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匈奴的“大单于”是与西汉“天子”对等的称号,匈奴认为自己是“中央”,四边是“四夷”,四夷应该被自己统治,其中也包括南边的汉朝。
南边的汉朝按照教科书的描述,处于封建王朝,拥有比较精密的统治机器,比如文官系统,军队系统。北边的匈奴如果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还真不好将它定在那个时代。
因匈奴有原始社会的“民主特性”,即匈奴对于发动战争,对于“单于”人选都会召开“贵族会议”确认。
匈奴还有奴隶社会的特性,如马长寿最初认为匈奴的奴隶数量约有70万,占匈奴总人口150万的二分之一(后又修正为 50多万);林斡推算匈奴奴隶约有30万,约占匈奴人口(盛时有200万,五单于争立时减为175万,南北匈奴分裂后,人口仅存150万)的七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匈奴就是一个奴隶王朝。
除此之外,匈奴王朝还有类似于“封建王朝”的职官体系,也就是单于庭,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等“封国”,如下图。
匈奴政权的特性十分类似“分封制”,匈奴除直属于单于的力量外,还有“四大封国”,《史记·匈奴列传》载;
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其後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最为大,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除匈奴王庭外,设置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与右谷蠡王,合称“四角”,这“四角”各有各自的领地与部民。“四角”之下各有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大领主,合计“二十四长”。
“二十四长”皆号“万骑”,是因为这二十四位领主均能出动“一万骑”的实力,或者说“二十四长”都有自己的对应的大部落,他们为部落的首领,战时领兵征战,平时作为“四角”的大臣。
关于“二十四长”之下的职官建制,分为二类,一类是军队系统,“万骑”之下有千长、百长、什长,这是军事上的“十进制”组织,类似于“军师团营连”编制;另一类是职官,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是行政职官称号,因匈奴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政策,所以职官与军队是合一的。
关于相封、都尉、当户、且渠有等一类统称为“裨小王”,也可称“小王将”,之所以称“小王将”是与“大王将”相对应的,“大王将”即“拥有”万骑“实力的大领主,比如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右日逐王率“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降汉 ,日逐王为匈奴贵族,拥有“万骑”的实力,平均每一“小王将”统率千人,也可证明“小王将”对应的军事编制是“千长”。
匈奴的四大封王都有自己的军队,平均每王大概有八万骑兵。四大封王中属“左贤王”最强,原因无它,匈奴以左为尊,所以左贤王的封地在单于庭的左则,左贤王一般由单于的儿子或者弟弟担任,为单于下任人选。
另外一说,随着匈奴实力发展,领土增加,“四角”变成“六角”,加入左右日逐王。
左右骨都侯
骨都侯并不是侯爵,它是单于的辅政近臣,地位在“四角”之下。骨都侯的任职者为匈奴中的大贵族,比如呼衍氏,兰氏,须卜氏等。
骨都侯对单于来说有二重含义,其一是各大部落的人质;其二是单于庭的官员,为辅政角色。人质的角色比较好理解,匈奴政权主要挛鞮氏为核心,其它大氏族为辅,历代单于,包括“四角”“二十四长”都是单于子弟,每个单于上位,首先便是清洗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尤其是左贤王一职。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
匈奴每年秋,“校人畜计”,这就是一种税收制度。除此之外骨都侯还担任匈奴的司法官员,由于匈奴无文字有语言,律法都是以口相传,所以司法方面的骨都侯大多为同一氏族人员,如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且骨都侯处理完案件后,还要向单于报告。
《后汉书 ·南匈奴传》载:“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
骨都侯之下有左右尸逐骨都侯,还有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其称呼与左右贤王的“领地”类似。或者说左右贤王的基层结构就是复制单于庭的。
因担任骨都侯的都是异姓大族,平时作为“人质”待有单于庭,不得干预军事,所以在以挛鞮氏为主的单于没落后,骨都侯大多有带兵的记载,不过这也是南匈奴后的事了。
匈奴政权除本地贵族外,还的“外人”,比如卢绾入匈奴后被封为东胡王,李陵入匈奴后被封为右校王,卫律为零丁王等。
这些王是介于大王将与小王将之间的,这倒不是匈奴对投诚的有多么优厚,而是匈奴在征服其它部族后,会分派人去管制它,看卢绾等人的称号就知道,东胡王,零丁王,还地图中有楼烦王等,就李陵的右校王比较特殊。
如此便形成了底层是原部落,高层是匈奴的管理方式,如此治理下,卢绾治理下的东胡还要给匈奴交税,就知道治理的难度了。
以上算是匈奴职官的简单表述,匈奴职官的性质与“世官制”类似,某官一直被某部落把持,任官的资格又讲究身世,即与匈奴大族的血源关系、本部族强大与否,这些东西又与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官制”十分类似,讲究出身与军政合一,“宰相”除处理朝政外,也要领兵打仗。
现在的西北人陕甘宁青晋人都是匈奴人后裔,匈奴人的城堡在陕西
也就是周朝诸侯制的改进,又没有秦汉封官制那么切底,大概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