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旗装与民国旗袍是如何完成时代交接的?旗袍又做了哪些改动?

伊伊瞎吃瓜 2023-12-03 06:04:02

文|伊力瞎掰

编辑| 伊力瞎掰

在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转向的特殊时期,服装作为保守与变革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它是继宗法礼仪与开风气之先都不可缺少的植入装备,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清末民国旗装向民国旗袍的演进,以其具有的礼法教化和等级识别功能转向自由开放的美学价值备受当权者重视。

●—≺ 清末旗装的服饰特点及传承脉络 ≻—●

清代之前,满族游牧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由于北方长期严寒的气候使其选择吸收了当时保暖性能比较好的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

通过结合骑马狩猎等实用性改进并形成新的日常服饰———旗装,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孕育而生。

晚清服饰继承其前清满族八旗服饰规格的基础演变而来,其大致变化甚微,故而满装又称旗装,其款式分男女两类。

清代前期男款旗装多为圆领、四面有衩、马蹄形袖、大襟右衽、腰有束带并系有扣袢、裾左开,其中衣角开衩是为了方便旗人男子骑马射箭。

再则马蹄袖是为了保护和防寒手背又有方便射箭的实用功能,所以前期旗装是以贴身设计为理念便于骑马实战及箭。

一般情况下棉袍外面都会套一件马褂对襟、四面开衩,有坎肩的称马甲也称窝龙带,其实就是马褂除去袖子。

衣褂长度和腹部齐平,一般样式要开衩于两侧,有领,在领襟处绣饰各种花纹以为装饰。

对襟、琵琶襟、大襟等款式,其面料有皮、纱、棉、夹等等。如琵琶襟款式有坎肩,衣襟成圆弧形,从领口到襟圆由右肩往下贴前胸而走,型式方正,但未到夹底,而是左转连接肚脐下沿,当时满人以马代步,为了下马方便故在下襟处留有一小缺。

女式满装马甲坎肩一般都是对襟,对襟为圆弧下接如意形弯曲,襟缘处多为精绣彩艳各式花边,做工考究,前清马甲窄小,便于内穿,清中后期变为宽大,多穿于外。

乾嘉时期开始,马蹄袖的款式逐渐变为礼服制款,一般便服就为平袖样式,但礼服仍然保持传统马蹄袖。

由于袖长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卷起,只在办理公务、节日庆典、朝见和叩见上级、长辈、皇帝时用,按规矩必先左后右的把马蹄袖放下方可进行跪拜之礼。

而旗装女服马蹄袖式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国时才被淘汰,晚清,旗人男子大多荒废骑射,好逸恶劳。

于是,旗装也顺应时代发展有了变化,一般比前期宽大更重休闲,四开衩的旗装演进为两边开衩(又称左右开衩),马蹄袖也退化为平袖,裾左开变为左右开裾(旗袍装在康熙时期与嘉庆光绪时期有明显的不同)。

女款旗装相对男款更注重装饰性,如在领口绣花、袢扣色艳、袖口细纹加绣各种图案、前襟镶嵌花边等等序较为精细复杂,有时也加马甲于袍外。

细观清末女式旗装,在浓烈的封建氏族礼教把控中很难有妇女想要的外露曲线美,其裁剪工艺一般采用古法以直线条为主,制衣比较宽松,两边和男式一样开衩,由胸到肩再到腰臀的比例尺寸很接近有些几乎全部直平,这样就能使女性曲线身材含而不露。

虽然款式死板,但是在制作工艺上旗装也具有配色大胆艳丽层次复杂、用工用料讲究、品种花色繁多等等优点。

旗装一般在搭配上喜欢用高调色彩对比,从领口到袖口有大量刺绣花鸟纹为盘滚装饰,工精色亮。

在清末封建帝王家是黄色的唯一拥有者,他们认为黄色是最尊的颜色,所以一般禁止大众使用。

相对现代服装而言,旗装应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服装,其所有面料中唯有盘滚可做装饰设计和细节修饰,所以盘滚是最精彩的部分。

晚清时曾有过镶嵌十八纹如八宝、八仙、龙凤、狮、麒麟、仙鹤、百兽、百花、百鸟、福禄寿等等皆为常态,后期旗装纹样多以人工绣法为主兼工带写手法自然精妙。

●—≺ 民国时期旗袍的服饰特点 ≻—●

早在民国建立之前,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就开始了近代服饰的改良,上海作为近代大都会的标杆,西风渐盛,服饰文化也潜游于变革中,这为民国初期旗袍的重生提供了温床。

旗装在民国成立之初通过妇女穿着的过程逐步吸收外来服装式样并改进,有效地结合了当时旗装女式传统贴身的元素,并吸取西洋服饰收腰抬胸的设计特点,杂糅东西方服饰文化,使其更适合东方现代女性的典雅端庄之美。

