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日很少被全歼,解放战争为何频繁全灭?粟裕战淮海见真相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10-01 04:57:00

国民党军抗战与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差异巨大。

抗战正面战争败仗固然很多,但以军为单位被全歼的战例其实并不多,国军的五大主力都是在作战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任何一支被日军全歼过。

相反,第五军在昆仑关战役中重创日军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将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炮击重伤而死。

为什么到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束手束脚,完全发挥不出抗战时的水平了呢?

我们抛开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因素,只从军事角度略作观察。为了便于对比,我们截取徐州会战和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两个历史断面,在大致相同的地理方位作比较。

一、战术理念不同

日军侵略作战,多以攻城夺地为首要目标。

徐州会战的背景,日军在攻取济南、泰安、兖州等山东重镇后,计划从北、东两方向夹击徐州,夺取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我们从后来者视角看,日军完全拥有整建制歼灭国军一个或者数个军级单位的能力和条件。

第一,国军部署分散。基本上依托胶济线和徐州外围、鲁南诸城部署,一副据城死守的架势。如果日军瞄准某一个重要城市驻扎的部队合力杀过去,以国军当时笨拙的调动能力,抓住并打掉一两个军问题不大。

第二,参战国军部队系统复杂,指挥不统一,缺乏有效协同,有条件实施各个击破。

国军第五战区由李宗仁指挥,该区序列部队,计有中央军汤恩伯部、西北军孙连仲部、庞炳勋部、东北军于学忠部、川军、桂军、滇军等等,互相之间素有龃龉,一军被围,各顾己身,就算不会作鸟兽散,要他们互相出死力救援恐怕也是大打折扣。

第三,日军装备优势和士兵素质远远优于国民党军,具备在一个点上实施高强度突破和围歼的能力。

但多种条件并未造成日军整建制歼灭一支国民党军的战果。什么原因呢?

日军战略计划中,原本也有在徐州大平原上聚歼中国军队主力的设想,但日军所谓的聚歼,与我军奉行的聚歼理念并不一致。

日军所谓的聚歼,大概是击破国军主力,使其丧失在徐州大规模抵抗的能力,而非我军的四面包围、不使一人漏网、彻底打掉番号,最终目的是消灭一支部队历史传承、丧失恢复战斗力的一切基础。

日军的终极战役目标是夺取徐州城,控制战略枢纽要地,在这个大目标之下,攻打并消灭某地国民党军。

所以我们能观察到,整个徐州会战过程中,虽有个别国军师级单位全军覆没、有的军级单位受重创,但都是在守城战斗中坚持到最后时刻导致重大伤亡,而不是因为没有突围机会而覆没。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底气十足要和日军决战,误判了形势,结果反胜为败被日军击败。即使这样,战败后国军也没有陷入日军包围而致整建制单位被消灭。

一是因为日军兵力有限,以其20万的规模难以包围国军60余万兵力。二是日军志不在消灭有生力量而在攻城略地,并没有下血本阻击和包围溃逃的国民党军。

二、战争本质是双盲

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地理位置与当年大致一样,在战役设计上,我军统帅部就制定了不一样的策略,不管是1948年11月6日之前筹划的小淮海战役,还是此后的大淮海战役,都是围绕消灭国军主力部队来设计的,而非夺取徐州城。

实际战役进程亦如是。我军设计主力决战的场地基本都在野外,没有坚城。黄百韬兵团被灭于碾庄圩(江苏邳州),黄维兵团被全歼于双堆集(安徽濉溪),杜聿明亲自率领的邱、李、孙三个兵团被歼灭于陈官庄(河南永城),徐州、蚌埠等战略枢纽城市反而没有太激烈的战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军不像我军一样设计战役计划呢?打有生力量明显更易操作,可大大降低攻城中的伤亡,野战中消灭了有生力量,大城市战略要地就会瓜熟蒂落。

笔者以为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我们先讲客观原因。

战争有一个基本规律,交战双方的状态是双盲的。

我方的战役目的、投入兵力、攻守方向、持续供应能力等等情况,对方无法全部、准确地获知。兵法上讲究追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完全知彼知己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依靠各种信息情报,尽可能地多掌握敌之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策略和手段。

