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是县委书记的台,合着一大帮人天天跟着书记跑,关掉吧

你看那壹朵七彩祥云 2024-09-12 07:39:29

每当打开电视,看到熟悉的画面——书记在村口和老乡握手寒暄,书记在工地与工人们交谈,书记在会议室里指点江山——不禁让人心生感叹,县级电视台俨然成了书记的私人镜头。这种场景仿佛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上演,难怪有人在网上调侃:“县级电视台就是书记的舞台。”究竟这种现象如何形成,又该如何解决?今天,我将带大家细细剖析。

昔者,县台一立,国人齐观,皆曰:“此乃县委喉舌,凡书记所言,皆可闻矣。”然光阴荏苒,风气愈下,民间百姓每叹:“为官者口令既出,县台则播,日复一日,难觅创新。”于是众议纷纷,或曰:“是时当关乎?”或曰:“无益乎百姓?”如此之局,正道何在?

作为一名电视观众,我每每看到这种一成不变的“书记视察日常”,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望。不可否认,县委书记的确是地方政权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工作需要被公众知晓,但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媒体资源都围绕他们转?这是不是在无形中剥夺了普通百姓的发声权?这是不是在浪费宝贵的公共资源?

网上有许多类似的声音。有人说:“整天跟着书记拍,老百姓的事儿没人管。”也有人质疑:“领导视察一次,记者跟拍好几天,为什么不把这些资源用来关注百姓的生活困难?”更有甚者直言:“关掉这些电视台算了,省得浪费纳税人的钱。”

仔细观察这些县级电视台的节目结构,我们不难发现,书记的每一次视察都被细细剪辑、反复播放。而老百姓的声音,诸如村里道路破损、农田灌溉问题,似乎永远难登荧幕。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舆论导向的偏差。媒体应当为百姓发声,而不是成为某个人的“独家舞台”。

为何会有如此现象?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基层宣传体制的历史惯性。县委书记作为地方主要领导,自然成为了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而媒体人也常常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不触碰敏感的民生话题。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紧张,电视台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政府拨款,导致其新闻报道内容多依附于政府事务。

在某地,曾发生过一件真实的案例。某县级电视台连续一周报道县委书记的调研活动,然而该县却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农民的庄稼大面积减产。老百姓纷纷向电视台求助,但电视台却没有给予任何回应,直到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后,才开始报道。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非常深刻。首先,媒体应当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不应只为少数领导服务,而应着眼于社会大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其次,政府在管理地方媒体时,应该给予其更多的独立性和自由,让他们敢于报道真实的民生问题,揭露社会的矛盾与困境。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多元、更具活力的媒体环境。未来,我们应当呼吁政府减少对地方媒体的直接控制,推动媒体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真正做到“为民发声”,而非“为官献媚”。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改变当前这种媒体资源浪费、舆论偏失的现象。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媒体作为社会的“喉舌”,其作用不可小觑。如果继续忽视百姓的声音,只将资源浪费在领导的宣传上,最终只会失去民心。这件事的背后,正是我们对于媒体角色的反思:媒体应该是百姓的耳目,而非领导的喉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县级电视台是否应该关闭?还是说我们应该寻求另一种改革的路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你看那壹朵七彩祥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