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契丹历史!曾经称霸北方的契丹,后来到底去了哪里?

妖火历史观 2023-03-17 23:20:10

契丹的消失,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准备融入到其他民族了。

历史上真实的契丹,虽然在唐宋时期称霸一方。尤其是在北宋时期,更是在北方建立了强大的辽国,一度压得宋朝抬不起头来。但是后来,随着辽国灭亡,金国开国,契丹整体就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在辽国灭亡之后,残存的一部分辽国贵族,后来又去中亚那边建立了西辽政权。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契丹依然还是在走下坡路。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在各个区域,契丹都没有占据人口主体部分。所以最终,契丹就被不断同化,逐渐被其他民族融合了。

契丹的历史,最早其实可以从南北朝时期开始说起。中国正史上第一次出现‘契丹’这个词,其实是出自于北魏的正史《魏书》当中。在《魏书》当中,史官记载了当时北魏王朝和周围几个民族的交往历史,这其中就提到了契丹这个民族。

按照目前主流史学界的观点,契丹这个民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契丹是匈奴和鲜卑融合之后,产生了北方渔猎民族。另一种说法是,契丹源自于东胡,属于鲜卑的一个分支。

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是对的,目前还无法确定。不过显然,早在南北朝时期,契丹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开始生活了。

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接下来的隋朝,契丹的势力范围,大多局限在西拉木伦河以及辽河流域。而且,在这期间,正史上有关契丹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太多了。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朝的时候,北方最强大的就是匈奴。但是后来,匈奴被汉朝逐级打到崩溃,草原上就出现了势力真空。所以到了东汉中后期的时候,鲜卑作为一个新的游牧霸主,逐渐开始在草原上崛起。

但是接下来,因为三国时期,中原这边的几个政权都太能打,鲜卑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南下。直到西晋后期,因为西晋高层太过拉胯,鲜卑才逐渐南下,后来又逐渐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

而随着鲜卑南下,北方草原上这时候就再次出现了势力真空。这时候,一个新的游牧霸主开始出现,这就是柔然。柔然出现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契丹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个时期,柔然是北方当之无愧的霸主,契丹能保持不被吞并,已经很不容易了。

等到南北朝中期,柔然好不容易衰落下去之后,这时候突厥又开始崛起了。此后一直到隋朝,突厥都是北方的霸主,而且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了中亚那边。更让契丹难受的是,这时候在朝鲜半岛那边,高句丽又开始不断兴起。

高句丽和突厥,等于是彻底把契丹夹在了中间。这样一来,别说扩张了,能够保证自己不被吞并,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这样,一直到隋朝之前,契丹一直都生活在辽西地区,过着游牧的生活,人口也不算多。虽然在这期间,契丹也曾经短暂稍微强大一些,攒出了十万军队。但是当他们尝试入侵中原的时候,连那个分裂的北齐政权都打不过,反倒是被人家一口气俘虏了十多万人。

所以,最初的几百年里,契丹其实一直都生活在几个霸主的夹缝当中,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而到了隋朝以后,随着中原这边结束了分裂的状态,隋朝开始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姿态出现。这个时候的契丹,过的就更难了。当时契丹南边是隋朝,北方和西边都是突厥,东边是高句丽。这几个政权,契丹是一个都惹不起,只能对这几个大佬俯首称臣。

不过后来,因为隋文帝比较牛,一番牛掰的操作之后,让突厥直接分裂了。而突厥分裂之后,没过多久,隋朝又大举征讨高句丽,最后又是两败俱伤。而且隋朝征讨高句丽的这场战争,直接导致隋朝亡国了。

这样一来,到了隋朝末期的时候,契丹终于有了喘口气的机会,开始逐渐恢复了。如果不是当时隋炀帝执意征讨高句丽,就凭契丹当时的状况,说不定再过几十年之后,就彻底消失了。

当然,真正让契丹得到发展契机的,还是那个强大的唐朝。唐朝开国之后,因为唐朝太能打,李世民在位时期,直接打垮了东突厥和薛延陀,导致草原上开始出现势力真空。而接下来李治在位时期,又直接灭了高句丽,让朝鲜半岛那边,也没什么威胁了。

面对这样这样的巨唐,契丹自然只能认大哥。到了唐太宗历史在位后期的时候,唐朝直接在东北设立了‘松漠都督府’。在这个区域内部,契丹的部族占据了人口主体,所以契丹的首领也就被封为松漠都督,甚至还被赐姓为李。

