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高产栽培技术

白菜豆腐汤包呀 2024-09-16 11:12:34

确山县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 基地,夏枯草等中药材的种植影响较 大、效益较好,中药农业已成为确山县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夏枯 草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hm²以上,年产值3600万元以上。但是,由于多年连作重茬、栽培措施不规范等原因 造成夏枯草病虫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夏枯草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现把确山县成功推广的夏枯草高产栽 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 、选地整地

夏枯草对土质要求不严,砂壤土、 黄土、白膳土均可,但耕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是夏枯草优质高产的基础。整地前,根据地块土壤供肥状况,要合理施肥,深耕细耙,平整地表,起埂做畦,一般畦宽 2~3m,达到旱能浇、涝能排。

二、合理施肥

根据有关农业和中药材专家对夏 枯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及其干物质积累研究,每生产100 kg夏枯草 果穗,需吸收N 为1.62kg ,P₂O₃为0.36 kg,K₂O 为2.88 kg,各养分间吸收 比例N:P₂O₅:K₂O 为1:0.22:1.77。

夏枯草生产过程中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生产上按照夏枯草需肥特性、目标产量、土壤供肥状况合理制定施肥量、肥料配方、施肥方法。夏枯草施肥原则:有机肥与无机 肥(化肥)配合,底肥与追肥配合, 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

一般要求底施有机肥3~4m³/667m²,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一般夏枯草 果穗产量200~300kg/667m²的水平 每667m²底 施N 为7~9kg、P₂O₅为 3~5kg、K₂O为8~10kg;追肥以钾肥和 氮肥为主,每667m²追施10~15kg, 分别在4月上旬和5月中旬施入,中 后期结合防治病虫喷施叶面肥。

三 、繁殖方式

以种子繁殖为主,生产中一般采 用直播,亦可先育苗,然后在农历10 月或翌年清明节前移栽。春季当植株发芽时,将老根挖出,按每棵带2~3 个幼芽进行分株。按行距30cm,株距20cm 栽种,随挖随栽,栽后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成活。夏枯草种 子细小,温度在25~30℃、有足够湿 度时,播后10~15d 左右出苗。

四、适时播种

种植时间一般分早春和早秋两季种植,最佳季节为每年的立秋到白露,也就是农历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足墒种植,出苗快整齐,年内定根越冬,翌年长势旺盛,成熟早,产量高。 播种一般分条播和撒播两种,多采用条播,便于管理。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cm 开浅沟,将种子拌入细沙混匀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 以盖过种子为宜。播后应保持土壤湿润,每667m²用种子约250g。撒播可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均匀撒于畦面,种后用扫帚轻扫,将种子掩着即可。 若墒情较差,种后浇灌水1次,保持 畦面湿润,每667m²用种量1.5kg左右。

五 、田间管理

种子繁殖出苗后要经常松土、除草,待苗高5~6cm时,按株距20cm 进行间苗,缺苗时结合间苗进行补苗, 确保苗齐、苗旺。分株栽种的缓苗后要加强管理,生长期追肥1~2次,追 肥时间、追肥量要根据长势灵活掌握,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分蘖,增加产量。

总之,无论采用分株繁殖还是种子繁殖,生长期都要保持田间无杂草,天旱时及时浇水,汛期注意排水,保持土壤疏松。

六 、病虫防治

(一)病害防治

夏枯草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其症 状是先老叶变红或部分叶片变红干枯 有坏死斑,叶背面似水浸状病斑,造成夏枯草长势衰弱,产量降低。结合本地多年来中药材生产实践,对夏枯 草红锈斑病害的防治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 夏枯草尚未有免疫品种,但不同品种 间抗性差异较大。留种夏枯草切勿受 水淹,应充分晒干,储藏期间勿放霉 变。

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 田间病残体,深翻改土,合理施肥, 加强田间管理。

3、药剂防治。种子消毒一般采 用多菌灵拌种或浸种。4月上旬至5月中旬在夏枯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用50%多菌灵、72%硫酸链霉素、 0.2%磷酸二氢钾等三者混合叶面喷雾防治,或用宁南霉素、70%甲基托布 津、0.2%磷酸二氢钾等三者混合叶面 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 隔7~10d。

(二)虫害防治

夏枯草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蛆。地 蛆是种蝇的幼虫,成虫在夏枯草的根部产卵,孵出的幼虫从叶柄基部钻入植株的嫩茎内,使夏枯草因水分不足而萎凋,逐步引起根茎腐烂直至死亡。

1农业防治。

种蝇对生粪有趋 性,故切勿用生粪做肥料,即使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也要注意均施、深施,并且与种子隔开,必要时在粪 肥上覆盖1层毒土(可用14%毒死蜱 颗粒剂配制),以防止种蝇在粪肥上产卵。已发生种蝇地区的田块要注意浇灌,既要考虑到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又要通过浇灌阻止种蝇产卵,从而控制地蛆的活动和淹死部分幼虫。

2生物防治。

用小卷叶蛾线虫 和异小杆线虫两个品系对地蛆进行田 间侵染试验,其防效分别达到67.8% 和69.3 %。因此,可考虑用线虫对种 蝇幼虫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

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及幼虫孵化盛期及时喷药毒杀是药剂防治的关键。

拌种:用2.5% 辛硫磷颗粒剂以0.05%~0.1%的浓度拌种,可防止地蛆为害种子。

药杀成虫: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种,蝇成虫2~3次,每隔7d喷杀1次。

药杀幼虫:已发生地蛆的田块, 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 40%毒死蜱1000倍液喷淋地面2~3 次,每隔7d喷淋1次。

七、分期采收和分级包装

夏枯球分期成熟,应分期采收, 分级包装。6月20日左右,等大部分球呈现黄褐色时即可将秆连球一同割取晒干垛藏,待农闲时将球、秆分级 包装待售。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