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人称少帅。他是奉系军阀的第二代首领,一度拥兵近50万人。他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副司令,其在民国军界的地位仅次于蒋介石。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丧失军权,沦为蒋介石的阶下囚的呢?欲知详情,且听小边细细道来。
张作霖很早就有意识地培养张学良接班,他不仅让张学良在军中服役,还让他在讲武堂学习军事。张学良在讲武堂网罗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如王以哲、郭松龄等人。这些举措都为张学良日后组建自己的班底奠定了基础。
1920年,张作霖将奉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交给了张学良。第三混成旅是张作霖的卫队旅,它主要负责张作霖的安全和奉天的治安。类似古代皇帝的禁卫军,它是奉军中的精锐。第二团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它不仅配备了骑兵、炮兵、机关枪连,还配备了工兵、辎重兵各一个排,妥妥的加强团,兵力接近2000人。这是张学良掌握军权的开始。
后来的张学良因为剿匪有功,晋升为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至此张学良完全掌握了这支6000余人的精锐之师。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败,溃不成军。张学良率军力挽狂澜,才使奉军稳住阵脚,没有出现更大的溃散。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良晋升为第三军军长,兵力6万余人。此战中,张学良和他的第三军成为奉军主力军。在郭松龄的帮助下,张学良率军直捣北平,大败直系悍将吴佩孚。直系军阀因此大败,奉系军阀也因此入主民国中枢。战后,张学良晋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完全具备了接班的实力。
然而到了1925年10月,郭松龄率7万精锐反奉,其兵源主要是张学良的第三军团。郭松龄和张学良亦师亦友,郭松龄也帮助张学良打了不少胜仗。张学良十分信任他,并将第三军团交给了他。
郭松龄此次叛乱,对外宣称是拥立张学良,打倒张作霖。但是张学良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为了自证清白,张学良亲自带兵平叛。平定叛乱后,郭松龄被捕杀。张学良在军中的威望下降,其势力被削弱,其接班的基础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张学良在仓促中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名义上,他能统治整个东北,拥兵30余万。但实际上张学良仅能调动奉天10万左右的嫡系部队,像热河的汤玉麟、黑龙江的万福麟都不太听张学良的指挥,张学良只是名义上的“共主”。此时的张学良甚至不能完全控制奉天(今辽宁省),因为奉天此时还有一个功高震主的“杨宇霆”。
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易帜,服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奉系军阀变成了东北军边防军,东北军高层很多人都不满。半年后,张学良枪杀了杨宇霆、常荫槐等老臣。此举震慑了“元老派”中的老帅们,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张学良的统治地位。但是它也加剧了奉系军阀的分裂。在后来的热河抗战中,张学良根本指挥不动汤玉麟、万福麟等人的军队。
为了立威,张学良在1929年的“中苏中东路事件”上表现的极为强硬。后来冲突演变成战争。张学良损兵折将万余人,完全不是苏军的对手。这次事件对张学良打击很大,他逐渐走向对外消极避战的道路。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张学良选择支持蒋介石,反蒋联军因此一败涂地。张学良趁机扩张势力范围,收编了许多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军队,黄河以北基本都归张学良节制。这次站队成功,让张学良在军界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利用这种威望,张学良不仅可以控制非嫡系的东北军,还可以控制收编的杂牌军。此刻的张学良已经拥兵近50万了。
然而,东北军的迅速扩张,也导致了东北兵力的空虚。张学良为加强对关内的统治,率10余万精锐入关,东北地区只剩下19余万军队驻防。1931年,日本乘虚而入,侵占了东三省。张学良因此损失了10余万的东北军,兵力锐减至30余万。
1933年,热河抗战再次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失去了所有军权。他的军队由原西北军将领宋哲元代为管理,但是实际上,东北军还控制在王以晢、于学忠等人手里,他们始终以张学良为东北军首领。至于张学良曾经收编的杂牌军都趁机脱离了东北军的控制。
1934年1月,张学良考察回国。此时的他迷上了法西斯独裁,大肆鼓吹所有军队都应该效忠蒋介石。蒋介石见张学良如此,又让张学良重新执掌东北军大权,对付逐渐崛起的红军。此时张学良能够控制的东北军大约还有20万人左右,蒋介石为他提供充足的粮饷,张学良的损失也不大,两人关系进入蜜月期。
但是到了1935年9月,东北军三战三败,损失了近3个师的兵力。蒋介石不仅没有弥补张学良的损失,还撤销了他两个师的编制,其对东北军提供的补给也越来越少。16万东北军陷入窘境,张学良对部队的控制力大不如前。他开始质疑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西安事变时,万福麟率部脱离张学良的控制。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被扣押,张学良再度失去所有军权。
但是张学良并没有放弃重掌军权的希望。临行前,他把13多万人的东北军交给了于学忠、王以哲等人。只要他能回来,他依旧是东北军统帅。南京国民政府也只是判处张学良10年有期徒刑,如果不出意外。10之后,张学良还可以重掌军权。
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张学良把东北军交给于学忠统领,把指挥权交给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但是,杨虎城根本指挥不动东北军。东北军还是要于学忠、王以哲等人分别管理,最终还是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没过不久,东北军内部分裂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孙铭九、苗剑秋等少壮派军官责怪于学忠、王以哲等人不救张学良。他们发动“二二兵变”,枪杀了王以哲。东北军进一步分裂,陷入内乱之中。蒋介石趁机以抗日为由,将东北军分散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河北多个战场分散使用。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东北军被中央军肢解、削弱、吞并,只有少数部队保留了下来。
1946年,本该刑满释放的张学良却依然被蒋介石囚禁,他再也没有了掌握东北军的机会。至此,张学良彻底丧失了所有的军权,只能继续做蒋介石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