从唐初到盛唐,这期间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北方的强大势力,基本上都被唐朝给灭了。这样一来,契丹自然也就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于是接下来,契丹也就迎来了历史的第一个顶点。

因为这时候契丹发展的比较好,所以,到了李治去世之后,这个时候的契丹,觉得自己或许有能力开始搞事情了,开始有了反叛之心。但没想到的是,契丹这次反叛,遇上的却是那位几千年一遇的女皇武则天。

所以后来,在武则天的铁腕镇压下,没过多久,契丹的叛乱就被彻底镇压了。此后,契丹这边又发生了不少权力斗争,隐忍了两代人的时间,再次恢复了不少。而这一次,当契丹好不容易恢复过来,再次打算搞事情的时候,却又遇上了巅峰时期的唐玄宗!

虽然唐玄宗在后世的风评,不是特别好。但我们必须承认,壮年时期的唐玄宗,确实还是很优秀的。在唐玄宗的压制下,契丹根本就挡不住唐军的步步紧逼,生存空间也不断缩小。

顺便说一句,当时主要负责针对契丹的这个人,叫张守珪。张守珪有一个干儿子,后来在张守珪退休之后,继续压制契丹,这个干儿子叫安禄山。

因为盛唐时期的不断压制,契丹再一次走到了历史上的低谷期。虽然还不至于被灭族,但是情况显然也不算太好。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唐朝那边爆发了安史之乱。这场安史之乱,算是彻底救了契丹。

因为唐朝开始内乱了,所以接下来,契丹再次得到了一个喘气的机会。但是好景不长,在这之后,北方草原上的回纥又迅速崛起,开始逐渐称霸草原。回纥崛起之后,契丹想要往草原那边扩张,自然又不可能了。

不过,比起当年南北朝以及隋朝的时候,契丹这时候的日子要好过了很多。因为到了这个时期,高句丽已经被彻底灭了,朝鲜半岛上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政权。所以接下来,契丹就可以在东北地区持续发育了。

所以,到了中唐和晚唐时期,契丹就开始在东北地区,不断壮大,逐渐占据了整个东北。但是一直到唐朝灭亡之前,契丹实际上都没能踏足中原半步。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后期的那些地方节度使,一样猛的过分。虽然唐朝中后期,一直都是地方节度使割据自立,中央极度孱弱的状态。但是地方节度使,确实是一个比一个能打。

尤其是到了唐朝末期,北京地区的节度使,名叫刘仁恭。这个刘仁恭在唐朝末期,以及接下来五代十国初期的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猛人。有他坐镇幽州,契丹别说南下了,不被刘仁恭打到老家,那已经得烧高香了。

不过,再之后,随着朱温篡唐,唐朝彻底灭亡,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内部彻底分裂,而且天天打仗。这样一来,就算刘仁恭再猛,也没精力去压制契丹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契丹内部,又出了一个顶级牛人,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出生的时候,唐朝已经衰落到了一个临界点。等到他出生数年之后,唐朝内部又爆发了黄巢起义。自此之后,唐朝就开始彻底陷入分裂,再也没精力去管中原以外的事情了。偏偏此时北方草原上的回鹘,也已经彻底衰落。

所以,耶律阿保机出生之后,契丹恰好迎来了历史上最美好的一段上升时期。

耶律阿保机他爹,是契丹内部一个部族的首领。所以阿保机成年之后,自然也就可以接班,控制这个部族。而从阿保机上位,一直到五代十国开始,这段时间里阿保机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收权!

因为之前的契丹,分成了好几个大部族。所以契丹的历代首领,其实都是选举出来的。而阿保机上位之前,一边靠着对外战争,提升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另一边,阿保机也在对内出手,不断削弱那些威胁他地位的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阿保机想要把选举制改成终身制,下面的很多契丹贵族,自然不同意。甚至就连他的几个亲弟弟,也比较反对。

所以接下来,阿保机的弟弟们,三次发动叛乱,后世史称‘诸弟之乱’。当然,这三次叛乱,后来都被阿保机给镇压了。此后,阿保机又请其他几个契丹部族的首领吃饭,然后在吃饭的时候,直接把这几个首领全部干掉,这事被后世称之为‘盐池之变’。

