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的消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央视消息,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8时,鄱阳湖湖区通江水体面积761平方公里,容积17亿立方米。与3月5日湖区今年以来最大通江水体面积1450平方公里相比,缩水近一半。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0.18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9.79米。
而截止3月25日8时,湖区通江水体面积进一步缩小至687平方公里,星子站水位下降至9.99米,鄱阳湖所有站点均下降至10米低枯水位以下。很明显,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快。
而这显然与之前市场普遍认为的今年降水情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水电出力增强的情况有所偏差。
水文部门分析,受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等江西“五河”来水减少影响,再加上前期干旱少雨天气持续,导致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据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发布,3月2日至3月19日,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60.2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四成二(历史同期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据江西省水利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天气影响,江西省内各江河重点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长江中下游水库塘坝的水文变化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情况。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峡大坝日均入库流量为6400m3/s,较2023年同期下降3.57%,较2022年同期下降5.28%。来水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在来水进一步偏少的情况下,三峡大坝出库流量同样低于去年同期。今年以来,三峡大坝日均出库流量为6712.59m3/s,较2023年同期下降0.60%,较2022年同期下降12.06%。
很显然,今年长江上游来水情况并未较去年同期出现改善,反而在进一步减少。
来水偏少的原因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区域内降水情况进一步恶化,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增强,部分地区降水情况较往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降水偏少之下,天气以晴热为主,蒸发量相对旺盛,致使流域内地表水补给情况持续转差。其二,非汛期降水也在减少,同时气温偏高,致使高山积雪减少,雪线持续上升,春季冰雪融水也随之减少,河流补给水量下降。不过得益于去年以来三峡集团蓄水策略的改变,今年以来,大坝水位虽然也在持续下降,但整体仍然高于去年同期。
数据显示,截止3月22日,三峡水位为161米,较2022年同期低5米,但较2023年同期增加3米。
从下游的汉口来看,截止3月24日,水位为15米,较去年同期增加0.02米,较2022年同期减少2.49米。可见上游水库蓄水策略改变后,对下游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不过从3月上旬以来,汉口水位也在持续下降,而且降幅明显,彼时水位尚有17米。后期如果天气继续以晴热为主,预计水位下降将进一步加快。
然而,此时尚未进入汛期,并不能确定今年整体的情况。从气象部门的预测来看,未来半个月内,江南、华南、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均将有较为明显的降水,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预计后期长江流域来水或有改善。
中长期来看,气象部门曾预测,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将进一步转差,可能存在旱涝急转的情况,因此,汛期来水情况如何,是否能够促使水电出力明显增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欢迎转载,原创不易,转载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煤炭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