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去浙江视察,见大臣亲自给灾民发粥,回京后立刻举荐他升职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6-17 11:55:34

前言

雍正算是大清最勤政的一位皇帝了,并且在用人方面雍正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定。对于康熙晚年怠政就不用说了,使得大清一度政治腐败,其实这种现象在康熙执政中期就已经能够看出了。

对于官员们的消极,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但是在康熙四十二年雍正奉命去浙江视察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大臣,能够被雍正看重的大臣,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一、南下视察

自然灾害是每一个王朝都逃脱不了的,并且这也和王朝的统治息息相关,一个王朝所依仗的就是百姓,当前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波及,王朝如果不能解决,这直接影响的就是国家的安宁。

将时间来到康熙四十二年的夏天,水患席卷了南方几个城市。若是小的灾害还好,像这种比较大的灾害,朝廷是一定要给出表示的。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在明明有巡抚大臣的情况之下,还要派遣皇子去地方,正是因为只有皇子去了才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

当南方水灾的折子送到康熙案头的时候,康熙也不由地头疼,如此大的自然灾害是一定要派遣一位皇子去的。相信经常看古装剧的应该都知道,这个差事一直都是为众皇子所争抢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脱颖而出的正是皇四子胤禛。为什么会是他呢?当前太子还没有被废,而胤禛作为太子一党的皇子,他要是表现得好了,太子也能够脸上有光,并且按照太子的身份他也不能随意去地方。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为人康熙也是认可的,于是一份圣旨胤禛就和他的十三弟一起派往了南方。两人这一路上可以说是日夜兼程,毕竟这也是关乎百姓们性命的。一行人抵达杭州后,就直奔当地的巡抚衙门。

来到地方无论怎么说都是要先见地方官的,不过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衙门竟然空空如也,根本就没有当地官府人前来迎接两人。

之前也不是没有去过地方,那一次不是巡抚带着一堆人在门口欢迎他们,别说是皇子了,就是京城下来的钦差都要街道欢迎的,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皇子的待遇就更好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不解,其实若是雍正早知道当地的巡抚是朱轼,他可能就不会这样惊讶了。朱轼为官刚正清廉,并且在他为官期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成绩,让他即使不会阿谀奉承也走到了浙江巡抚的位置。

通过衙门侍卫的口中雍正也知道了朱轼的去处,可以说这么多年了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巡抚,雍正两人都是很感兴趣,当即就打马朝着门卫所说的地方前去。

朱轼不是不知道朝廷要有皇子下来,皇子们来了又如何,与其来一套没有任何意义的接待,倒不如将这时间放到百姓身上。朱轼此时正在和士兵们一起给百姓分发粥,此地灾情严重,百姓们流连失所,饿死的情况在这也是层出不穷。

可以说身为一个地方官,最基本的就是爱民如子了。身为地方官的朱轼,从灾情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和士兵在最底层工作。这一路上,雍正也算是亲眼看到了什么是人间疾苦,毕竟他的半生都是在皇宫中度过的,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

看着倒在街边因为饥饿骨瘦如柴的百姓们,雍正不由感到心酸,在朝廷的赈灾棚中挤满了百姓,他们衣衫褴褛,捧着一只破碗在排队等待发放粥。这些粥想吃饱是不可能的,不过就是让他们能够存活下去,不至于饿死。

二、大加赞赏

这边一行人一边在躲避身边的流民,一边寻找朱轼,终于在一个施粥棚发现了朱轼。此时的朱轼那里像是一个巡抚,官袍皱巴巴地挤在身上,两个大袖子也挽上去了,不知道朱轼之前穿着官袍干了什么。

衣服灰扑扑的,上面布满了尘土,他一手拿着大勺子一手接过难民手中的碗。雍正指了指正在施粥的朱轼,询问身边官府的侍从:“这就是你们巡抚大人?”

“正是我们巡抚。”

江南一带因为其地理原因自古以来都是饱受灾难的袭击,但多次赈灾视察,这也是雍正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巡抚。以往那些巡抚哪一个不是在衙门中休息,将这一切都丢给手下的官员们。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即使是雍正对一些官员的行为不满,他也不能做什么,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朱轼的行为说不让雍正感动是不可能的,他清晰地认识到这正是大清所需要的官员,雍正和一起前来的十三皇子两人都对朱轼很是赞赏。此时雍正看着一直在劳动的朱轼,大手一挥,将自己身后的侍从们都赶去帮忙了。

带路的衙门小侍从早就投入劳作中了,雍正不住为朱轼的驭下之术而感叹,一个人为民而且能带动下面官员,这才是最可贵的地方。朱轼也发现了雍正,连忙将勺子放下,准备去给雍正行礼。

雍正伸手制止,让他继续施粥,看着眼前劳作的朱轼,雍正心中也有了想法。经过一众人的努力,终于在半月后,将灾情很好地遏制住了。回京后雍正第一时间就是去给康熙复命,他将朱轼的事迹都告知了康熙,并对其赞不绝口。

康熙听闻后大悦,直言自己没有看错人,当即就同意雍正提议给朱轼晋升的请求,将左都御史的位置给了朱轼。

三、雍正帝用人

雍正登基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拾康熙留下的烂摊子,雍正的政绩也算是清朝皇帝中的佼佼者了,这一点也让他被后世史学家所称赞。但是仅靠他一个人也还是不可能实现的,还是要仰仗朝中的大臣,雍正在用人方面最看重的就是能力了。

可以说在雍正这家世、出身都不重要,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别的不说就看雍正朝的重臣李卫就能够看出,李卫可不是科举出身,他也就是家中有一些钱,然后给他买了一个官。若是放在别的皇帝手下对于这样的人肯定是看不上的,但是雍正却能够看到本质。

他认为李卫是一个可用之才,对他委于重任,在雍正看来只要是人才就可以不拘一格,在雍正朝能够官场清明也就是与雍正的执政手段有关。

结语

朱轼作为三朝老臣,之后又被雍正亲自指派去教导未来的天子乾隆,他辉煌了康熙、雍正两朝,作为帝师的他逝世后更是被乾隆追封为“太子太傅”。可以说朱轼能够步步高升和他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雍正的看重。

1 阅读:63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