于是,具有中国女性知性美的旗袍脱茧而出,虽然旗袍源于满族女式旗装,但旗袍不能等同于旗装。

旗袍是采用西方近代剪裁方式融合了中国精神的现代装,它既具有中国独特风韵,同时也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民国初年,在新旧文化革新中,自由民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这一思想扩散到各行各业,也影响到旗装的改革。

先前的直筒也变为提胸襟松、收腰紧身、臀宽显臀、下边微收的款式,尽显女性曲线段落的感性之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人文开放度与文化融合度。

民国之后男式旗装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民国旗袍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女权运动随风而至。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妇女们寻求服饰妆扮上的解放已是必然,去除陋习陈规,从形式上以简雅为美,并且尊重人本身的形体段落形式使之成为那个时代风尚。

民国初年旗袍最初以长马甲的形式粉末登场,后来有人将长马甲加上长袖,而形成新旗袍的最初形态,这种样式首先在上海的女学生中流行起来。

女学生作为当时先进女青年的代表,成为了时代先导并以开化文明的方式进行着服饰革新的时尚象征,使得时尚明星、社会名媛都纷纷效仿。

这一时期进步女青年引领了旗袍革新的风尚,为解放女性倡导新风立下首功。

知识女性受西方服饰文化影响,通过对旗袍多次改良后使其样式更为丰富了,如领襟有如意襟、斜襟、琵琶襟、无领、低领、高领。

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袖形有无袖、短袖、长袖;开衩还有低开衩、高开衩。

当时最受追捧的是青色旗袍,它代表当时知性女青年的一个形象识别,把中国新女性塑造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样板。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旗袍成为当时中国女性必备的通用服饰。在一些国际外交活动中旗袍甚至成为了礼服。

后来,国外女性也争相效仿,旗袍因此成为一张中国的国际名片,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这个时间段是中国旗袍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近代女装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此时西方流行的造型裁剪款式与旗袍纤长的身形完全吻合,从款式到样式已经相当完善了,并于193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斩获银奖。

至此旗袍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因根于传统而变于西法另辟蹊径融汇中西,有了“别裁派”的美名。

30年代中后期旗袍的变化主要是细节的欧化,如领袖处吸取欧式的古典主义精髓,用欧式翻领、荷叶袖等,一改右襟传统,开左右双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西式外套搭配旗袍也是当时国际服饰流行的一个方向,这也为“别裁派”的旗袍在国际上赢得声誉,旗袍元素已经是当时国际化服装组合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可以与各种现代服饰重组展示不同风格。

与之相比,20年代的旗袍宽大方正,下摆较大,袖大等,这与民国初期提倡简朴之风不无关系。

“海派改良旗袍”出现于30年代末的上海,旗袍的裁剪方法更为西化,做袍前胸、腰、垫因人而异。

为了使之更加合身,添加了装袖和肩缝等新工艺,有时还采用较为软的材料做垫肩,这就是所谓的“美人肩”,并且在袖的长短和腰的肥瘦及面料纹案上也有变化。

从文化视角去审视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证明民国中后期的都市女性不仅时髦并且已有相当的开放尺度。

这一时期旗袍从各个方面发展已渐入成熟,奠定了之后旗袍的基本框架。

对中国而言清末至民国是封建儒家文化黄昏的余温,从服饰角度去诠释近代文化的风向则更能说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方式与视觉习惯。

这时期传统旗装服饰到旗袍的艺术美学转变和延伸,再现了清末遗影到民国新貌的变革。

“服饰文化”作为一个商业与文化的延伸品,充分体现了时代所赋予的文化与精神特质。

近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催生了近代文化思潮,在这场文化思潮中“旗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象征已超出了其服饰的范围,延伸为时代文化的符号。

清末民国服饰的演进对近代文化有四点影响,促进了汉、满两族服饰文化大融合,从旗装到旗袍的传承关系可以见出中国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脉络。

从旗袍的发展看近代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冲突与融合,从旗装到旗袍的演进看近代文化对女性审美的改变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服饰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的传承,也是地缘文化与区域经济的缩影。

因此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承载着民俗心态、社会意识、审美情趣、人文精神、宗教观念、生存经验等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构筑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脉络具有现实的内涵。

在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转向的特殊时期,服装作为保守与变革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它是继宗法礼仪与开风气之先都不可缺少的植入装备,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清末民国旗装向旗袍的演进,以其具有的礼法教化和等级识别功能转向自由开放的美学价值备受当权者重视,它作为封建王朝末端文化的信号灯,其工艺价值和文化传承都具有研究价值。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伊伊瞎吃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