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中国古代关于离别送别赠别的诗词歌赋特别多,而在近现代社会逐渐减少,到了当代社会几乎鲜有所闻,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吗?
我想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高速便捷、通讯手段的实时通畅后的原因。当前中国高铁城际地铁日益普及,同城生活、异地工作已呈常态,夫妻恋人朋友之间的频繁离别,还会滋生依依不舍的情感吗?当然不会,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送别诗时,一定要把视角拉回到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理解。
古代社会交通不便。人们的出行和交通方式相对落后,一般是骡马车代步,深山险壑只能步行。一旦分别,可能就很难再见面。这种物理上的分离使得离别变得更加艰难,也更容易引发诗人的感慨和情感表达。
兵役和远行。古代人们可能因为兵役、流放、远行等原因被迫与家人、朋友或爱人分离。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使得离别成为了生活中的常见经历,也为离别诗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社交活动。古代人们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朋友和亲人的相聚更加珍贵。因此,当离别来临时,这种情感的落差会更加明显,也更容易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
情感表达。离别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它涉及到失落、思念、悲伤等复杂的情绪。诗人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这些情感,以减轻内心的压力,并与读者产生共鸣。
象征意义。离别在文学中常常被用作象征,代表着人生的无常、时光的流逝或者某种转变。这种象征意义使得离别诗具有更广泛的主题和更深刻的内涵。
古代离别诗数量众多,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情感表达的需求。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历史上的离别场景,也传递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送别诗源自赠人以言的传统。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中共有十二首送别诗,《邶风•燕燕》《秦风•渭阳》具有代表性,被后人称作“万古送别之祖”。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借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到了隋唐时期,送别诗的发展逐渐成熟,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个时期的送别诗不仅在艺术技巧上更加成熟,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深刻和细腻。著名的诗人如王勃、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送别诗,为送别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送别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仙李白的送别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的大意是:杨花落尽,子规啼叫的时候,我得知了你被贬为龙标尉的龙标这个地方很遥远,要途经五溪。
我把我为友人的忧愁之心到明朗的月亮,随风一直伴你去到夜郎附近的龙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于暮春之际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王昌龄因为“不护细行”而惨遭贬谪,左迁龙标尉。意思是说他不是因为得罪什么人,也不是因为其他什么严重的问题而被贬官,而是因为对生活中的细节不够检点,不够细心。
李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愤怒不已,然而他们都对这样的处理无可奈何。为了慰藉好友,李白便写下这首诗遥寄给他。
李白的诗中充满了真切的感情,他以漂泊不定的杨花、悲啼的子规、明月、风等意象,描绘出一个奇特而又迷蒙的梦境,渲染了黯淡、凄苦的氛围。他甚至以男女之情来表达他与王昌龄之间志趣相投的友谊,由此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可是,担心好友却又无法前往安抚怎么办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会把一直为朋友担忧的心寄托给明月,跟随着风到达龙标陪伴王昌龄。本来是没有生命的景物,在李白的笔下,化作有生命的物体,代替李白陪在王昌龄身边,让他感受到朋友的情谊。李白这首诗,实在是太妙了!通过此诗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李白对待朋友的感情是多么细腻真诚,实在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