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四军名将,职级高于粟裕,警卫员当上将,女儿享受师级待遇

涛说图趣 2024-08-16 11:46:12

黄麻起义时,我党曾承受重大损失,就连总指挥潘忠汝也牺牲了。但幸存者们毫不气馁,坚持斗争,最终成功创建了鄂豫皖苏区,其规模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

此后多年,这块苏区饱经沧桑,却始终红旗飘扬。在众多革命领导者的引领下,革命的圣火一直燃烧,直至第二次国共合作。而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高敬亭,便是这当中的杰出典范。

1907 年,高敬亭出生在河南光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家一开始的日子还算过得去,祖母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父亲也靠着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高敬亭有幸读了六年书,这让他比周围的同龄人多了不少见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革命的思潮风起云涌。地下党员方进贤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照进了高敬亭的生活,引领他投身到革命活动之中。他积极参与了黄麻起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命运的渴望。

但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这次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给高敬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的妻子被残忍的反动民团打死,年幼的儿子下落不明,父亲被抓进监狱,遭受了严刑拷打,最终含恨离世,连家都被敌人付之一炬。

这样的打击,对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毁灭性的。但高敬亭没有被打倒,没有被痛苦和仇恨蒙蔽双眼。相反,这些悲惨的遭遇像烈火一样,锤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坚定地要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1929 年,高敬亭凭借着对革命的一片赤诚忠心,在石生才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我党。不久之后,他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当选为乡苏维埃主席。随着革命苏区的不断发展,他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4 年底,鄂豫皖省委跟随红 25 军撤离根据地,由于通讯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来得及通知高敬亭。但高敬亭没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他毅然决然地将几个连队与留守部队整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起了保卫鄂豫皖苏区的艰巨任务。

当时的情况极其危急,苏区的红军力量大量减少,敌军气势汹汹地占领了大片地区,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小块根据地。在这样的困境下,高敬亭毫不畏惧,果断重建红 28 军,并亲自担任军政委。

要知道,当时敌军的兵力多达17 万多人,而红 28 军却仅仅只有 1800 余人,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得让人感到绝望。

但高敬亭没有被困难吓倒。队伍刚刚成立的时候,枪支弹药极度缺乏,物资供应也严重不足。可高敬亭没有坐以待毙,他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1935 年 2 月的一个晚上,寒风刺骨。高敬亭带领着部队悄悄地摸到了潜山县的佘宅。这个佘宅的主人佘谊密可不是个善茬,他曾经给红四方面军制造了不少麻烦。这次行动,高敬亭他们出其不意,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急需的枪支弹药,还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紧接着,高敬亭又精心策划并指挥了桃岭伏击战。在这场战斗中,他们全歼了敌军的两个营,让蒋介石妄图三个月清除大别山红色政权的计划彻底落空。

高敬亭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山林之间,让敌军摸不着头脑,损兵折将。

1935 年 8 月,当地的大恶霸余硕存为他死去的父亲大办丧事。高敬亭瞅准了这个机会,将前来的官吏和土豪劣绅一网打尽。这一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斗志,让大家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红 28 军与桐柏山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担任支队司令。

对于刚刚整编完成的部队来说,首战的意义重大。很快,四支队就在安徽巢县的蒋家河口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场战斗干净利落,消灭了二十多个日军,而我军无一人伤亡。

这一仗,就像一阵春风,大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随后,四支队又在大关、小关、范家岗等地多次与敌人交锋,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在高敬亭的带领下,日伪军被逐步肃清,抗日根据地得以顺利创建。百姓们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大家纷纷踊跃参军。部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发展到了八千余人,成为新四军中战绩显著的一支队伍。

当时,开国大将粟裕的级别都比高敬亭低半级。从其他几位支队正副司令员的情况来看,如果高敬亭能够活到建国后,授予大将军衔是极有可能的。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却被错杀。给他扣上的帽子是不服从指挥,拥兵自重。

客观地说,高敬亭长期与中央失去联系,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了独断专行的作风。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的内心始终是忠于党和抗日队伍的。

如果当时能够给予他教导和改正的机会,或许结局会截然不同。

好在历史最终还给了高敬亭一个公正。70 年代,高敬亭终于平反,恢复了名誉。他的女儿也按照师级待遇退休,得到了应有的照顾。

曾经给他当过警卫员的万海峰,在粟裕将军的赏识下不断成长,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

高敬亭的一生,是波澜壮阔又充满遗憾的一生。他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功绩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