等到这些反对阿保机终身世袭的人,都被处理掉之后,阿保机在契丹内部,就彻底一家独大了。接下来,阿保机迅速统一契丹诸部,并且在公元916年,正式宣布建国。

从这一年开始,辽国就正式出现了。

辽国开国的时候,唐朝已经灭了快十年了。当时整个中原内部,打得天翻地覆。大家不光没精力去管东北那边,为了争夺地盘,有些人甚至还得选择联合契丹,承诺给契丹各种好处。就连那个阻挡契丹多年的刘仁恭,这个时候也死了。

如此一来,辽国想要扩张,自然就更容易了。

辽国开国之后,阿保机又做了十年的辽国皇帝。这十年当中,阿保机参照中原王朝那边的情况,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定都上京城,创造契丹文字,攻灭渤海国统一东北等等。总之,经过阿保机的努力之后,辽国不但顺利开国,而且拥有了完整的国家机器,并且灭掉了东北地区的其他国家,彻底在东北一家独大。

做完这些事之后,阿保机挂了,然后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史称辽太宗。

到了辽太宗即位之后,这时候的辽国,除了主体民族是契丹之外,其他各方面,已经基本完成了汉化,和一般的中原王朝没多大区别了。

所以在这之后,辽太宗开始带领辽国,向中原方向扩张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中原北方的后唐政权,开始内乱。后唐这边,镇守幽州的石敬瑭,为了反对后唐的中央政府,直接和辽国这边取得了联系。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石敬瑭承诺,自己建立政权之后,会尊辽国皇帝为父亲,同时还会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这件事,如果从后来宋朝历史的角度来看,自然是恨得牙根都痒痒。但是从辽国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因为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到大同一带。这块区域,易守难攻。这块地方,向来都是中原王朝阻挡东北方向的利器。如果辽国强行南下攻打这块地方,就算战死几十万人,也未必能够打的下来,说不定还会把辽国自身给带崩了。

但就是因为石敬瑭的割让行为,导致辽国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个区域。此后,一直到黄河流域之前,中原王朝都再也没有什么阻挡辽国的屏障了。

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辽国开始向这一带大规模移民,准备把这一带打造成未来辽国南下的基地。同时,辽国扶持了石敬瑭,建立了一个后晋政权。

在移民过程当中,辽国发现,汉人和契丹人的风俗习惯,确实不太一样。如果强行移民融合,很容易会把契丹整体带崩。所以在这之后,辽太宗就制定了一套南北分制的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

就这样,几年之后,等到辽国彻底消化了燕云十六州,这时候石敬瑭也死了。

石敬瑭死后,他养子石重贵接班。石重贵不愿意向辽国称臣,所以这时候,辽国就找到了机会,直接大规模南下,一口气灭了后晋。后晋灭亡之后,辽国一度接管了后晋的大部分地盘。甚至就连河南开封,都已经落到了辽国的手里。

公元前947年,辽太宗亲自抵达开封,并且将辽国的国号,正式改为‘大辽’。之前的辽国,准确来说,其实应该称之为契丹国。当时辽太宗在开封这边,摆出的完全就是中原皇帝的架势,根本就没拿自己当外人。

到了这一步,辽国距离成功南下,建立起新的大一统王朝,其实只差一步之遥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件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辽国的命运。

第一件事,是辽太宗本人死了。

因为当时辽国刚刚南下,在南下过程当中,又一路烧杀抢掠。所以,辽国拿下开封之后,各地汉人都开始起兵,反抗辽国。鉴于反抗力度太强,辽太宗不得不主动率军北撤。

在北撤的途中,辽太宗挂了。然后,跟他一起打中原的这帮人,拥立了辽太宗的侄子。而辽国上京城那边,则是拥立了辽太宗的三儿子登基。最后侄子打赢了儿子,成了辽国的第三位皇帝,这就是辽世宗。

而因为这场内战,辽国也失去了对后晋大部分地盘的控制,势力范围重新退回到燕云十六州一带。

等到辽世宗登基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虽然一直想南下,但是奈何辽国一直内乱不断。而且几年之后,辽世宗就被其他辽国贵族,发动政变干掉了。辽世宗被干掉之后,因为他儿子比较小,根本没法接班。所以辽国高层一番乱战之后,辽世宗的堂弟,也就是辽太宗本人的儿子胜出了,这就是辽穆宗。

