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梳理】世界历史初露锋芒——三十年战争

学润班 2024-06-25 22:25:49

作者:学润班历史小队

17世纪上半叶-三十年战争

政治状况

◈  国家背景:17世纪初,德意志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宗教改革后,诸侯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

◉ 新教:勃兰登堡、莱茵-普法尔茨、萨克森三大选侯

◉ 天主教:皇帝,波希米亚国王、科伦大主教等四大选侯

◈ 矛盾:皇帝和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和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17世纪前期的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 诸侯与诸侯之间:教产问题。旧教诸侯反对新教诸侯在宗教改革中夺取天主教会的土地财产;新教诸侯由于收入土地、控制路德教会,势力增强,具有更大的独立性

◉ 诸侯与皇帝之间:皇帝有名无实,欲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天主教诸侯和皇帝一个阵营,反对新教诸侯

◉ 国与国之间:欧洲列强插手内部斗争,觊觎德国土地。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属于哈布斯堡家族,支持皇帝一方;法、英、荷诸国支持新教诸侯。

重大历史事件:三十年战争

◈ 前期准备: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的成立

◉ 事件:1608年皇帝指使巴伐利亚公爵夺取新教自由市多纳沃特,使之恢复天主教,引起新教选侯不满

◉ 结果:两大同盟成立,矛盾扩展升级

▶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领袖:莱茵-普法尔茨选侯。支持者:英国、法国、荷兰

▶ 1609年天主教同盟成立,领袖:巴伐利亚公爵。支持者:皇帝、罗马教皇、西班牙

◉ 影响: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德国问题更加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展为国际间的冲突,宗教矛盾变为君主夺权、扩疆拓土的冲突

◈ 1618年三十年战争概述

◉ 战争性质:以宗教为底色的统治阶级权力斗争——由宗教战争开始,后面逐渐失去宗教性质,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扩张势力范围、树立霸权,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 直接原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1612-1619)企图巩固在波希米亚的权势

◉ 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

▶ 根本原因: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提亚安置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为国王,身为加尔文教教徒的波希米亚贵族们害怕失去特权和信仰自由,坚决反对

▶ 具体事件:波希米亚贵族冲入皇帝在布拉格的驻跸地,按波希米亚惩罚叛徒的古老方法,将皇帝两个使者掷出窗外

◉ 矛盾爆发:波希米亚组成以图伦伯爵为首的临时政府,再度(第一次是在15世纪胡斯战争时期)摆脱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 战争阶段:波希米亚时期(1618-1625)、丹麦时期(1625-1629)、瑞典时期(1630-1635)、瑞典-法国时期(1635-1648)

◉ 战争结果:1643年-1648年10月法国和瑞典双方和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

◉ 战争影响:

▶ 国内势力:沉重打击哈布斯堡家族

▶ 国际力量对比:德意志分裂进一步加深,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西班牙大为削弱,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

▶ 进步性:和约划定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在思想状况上,和约承认天主教和新教享有平等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后续解决国际争端开始摆脱神权的束缚

◉ 阶级矛盾联系: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的反映,和部分欧洲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 (1566—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

◈ 波希米亚时期(1618-1625)

◉ 起因:波希米亚组成以图伦伯爵为首的临时政府,摆脱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

1619年布拉格议会推举莱茵-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同年斐迪南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称为斐迪南二世。

▶ 天主教阵营:斐迪南二世外倚西班牙,内靠天主教同盟

▶ 新教阵营:腓特烈五世孤立无援——英国与西班牙结成同盟,新教同盟成员因嫉妒腓特烈五世,采取中立态度

◉ 经过:1620年11月,由梯里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队在布拉格近郊“白山战役”击败波希米亚军队,西班牙军占领普法尔茨,莱茵-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遭受失败。

◉ 结果:腓特烈出逃荷兰,其领地普法尔茨和选侯爵位都转归巴伐利亚公爵(天主教同盟领袖)。斐迪南二世兼任波希米亚国王

▶ 占领后约有一半的波希米亚贵族的士地被没收,转入天主教教会和德意志军人手中。

▶ 波希米亚开始重新新天主教化,新教被禁止,并宣布德语为国语(母语为捷克语);

▶ 斐迪南二世镇压新教:1621年新教同盟被解散,导致三十年战争继续

◈ 丹麦时期(1625-1629)

