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送魏大从军》:送行边塞的豪情壮志与深厚友情

无心随墨 2024-07-03 19:10:48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送行边塞的豪情壮志与深厚友情

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年),陈子昂在长安任职,大约在这一时期,他的朋友魏大从军北上,陈子昂写下这首诗歌为朋友送行,并鼓励朋友学习先人,立功沙场,名垂青史。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首联诗人直接点题,以“匈奴犹未灭”起句,点出了时代背景,匈奴未灭,暗含着边患未消、国家不安的忧虑。此处“匈奴”一词,泛指北方游牧民族,也可指一切外患。而“魏绛复从戎”则是对魏大从军的直接叙述,古人喜欢以同姓名人代指书写对象,历史上晋国大夫魏绛曾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这里“魏绛”既代指魏大,又把他比作历史上的英雄,寄寓了诗人对其建功立业的期许。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三河”,古代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这里代指中原繁华之地,道出了诗人与魏大在繁华之地惜别的不舍之情。六郡雄,原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这里指西汉时立功边境的赵充国。这两句显现出诗人对魏大的称赞和祝福,此行必能建立功勋的坚定信念,虽有离愁别绪,但更多的是对友人英勇赴边的豪迈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雁山,即雁门关一带的山,这里代指边塞。代北,即代州以北地区,是北方边塞的要地。飞塞,即飞狐塞,是著名的险关要隘。云中,即云中郡,也是边塞重镇。画面壮丽,气势磅礴,既展现了边疆的雄浑壮美,又暗示了魏大将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也烘托出了出征将士的豪情壮志。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尾联引用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刻石燕然山以纪功的典故,以此劝勉魏大不仅要英勇作战,更要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前人的赫赫战功,而应当在历史的丰碑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这一联既是鼓励,也是期待,诗人希望魏大能够超越前人,成就一番伟业,这也体现了诗人和魏大的深厚友情和殷切期望。

陈子昂的诗风高昂清峻、雄浑刚健、古朴苍劲,内容与表达上贴近社会实际生活。这首诗也不例外,尽管用词简洁,但句句掷地有声,激昂慷慨,尤其是尾联的“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期许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多表现为这浓浓的感伤,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这首诗豪放激扬,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送别诗。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和出征将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同时,边塞的壮美景象与战争的严峻性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既壮阔的边塞图景。我们也可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更是一曲悲壮激昂的战歌。

3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