民实边政策。

晁错认为秦朝统治者,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是不妥的,这样做容易激起人民的反抗;同时也总结了汉初开始实行的、更戍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其一,士卒每年轮流戍守,远离家乡亲人,必然产生思念之情,不利于军心稳定,同时士卒轮守,需要时间适应环境,水土不服影响身体健康,不能及时了解地形和敌情,不利于对匈奴的作战和防御。其二,庞大的戍卫军队的粮草马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中原运送到边境。

根据秦朝强制实边的历史教训,和汉初更戍制度的弊端,晁错提出:第一,用招募替代强制实边。以志愿代替强制,以常居代替更戍,居家在此要分田农作,以解决粮草问题。同时也给被招募人员以好处,如罪人及免徒、复作,免去刑罚;从以奴婢赎罪或拜爵的人那里招募奴婢,提高了奴婢的地位;最后还招收志愿赴边的平民到那里戍边。

第二,改善和关心移民的生活。首先要选取自然条件良好,适合垦荒的地方作为居民点;并且为保障移民的健康,“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要对有效抵抗匈奴入侵的移民给予奖励,以提高其实边的积极性,得以稳定军心和民心。

第三,实行“以蛮夷攻蛮夷”的对策。将归降汉朝的周边少数民族,及胡人蛮夷之属共同组织起来,抗击匈奴。通过对秦统治者采取的防御,及戍边政策的历史反思,以及对汉初更戍制度的调整,晁错的策略既有创意又有实践性。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扰,以求让北部边境长治久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大部分建议。文帝下令实行屯垦戍边,不仅解决更戍带来的问题,也改善了边民的生活,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除此之外,文帝还大力提倡养马,在西北及北部边境设立30个牧马所,用官奴婢3万人从事牧养。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后,文帝时期的北部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同时国防力量也不断增强,汉政府有一定的军事、物质力量对匈奴进行反击。于是文帝以和亲政策为主,但对于匈奴的入侵也进行坚决地反击,这样既保证和亲,又不退缩。文帝的每次还击仅以把匈奴逐出边境为止。

景帝仍然延续文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并且训练众多而精强的军马以扩大骑兵,准备对匈奴进行反击。经过文帝、景帝采取的加强经济实力、边防力量的措施,使得汉初北部边境相对得到安宁,尽管匈奴“时小入盗边,无大寇”,但是西汉与匈奴之间的。

边境商贸往来频繁,甚至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初统治者对匈奴问题的政策,是在反思秦朝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各阶段的国力、财力、军力状况不断探索与调整的,经历了坚决打击、和亲纳贡到以斗争保和亲三个阶段。总的来说,文景时期的政策,不仅有效的巩固了边疆的防御,稳定了汉朝的统治,也为汉武帝展开对匈奴反击战奠定了物质、军事基础。

0 阅读:10

泛江南聊球

简介:各大足球赛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