◉ 起因:德意志新教诸侯心生畏惧,北欧的新教国家十分惶恐。丹麦国王克利斯汀四世 (1588-1640)出面声援德意志新教,同时想在北德扩张势力。

◉ 经过:1625 年,在英国、荷兰的支持下,克里斯汀四世率丹麦军队入德,北德新教诸侯相继依附,于是德国内部的战争就转变为国际战争。

▶ 斐迪南二世利用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组织的雇佣军同丹麦对抗。

◉ 结果:

▶ 1626 年,华伦斯坦的军队和由梯里率领的天主教同盟的军队,打败了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

▶ 丹麦国王被迫于1629 年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的事务。

◉ 影响:皇帝再度胜利,反宗教改革潮流席卷德国

◈ 瑞典时期(1630-1635)

◉ 起因:1629年皇帝颁布《归还敕令》,规定收回世俗化领地,重回天主教的专制统治。

▶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 阿道尔夫担心皇帝的政策和哈布斯堡的霸权会影响瑞典成为北欧最大的强国。

◉ 经过:

▶ 1630 年,在法国的大力资助下,阿道尔夫率领瑞典军队进入德国,萨克森 、勃兰登堡等北德新教诸侯先后归附。

▶ 1631年,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打败天主教直捣巴伐利亚,继而向奥地利进军。

▶ 皇帝任华伦斯坦为统帅。1632 年11 月在“吕岑会战”中,瑞典军队取得胜利,但瑞典国王阵亡。

▶ 华伦斯坦为了保存实力同瑞典进行和谈,引起天主教诸候的不满,皇帝再次撤销他的职务。瑞典军在取得胜利后,军纪松弛。

◉ 结果:

▶ 1634 年 9月,在诺德林根附近被奥地利和西班牙联军击败, 一直退到波罗的海沿岸。随后,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倒戈,瑞典无力再战。

▶ 1635年5月,萨克森和皇帝缔结《布拉格和约》,天主教和新教双方暂时和解

◈ 瑞典-法国时期(1635-1648)

◉ 起因:法国天主教红衣主教黎塞留反对和破坏《布拉格和约》,法国参战

◉ 实质目的:给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霸权以严厉打击

◉ 战争双方:

▶ 第一阵营:西班牙、奥地利

▶ 第二阵营:法国、瑞典、萨伏伊、威尼斯、匈牙利

◉ 战场:主要在德国境内,同时在法国、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进行

◉ 经过:

▶ 战争开始时,双方蹂躏所占领的对方地区,掠夺和杀戮居民

▶ 1636-1637年西班牙攻入法国

▶ 1640年战争优势转向法国和瑞典一方

▶ 1642年黎塞留去世,马萨林担任法国法国首相,继续执行黎塞留的对外政策

▶ 1643年春,法军在洛可瓦会战中大败西班牙军

▶ 1645年春,瑞典军和法军会师巴伐利亚,而另一方诸侯失去西班牙援助,无力再战

▶ 1648年,法军在隆斯附近歼灭西奥联军,瑞典军队攻克布拉格,战火在波希米亚停止

◉ 和谈:1643年-1648年春,谈判在威斯特伐利亚两个城市进行。由于谈判期间军事行动未停止,各方面要求和谈判条款多次变动

◉ 结果:1648年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双方休战

▶ 和约影响: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强大的诸侯获得新领土,限制皇帝权力,诸多事物交由帝国议会,同时保证了各教派的平等权利

17世纪后半期与18世纪——三十年战争的后果

经济状况

三十年战争严重破坏了德意志的经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人口:劳动力大量减少

◉ 农业:农业凋敝。贵族地主与各邦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创伤,重新恢复了农奴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财产权利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依附农则不存在),强占农民的份地、牧场和村社附属土地

◉ (手)工业:17世纪末工场手工业占比很低不到10%,在英法荷竞争下奄奄一息,缺乏原料与市场(市场贸易规模主要取决于王公贵族宫廷开支、军队开支,因而新兴资产阶级经济上对王公贵族有很强依附性)。包买商开始出现。

◉ 商业:商人变成英法荷资本家的代理人,把原料卖往外国,输入外国手工工场制成品

政治状况

三十年战争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实质上确认了德意志各邦国的独立施政权力:主权、财政权、军事权、行政权。这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同时,决定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问题的权力已经逐渐落到选帝侯身上,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各邦诸侯也赞同限制皇帝的权力,但是不满选帝侯的专权。帝国自由市政治权力微小。

参考文献:

1.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 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