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要求:请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

渡啊 2024-09-29 04:47:33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9年11月的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一位49岁的加拿大医生正经历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败血症已经侵蚀了他的身体,随之而来的高烧让他无法起身。他是一名胸外科医生,也是一位坚定的国际共产主义者,他的名字叫诺尔曼·白求恩。

在中国,他不只是一个医生,更是无数伤员的救星,还是毛泽东笔下“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人物。然而面对死亡,他的思绪却回到了曾经的妻子弗朗西斯·坎贝尔·彭尼身上。

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一个牧师家庭,这让他早年便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但与父亲的严格宗教观念不同,他选择了另一条充满反叛的道路。医学成为他抗争命运的工具。他渴望掌握救死扶伤的能力,用手术刀切开命运的枷锁。

他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是通过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逐渐走上了为全人类福祉而战的道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坚定了自己救助被压迫阶级的信仰。

但在救助他人的过程中,白求恩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曲折与痛苦。1923年,33岁的白求恩在英国爱丁堡的医学考试期间,邂逅了22岁的弗朗西斯。这位美丽聪慧的英国姑娘,拥有着良好的家境和教育背景,她的优雅与天真深深吸引了白求恩。

对于一直活在父亲阴影下的他来说,弗朗西斯的出现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了他孤寂的心灵。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在同年8月结为夫妻。然而就在婚礼誓言中,白求恩却预言性地说:“我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幸,但绝不会让你感到平庸。”

婚后,白求恩和弗朗西斯共同规划了未来,开设诊所,过着表面上富足安稳的生活。白求恩的医术精湛,诊所的病患络绎不绝,而他从不拒绝穷苦的病人,甚至为他们减免治疗费用。

这种无私的行为赢得了病人的尊敬,也使诊所名声远扬,然而白求恩却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渐渐耗尽了健康。1927年秋天,他因持续咳嗽后发现吐血,最终被确诊为肺结核。

肺结核,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治愈的致命疾病,作为医生的白求恩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决定与弗朗西斯离婚,以避免她被疾病所拖累。弗朗西斯拒绝了他的决定,继续陪伴并照顾着他。白求恩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措施——他拒绝治疗,逼迫弗朗西斯与他离婚。

面对白求恩的自毁式行为,弗朗西斯不得不含泪答应了分离。这场离婚背后并不是感情的破裂,而是出于对白求恩生命和健康的担忧。两人因爱而结合,也因爱而分离。

白求恩并没有被疾病击倒,反而以极大的勇气进行自我治疗。他通过研究一种名为“人工气胸疗法”的新兴疗法,成功治愈了自己的肺结核。治愈后,他迅速重返医学界,成为一位备受推崇的胸外科医生。

这一成就不仅让他在医学领域声名鹊起,也唤起了他对前妻弗朗西斯的深情。白求恩没有忘记曾陪伴他度过最黑暗时光的弗朗西斯,痊愈后,他迫不及待地写信给她,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与悔恨。

令人动容的是,弗朗西斯并没有因为白求恩当初的决绝而心生怨恨,而是同样深深挂念着他。于是,两人复婚,再次走到了一起。

然而婚后的日子并未像两人想象中那样幸福,白求恩痴迷于医学事业,常常废寝忘食地工作,忽视了弗朗西斯的情感需求。一次,他甚至将解剖的人体肠子放进了冰箱,惹得弗朗西斯极度不满,这成了他们婚姻走向终点的引爆点。

弗朗西斯再一次提出了离婚,白求恩尽管挽留,却明白两人之间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状态。这一次的离婚带来了更多的坦然与理解,弗朗西斯很快再婚,白求恩也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更大的战场上——中国。

1937年,白求恩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从他口中得知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尽管西班牙内战的失败让白求恩感到痛苦与失望,但他决心投身到中国抗日战场,为拯救更多生命贡献自己的医学才能。

1938年,白求恩带着一支医疗队和大量医疗设备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短暂而辉煌的一年半的岁月。

中国战场的艰苦条件远超白求恩的想象,医疗物资匮乏、战场环境恶劣,但这些并未让他退缩。相反,白求恩以惊人的毅力工作着。他常常在最前线为士兵做手术,毫不顾忌随时可能到来的炮火威胁。

1939年,他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摩天岭战斗中,连续69小时内完成了115例手术,创造了战地医疗史上的奇迹。然而在一次手术中,他的左手中指不慎被划破,感染了细菌。白求恩不顾伤口继续工作,直到感染扩散,最终发展为败血症。

白求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没有忘记他在中国的使命。他叮嘱战友继续战斗,并安排好后续的医疗工作。而当他拿起笔,给聂荣臻写下那封遗书时,关于前妻的牵挂和愧疚再次涌上心头。

他要求为弗朗西斯拨一笔款,分期也好,以保证她的生活无忧。在这500字的遗书中,有110字是留给弗朗西斯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她的深深爱恋与内疚。尽管他未能与她再次复合,但在他心中,弗朗西斯始终是他最重要的人。

白求恩的生命终结于中国的黄土大地,然而他的精神和贡献却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不仅为战场上的伤员带来了生的希望,还为中国的战地医疗体系奠定了基础。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超越了国界与民族界限,成为人类大爱的象征。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写道:“他是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句话不仅是对白求恩在中国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在他整个人生的缩影。

今天,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依然能见到以白求恩命名的医院、学校和纪念馆。对于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医生,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留下的伟大精神与医疗遗产。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个人传奇,更是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央视:《国家记忆:白求恩》

西安晚报:《鲜为人知的白求恩婚恋故事》

河北党史网:《白求恩临终前眷念离婚妻子》

人民政协报:《陶行知介绍白求恩来到中国》

0 阅读:0

渡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