日军侵华准备工作做得很足,比如对中国各地地理进行了测绘,日本制作的军用地图比中国自己制作的还要精准。

尤其前些年公知风弥漫时,过高评价日本精细做事之风,吹嘘日本军用地图也是惯常论据之一。

不过此事经不起推敲。纵使日本的军用地图比中国好,地图作为战争准备众多条件之一,日军指挥机关因此制定更精准的作战计划,并不会必然导致日军作战胜利。日军对此显然有清醒的认知。当面中国军队到底是什么状态,除了部署位置和大致兵力情况,其他知之甚少,了解的也不够全面深入。比如当面国民党军将领的指挥风格和士兵抵抗精神。

日军打滕县,严重低估了川军王铭章师的战斗力,国军以一师之力死战的表现,迟滞了日军向台儿庄推进的速度。日军战后才摸清这部分国军的特点。

这种涉及中国军阀分野、各地部队特点的情况,只靠日本人严谨细密的工匠作风无法战前获知。

我军则不然,国共许多高级将领或是同学同乡,或是长年作战互相了解,彼此情况很熟悉。粟裕曾评价蒋介石的指挥特点,如果围住他的少量部队,他势必要指挥大军去救,一个师都不肯丢掉。如果围住他的兵团,他反而大方的很,什么都不要了。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就是这样设计战役计划的,不顾一切抓住黄百韬兵团,一下子反客为主,把国军所谓徐州会战原来定在徐蚌的作战重心,调动到碾庄圩,就是抓住了国军高层混乱不明的指挥作风。

对于日军来说,客军作战,不了解不掌握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不如就退而求其次,以攻城夺地为核心来设计作战,至少不会有太大出入。这也是大多数侵略异国战争的通行手段。

三、上下颠倒的日军

主观方面原因有什么呢?

可以观察一下参与战争指挥的人。我军统帅部是制定围歼战术的指导者,一线将领是具体组织和实施者。尤其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思想的提出,使围歼战术成为我军一贯坚持的作战指导。

这种战术思想并不多见,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也很难得。背后有什么学问呢?

我军统帅部的构成,并不是纯粹、职业、专注于军事的军人,而是军政一体的复合型人物。毛、朱、周、刘诸公都曾参与过全局或局部军事指挥,然他们更主要的身份是政治领导人,这样的身份特点,注定了指导军事问题时带有更广阔视野、胸怀,和善于从政治上、哲学上抓住问题本质的优势。

即使是一线将领,也大部分在抗战中领导过根据地建设,很多事情与打仗关系不是很密切。陈毅粟裕和华野几位高级将领都曾是根据领导人,比如指挥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王建安,当年是鲁中军区司令员,谭老板的职业生涯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既能专注于指挥作战,又能相对灵活地摆脱专业限制,打开思路看问题。

否则的话,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这种看起来违反军事原则的理念,怎么会在解放军一线部队执行的这么彻底呢?

再看日军。日本军界有种倒置的问题,越往下层,军事素质越专业越优秀,尤其是日军的参谋队伍堪称当世一绝,日军一线士兵和底层军官的素质也相当强悍,1937年全面抗战之初,中国军队同等数量兵力完全不是日军的对手。

日军军中下级拥有很大话语权,军队又能强烈影响日本政府决策,下克上现象屡屡发生。远的不说太多,日军专业化精深,一定程度上导致适应性降低,形成了认知障碍,过于相信自己的专业素质,过于执着于既有策略,不善于调整、适应。

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日本政治上有些变化,侵略重心也有所变化,但军事手段上始终没有太大变化,战斗力固然很强,基本都在打呆仗,除了豫湘桂战役在战略上打了一个冷不防,其余可称者不多。华北扫荡作战,属于被动应招,虽给晋察冀造成极大损失,但也没有成建制包围歼灭八路军任何一支团以上部队。

6 阅读:1890
评论列表
  • 2024-10-24 12:33

    军阀部队是私人军队,包括常凯申的嫡系部队,常只是一个最大军头,形势不对就想保存实力,而且对日本一直有恐惧心理,一发现被抄了后路,从上到下第一个想法就是跑路。日本人想全抓都难。

  • 2024-10-03 13:10

    抗日国军前期还能硬拼,中后期被消灭的还少吗?中条山,河南战役都是打出耻辱丧亡比,更别说90%的伪军都是原国军投降过去的。

  • 2024-10-01 22:07

    专业

有历史深度普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