但是这位辽穆宗上台之后,也不是一个好皇帝。接下来的十八年里,辽穆宗一直在位,但是他基本上只顾吃喝玩乐,一直没有率军南下。

这就直接导致辽国,错过了南下统一中原的最佳时机。

如果说,辽太宗的死,导致了接下来辽国内乱二三十年。那么另外一件事,则是发生给辽国树立了一个死敌。

大概就在辽太宗去世的那一年,中原那边,有个刚刚二十多岁的男人,觉得自己不能一辈子庸庸碌碌,想要做出一点事业。所以接下来,这个男人去参军了。

这个男人,叫赵匡胤。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趁着辽国内乱的这段时间,这个男人将会从一个底层军官开始,一步步爬到皇帝的位置上,而后逐渐统一中原大部分地区。

就这样,二十年之后,到了辽穆宗在位后期的时候。因为辽穆宗本人比较残暴,所以他身边的人,就直接找了个机会,把他给刺杀了。而辽穆宗被杀之后,大家又拥立了之前那个辽世宗的儿子登基。这就是辽国的第五位皇帝,辽景宗。

辽景宗登基的时候,南方的赵匡胤,已经黄袍加身九年的时间了。在过去的九年当中,赵匡胤一直尽量保持先南后北的战略,不断消灭南方的政权。等到辽景宗即位之后,这时候辽景宗需要先收拾好辽国内部,暂时没精力南下。而宋朝这边,暂时也还没彻底统一南方,所以也不敢北上。

于是再之后的几年里,宋辽双方,都保持了一个诡异的和平。但同时,双方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力。

几年之后,宋朝那边,赵匡胤挂了,然后他的弟弟接班。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中原地区已经基本统一。只剩下北方被辽国扶持起来的北汉,还没有被消灭。

所以接下来,宋朝这边开始进攻北汉,然后直接灭了北汉。而辽国这边,自然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宋朝北伐,所以同时派军南下。

就这样,最后双方在北京地区,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就是历史上的高粱河之战。

高粱河之战,最终以辽国大获全胜而结束。而且自此之后,宋朝那位宋太宗,还得到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称号。但实际上,到了这个时期,辽国和宋国,都已经是真正的庞然大物,双方其实谁都灭不了谁,都有自己稳固的基本盘。

所以,此后的三年里,辽景宗虽然一直在尝试南下,但结果却不容乐观。

就这样,高粱河之战结束三年之后,辽景宗挂了,接下来,他的儿子辽圣宗接班。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敢用‘圣’字做谥号的,似乎也就只有这位辽圣宗,以及后来的康熙皇帝了。能用这个字做谥号的,确实也不是一般人。这个辽圣宗,确实也挺有本事。

而且,和康熙皇帝很像的是,辽圣宗本人也是少年登基,上位的时候刚刚十一岁。

因为年龄太小,所以辽圣宗刚即位的时候,都是他妈管事。辽圣宗他妈,就是《杨家将》里面的那位大反派萧太后。从宋朝的角度来说,这位萧太后显然是个大反派。但是从辽国的角度来看,有这么一位太后掌权,绝对是整个辽国的福气。

萧太后一共摄政27年,就是她掌权的这段时间里,宋朝和辽国又打了几次。而这些战争,都是《杨家将》里面的重头戏。但是打了几圈之后,双方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最后,双方就只能议和,这就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接下来的一百年时间里,宋辽双方都保持了大体上的和平。不是双方真的信守承诺,而是因为双方真的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辽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的时候,辽圣宗还没亲政,所以这事其实得算是萧太后的政绩。而双方议和五年之后,辽圣宗则是正式亲政。同年,萧太后去世,辽国也就正式进入了辽圣宗的时代。

辽圣宗亲政之后,这时候宋辽双方对峙的局面,已经彻底成型了。就算辽圣宗能耐再大,他也不可能成功南下中原。所以后来,辽圣宗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方向。此后,辽国开始大力向西扩张,逐渐占领了草原。西边的朝鲜半岛,也被辽国暴打一顿,不得不俯首称臣。

到了辽圣宗在位后期的时候,辽国的国力,终于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时期。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到外兴安岭,南到河北白沟一带,都是辽国的地盘。

公元1031年,辽圣宗去世,此后他的儿子辽兴宗即位。

辽兴宗一共在位24年。这24年当中,辽国开始全面走下坡路。辽兴宗在位前期,主要忙着和他妈争权。虽然这个妈确实是亲妈,但是他妈不喜欢他,想要改立他弟弟。所以后来,辽兴宗不得不发动政变,以武力解决外戚问题。

而到了辽兴宗在位后期,恰好又赶上西夏开始崛起。对于这个新崛起的西夏,辽兴宗最开始并没有放在眼里,而且还亲自带兵过去打了一下。但没想到,西夏远比他想象的要厉害,最后辽国还打输了!

