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要学习书法,并且想有所成就,那就不能“泥古不化”,而要在汲取前辈书法大家营养的基础上,大胆地去创新。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清末民初杰出的书法家杨守敬,不仅主张创新,而且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后人如何去创新?
下面就以“清末民初的书法家杨守敬,不仅提倡创新,而且教你如何去创新”为题,讲述他的故事,希望给大家有所启迪。
一.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
杨守敬,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晚年自号邻苏老人,于1839年6月2日,出生在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的一个商人家庭。4岁时父亲不幸逝世,小守敬6岁时,就随母亲识字读书。8岁的时候,母亲为他请了一位老师覃先生,他聪明机智,巧对先生出的上联,获得老师的赞赏。
长到十岁时,爷爷对杨守敬说:“敬娃子,爷爷已经70多岁了,身子骨实在支撑不了啦,明年你就不要读书了,来管理铺子学做生意吧!”杨守敬听后纳闷了好一会,说:“爷爷,我还这么小,正是读书的时候,站着没有柜台高,管不好铺子呢?”
爷爷却说:“怎么管不好,你爹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管两个铺子了。他两只手能在同一个时候打两把算盘,不管出货进货,帐算得又快又好,分文不差,你读的书比他还多些,肯定管得好呢!”
杨守敬看着爷爷和母亲又瘦又弱的身子,再想着家中愈来愈困难的景况,不好再推辞了,就点点头说:“爷爷,以后您就手把手地教我吧!”从此,杨守敬就专心致志地学做生意。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
杨守敬的母亲见儿子丢了学业,接替了爷爷的买卖,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杨家的家业有了继承人,担心的是荒废了儿子的学业。可当她有一次半夜起床,无意中看到儿子挑灯夜读的情景后,终于激动地流下一串热泪,并打消了之前的担心。
后来,为了生意与读书两不误,杨守敬还在书案上写了一首诗激励自己:“白昼营生夜秉烛,经商习文两不误。杨氏男儿早自立。事成须下苦功夫。要慕古人与前贤,前悬梁来锥刺股。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阅尽人间书。”
杨守敬就这样始终勤奋治学,且能博闻强记,虽然一生未曾中过进士,但在学术界却颇负盛名。最终成长为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他一生著述达83种之多,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
二.主张书法要“变”,且阐明如何“变”
杨守敬的书法在其众多的成就中,仅位列第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他曾著述《楷法溯源》主张书法要“变”,变即是创新。并且明确指出:后人的书法与前贤的书法“笔笔求肖,字字求合,终门外汉也”。
《楷法溯源》是在探寻楷法的源流,也是在论述文字的变革、书法的创新。书中说道:“顾氏隶辨,皆依韵分篇,便于检寻,然而偏旁错杂,不足于见八法之变”“北朝唐碑各有体格一碑,又有碑之体格,有必不容出入者,可以兼擅诸家之长,若使一字北朝、一字唐碑,岂复成章法,此书之作欲使学者通书法之变”。
杨守敬在此书中反复论述书法之变,其创新意识自然溢于字里行间。众所周知,历代书家定论在书法上要有新造诣,必须具备“三要”,即一要天分,二要多见,三要多写。
杨守敬在肯定前人“三要”的同时,又增加了“二要”,即一要品高,他认为“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应该肯定,这是他数十年对书法、对人生的感悟。
杨守敬不仅这么说,而且亲身去这样实践。他不仅学富,而且品高。如驻日期间,杨守敬先生购回了大量流失日本的中国古典文化书籍,许多还是孤本,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典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遗言中列出:死后将自己终身所藏艺术瑰宝全部捐献给国家。
杨守敬的书法,真、草、隶、行、篆诸体皆擅,但最具特色的当推其行楷。近代博物馆研究员陈上岷先生,对杨守敬的传世书法是情有独钟,曾经评价道:“熔汉铸唐,兼有分隶引楷之长,在清代末期,真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独拔艺林”。分析杨先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至少有如下二点:
一是见识广博。大凡作为书家,只有学富,才能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杨守敬先生即是如此。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守敬先生则说出至理名言:“多读书自能作文,多看名迹自能书”。毕保厘在《楷法溯源》序中说杨守敬“收奇选异,积篑成山”。毋庸置疑,见识广博是他书法风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第二便是杨守敬书法制胜的高明之处-“碑帖并尊”。历代书家重视南帖,可到有清一代,又大兴碑学,有人拒之南帖,把碑和帖绝对起来。而杨守敬既注重北碑的研习,更提倡“碑帖并尊”,他唯美是尚,力破传统,自立门户。
因此,杨守敬传世书法形神兼备,光彩照人。“既有金石碑碣的苍劲,如刀劈斧削,又有法帖的秀逸,颇有英姿而无媚骨”。
笔者感悟:
清末民初的书法家杨守敬,不仅提倡创新,而且在肯定前人“三要”(天分、多见、多写)的同时,又增加了“二要”:品高、学富,还提出“碑帖并尊”的独到见解,并且能理论联系实际,让他的传世书法形神兼备,光彩照人。
杨守敬淡泊名利,认真钻研艺术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与学习,他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品德,更加值得人们敬佩。我们应该借鉴他独到的创新之法,在认真汲取前人艺术营养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让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得到传承的同时还能充满活力。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