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故事:北方水稻奠基人——杨胜东

云端漫步的猫 2024-05-12 01:47:20

杨胜东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农民的丰收,为了科研的突破。他扎根于农业一线,耕耘了整整3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成功选育出了被誉为“北方明珠”的“辽粳5号”水稻,使辽宁的水稻单产提高了20%,终结了辽宁长期依赖日本水稻的历史。这项伟大的科研成果,荣获了国家发明二等奖,他的名字与袁隆平齐名,被誉为北方“直立穗、理想株型”水稻的奠基人。

然而,这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辛勤努力,是多少次失败后的不屈不挠。杨胜东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因日本人的傲慢刺激而立志研究水稻,决心培育出自己的优良稻种。在沈阳浑河农场,他忍受着艰辛的环境,成功进行了杂交实验,收获了仅有的6粒种子。之后的科研之路更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

1971年冬,杨胜东赴海南岛进行水稻杂交育种,遭遇稻子被误割的困境。他连夜抢救稻茬,成功保留了种子。然而,这些稻子回沈阳后抗寒性差,他的家庭也陷入了困境。妻子高位截瘫,他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坚持科研。尽管面临艰难,他始终未放弃。一次回家发现妻子病重,他深感内疚,但他依然坚持在艰难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对家庭的照顾也从未放弃。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81年,“辽粳5号”稻种定型并开始推广。而沈阳大旱的那一年,“辽粳5号”却平均每亩增产50多公斤,获得了国家农垦部重大科技成果奖。辽宁省栽培“辽粳5号”面积达67万亩,亩产超500公斤,杨胜东因此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他的成果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日本专家对此表示高度赞扬,认为“辽粳5号”是世界水稻的杰作,中国东北的水稻育种走在了日本的前面。

在上世纪90年代,他又成功培育了糯稻新品种“浑糯3号”,结束了糯稻产量低于粳稻的历史。他的科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但他始终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农民的丰收,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0 阅读:4

云端漫步的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