这场败仗,无疑加速了辽国的衰落。

等到辽兴宗去世之后,下一个即位的是辽道宗。对于这位辽道宗,现代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事情,就是他有个结拜兄弟叫乔峰,会降龙十八掌。

当然,这事是小说里的,历史上肯定不存在乔峰这个人。而且,历史上真实的辽道宗,其实应该算是个昏君。

辽道宗在位期间,辽国开始逐渐出现吏治腐败,国内多次发生叛乱的问题。偏偏这个辽道宗在位时间还挺长,一共在位五十五年。这五十五年当中,宋辽双方虽然确实没打仗,但是辽国却一直在走下坡路。

严格来说,辽国灭亡的伏笔,其实就是在萧峰这位结拜大哥手里埋下的。

因为辽道宗在位时间太长,他去世的时候,他儿子都已经没了。所以辽道宗去世之后,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孙子。这就是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祚帝登基的时候,辽国内部的问题,已经很多了。内部吏治混乱,而且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再加上天祚帝本人能力有限,辽国自然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更要命的是,天祚帝本人还特别喜欢打猎,经常喜欢出游。后来,天祚帝去内蒙古突泉县一带打猎的时候,就让东北女真各部的族长,过来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天祚帝还非得让人家跳舞助兴。

你说你吃饭就吃饭呗!跳什么舞啊?!

谁都没想到,正是这次饭局,成了辽国亡国的开始。在这场饭局上,有个女真部落的族长,坚决不跳舞。回去之后,人家直接开始对其他女真部族用兵,逐渐统一了整个女真。

这个男人,名叫完颜阿骨打。

从那场饭局结束开始,接下来,完颜阿骨打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女真。此后,完颜阿骨打直接宣布建国,金国就此开国。金国开国之后,此后数年当中,金国开始不断南下,彻底把辽国给打崩了!

十年之后,金国不但拿下了整个东北,而且还一路追着天祚帝打。最终,天祚帝逃到山西怀仁县一带的时候,被金国军队俘虏。到了这一步,辽国也就算是彻底亡了。

不过,辽国虽然亡了,契丹的历史却没有就此结束。

在辽国灭亡的同时,辽国高层有个叫耶律大石的贵族,提前想到辽国可能会灭亡。所以后来,耶律大石提前去了草原那边,控制了草原地区。再之后,金国灭了辽国之后,继续南下,开始和宋朝拼命。而这样一来,金国自然也就没空再去管耶律大石这边了。

于是再之后,耶律大石开始向西方扩张,后来就逐渐成了中亚地区的霸主。

对于耶律大石建立的这个政权,后世史称西辽。

等到西辽强大起来之后,耶律大石也曾经想过再次东征,和金国打一下。但结果,因为双方当时都处于巅峰期,谁也奈何不了谁。

就这样,随着东征失败,耶律大石后来又去世了。这之后的西辽,开始进入了稳定期。当然,即便如此,西辽和契丹的强大,依然让中亚乃至西亚那边,瑟瑟发抖。以至于一直到今天,很多斯拉夫国家称呼中国,还是直接称之为契丹。

耶律大石去世之后,西辽又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直到后来,成吉思汗崛起之后,不断蚕食西辽的地盘。最终,在强大的蒙古铁骑的碾压之下,西辽这才被彻底灭掉。

而随着西辽被灭,契丹的最后一个政权,也就彻底消失了。

在这段历史上,契丹不断和其他民族融合。中亚那边,契丹开始和中亚地区的民族融合。而在金国这边,契丹则是不断和女真以及汉人融合。所以到了元朝之后,契丹就彻底被其他民族同化了。契丹这个民族,自然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契丹。

0 阅读:126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