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时任福州警备区副政治委员的周迅走进了福州金鸡山后勤修械所,在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等热武器中,一件格格不入的深红色木套吸引了他的注意。拿在手里掂量,十分沉重,慢慢抽开,竟然是一件闪着寒光的冷兵器。在这一刹那,“门神”两个字闯进了他的脑子!
为什么一件兵器,竟然让一位见多识广的军人想起了“门神”呢?那就先让我们看着这件兵器的模样。
这件兵器全长96.5厘米,手柄是雕刻成圆柱形的花梨木,整体有七斤二两重,乍看像一把宝剑,却有四个棱,而且尖上还呈现出四瓣瓜楞状……
这竟然是一柄锏!
民间有一首十八般兵器的顺口溜,说的是:刀枪剑戟,镋槊棍棒,斧钺钩叉,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而锏,就在其列。而提到锏的代言人,自然是在民间颇有盛名的唐朝开国名将秦琼秦叔宝。
经过后人的演绎,秦琼胯下黄骠马,手里输铜双锏的模样深入人心。传说,秦琼沿袭了家中流传下来的一套锏法,最后一招“撒手锏”百战百胜,后有杀手锏之称。
这样一位万夫难当的大将带给人们满满的安全感,并成为了经典的门神形象。而熟铜双锏正是这位门神降妖除怪的武器。
眼看手中的兵器寒光闪闪且有一股古朴之气,周迅直觉这一柄锏不是凡品,于是他立刻带着古锏前往福建省博物馆。文保专家经过鉴定,激动地确定:这正是失传已久的李纲锏啊!
让专家们如此推断的,不仅是这柄古锏的形制、特色,更是因为这柄锏手握处有防滑的木格,上面斜刻着精美的螺旋纹,还有一行金字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
专家手握这柄传世兵器连声赞叹:你说这是“门神”的兵器,也并没有错!
专家为何又这样说呢?那就先看看这位“李纲”到底是谁吧!
李纲是宋徽宗政和2年的进士,原籍福建邵武,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李纲却是一位文武全才。
早在少年时,李纲就跟随父亲李夔常驻边关,14岁就策马巡城。有一年,西夏发动数万骑兵围困延安城,李纲虽面临生死之危,但也练就了一身胆色。
后来,李纲考取进士,前途一片繁花似锦,但李纲却没有丝毫喜色,原因就是此时,北宋边患如燎原野火,愈演愈烈,西北盘踞着西夏人,北方刚走了契丹,又崛起了金国,汴京虽繁华如梦,但安宁富足却也是如泡影一般。
靖康元年,金国大军如乌云压顶,直驱汴京,杰出的艺术家糟糕的统治者宋徽宗赶紧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宋钦宗,可宋钦宗和老爹一样六神无主,不止一次和臣子商量弃城南逃。在他们眼中,祖宗社稷、万里江山就如同敝履一般。
就在这种压力之下,在边关看遍金人肆虐、蛮兵屠杀场面的李纲据理力争,坚持固守。
李纲不仅一次次上书进谏,还打造了既能与敌军近身搏杀又能打击骑兵马头的犀利铁锏 ,只为在危机时刻,上阵杀敌,以死抗争。
被皇帝任命为“亲征行营使”后,李纲火线上岗,为了江山社稷,李纲谨守“为国守门”的职责:“夜以继日,登城督战,激励将士,近者以手炮、櫑木击之,远者神将弓强弩射之……”(出自《李纲行状》)
但将军战士们在阵地浴血,在金銮殿上的皇帝却被这真甜的喊杀声吓破了胆,虽然京城被将士们死守未失,皇帝却下决心保命要紧。
在金兵的劝降计谋中,宋钦宗割让河北三镇土地只为议和。
面对皇帝的荒唐软弱,李纲血气上涌,冒死反对,但宋钦宗却将这个主战派贬出朝廷。
本以为没有了这些碍事的大臣,自己就能当一只乱世的鸵鸟,蒙蔽双眼后就能获得安稳,但宋钦宗没有想到的是,金人背弃盟约。
金人冷森森的刀光映衬在宫殿的金壁上,以成为早刀俎上的一块鱼肉,宋钦宗想起了李纲,想起了那些苦守国门的血性臣子们,但一切都太晚了。
汴梁的如梦繁华被金兵攻破,成为战火中的人间地狱。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一万余人被俘北上,大宋的锦绣山河都能听闻到耻辱的呜咽。
此后,宋高宗即位,意图重振河山,任命李纲为丞相,但面对金国步步南下紧逼,加上投降派蛊惑,李纲壮志难酬,在主政短短70天后,李纲愤怒辞官。
从此,昔日能回避池贼,又能驰骋疆场的李纲退隐故乡,还写下一首《病牛》自娱: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临近人生的终点,李纲特地见了老部下韩世忠,把珍藏多年的武器悉数相赠……
这是对故国之爱的托付,也是对壮志难酬的过往的告别。至此,李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国难那年打造的兵器,却延续着自己的抗敌守门的志向和传奇。
李纲锏经几世流传,到清朝晚期被福州举人林崧祁一家收藏。
当时清朝已是风雨飘摇。1884年,法国海军进犯福建马尾,当法国人打到闽江口,一腔血性的林崧祁自发动员乡邻,奋勇设防抗击。而这李纲锏,得以能在千年之后,再次在守卫国门的战火中收割敌人的性命……
再后来,收藏李纲锏的林家在乱世中几经飘摇,既有英雄男儿投身革命,也有平凡夫子磋磨乱世。后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一柄宝锏被当做“四旧”收缴,险些融为铁水,机缘巧合,进入修械所,奇迹般存留下来。
后来,博物馆根据物归原主的政策,把李纲锏归还了林家后人。在1985年5月,林家将宝锏再度捐献,从此入藏福建博物馆,成为了镇馆之宝。
一柄宝锏,数位英雄,虽然只是一柄冷兵器,但挥舞闪耀在守家卫国的刀光剑影与硝烟烽火中,这柄保锏,无愧于“门神”的武器!
如今,李纲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锏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展览柜中,渴望有懂得的人头来关注的目光,听它讲一讲流转千年的热血与壮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