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运河开挖让渣土回填金边周围的坑洼沼泽,城区陆地得以夯实

古史国际文明 2024-09-02 01:57:23

雨季的金边,没有诗情画意,只有一地鸡毛。

当湄公河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转眼间就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汽车艰难地行驶在齐腰深的水中,溅起浑浊的浪花,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冒险的“水上漂”。低矮的房屋被洪水围困,成了一个个孤岛,居民们只能无奈地站在自家门前,眼睁睁地看着家具、家电被无情地吞噬。

这一幕,对于金边人来说,早已见怪不怪。这座地处湄公河、洞里萨河和巴萨河交汇处的城市,海拔只有可怜的27米,每年雨季都免不了要遭受洪水的侵袭。而湄公河这个“脾气暴躁”的邻居,更是在金边附近来了个近乎90度的大拐弯,硬生生地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盆”。

年复一年,金边人与洪水抗争,练就了独特的生存技能——抬高地基,建起“高脚楼”。他们用砖块、水泥将地基一层层垫高,直到足以抵御洪水的侵袭。房屋就这样被架空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水上人家”。

这看似浪漫的背后,却是金边人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之举,更折射出这个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极度渴望。

柬埔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以田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多一块地,就意味着多一份收入,多一份希望。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金边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发,可耕地面积本就有限。为了应对洪水,人们不得不抬高地基,结果却在无意中造就了另一个问题——“人造沼泽”。房屋周围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池塘,就像是被遗忘的角落,白白占据着宝贵的土地资源。

面对这些“人造沼泽”,柬埔寨人并非没有想过利用。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思维模式,水产养殖这种“搞钱”的好路子,在他们眼里却成了“不务正业”。在他们看来,与其费尽心思去养鱼,还不如把池塘填平,种上庄稼来得实在。

就在这时,一个名为“德崇扶南运河”的项目,意外地为金边人送来了“及时雨”。这条正在修建的运河,产生了大量的渣土。与其将这些渣土运往远处,不如就地取材,填平那些“人造沼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个消息像是一颗炸弹,在金边炸开了锅。几乎在一夜之间,原本无人问津的渣土,成了当地居民眼中的“香饽饽”。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工地,开着卡车、拖拉机,甚至用手推车,满载而归,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造地”机会。

这场“争土大战”的背后,是金边人对土地资源的渴望,更反映出这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金边人沉浸在“填塘造地”的喜悦中,却鲜有人意识到,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土资源”争夺战,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防洪能力的削弱。那些被视为“鸡肋”的池塘和“人造沼泽”,在雨季实际上扮演着“海绵城市”的角色,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而“填塘造地”无疑是在破坏这个天然的“蓄水池”,将城市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一旦遭遇特大暴雨,金边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洪涝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池塘和沼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填塘造地”不仅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影响水质,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的环境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以田为本”,过度依赖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将把金边牢牢地束缚在农业经济的“泥潭”中,难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固守传统,缺乏创新,最终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金边的“争土”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城市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着眼长远,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破解金边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加强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与其放任“人造沼泽”的无序发展,不如将其纳入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打造集防洪、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

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居民转变传统思维,积极发展水产养殖等多元化经济模式。柬埔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居民利用“人造沼泽”发展渔业经济, “化腐朽为神奇”。

同时,还要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让居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填塘造地”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边,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争土”现象,折射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阵痛和迷茫,但也孕育着希望和机遇。

相信,只要金边人民能够正视问题, 转变观念, 科学规划, 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找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0

古史国际文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