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前因后果
写在自贡市战友纪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62周年之际
都子元
1962年10月20日,由于印度的狂妄自大,一意孤行,引爆了那场震惊中外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藏山南军分区参战的队伍中,有一大批是1961年秋季入伍的四川自貢、成都、涪陵的兵员,到达西藏军区后,分配到山南军分区三个边防团的名额最多。 这批新战友,不仅文化程度高,素质好,战场上和老兵一样,敢打敢拼,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因印军多年以来的野蛮行径,战事在即,奉西藏军区命令,山南军分区,以郭志显副司令员的姓氏为号,组建了一支“郭指部队”参战。郭指部队以边防三团的二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加上边防二团的三个边防队组成的一个连队,总数只有400人左右(边防一团参战的连队好像不在郭指序列)。
我军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部队中,“郭指”部队的兵员最少,充其量就是一个营的战斗力,但战果辉煌 。据作家韩学润著作记述:歼敌达700余名,缴获大炮11门,迫击炮24门,汽车84辆,还有很多火箭筒,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等,而郭指仅阵亡8名,伤7名,敌我伤亡人数是45:1。
郭指部队,以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在山高陡峭,悬崖绝壁,荆棘丛生,林阴险道上,连续四个昼夜,异常艰难的跋涉行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按时到达指定阵地,截住了西山口的逃窜之敌,按我军一代名将刘伯承元帅制定的战略十字方针,实现了“斩腰”任务,对整个战役的胜利,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
郭指以最少的牺牲赢得了最大的胜利,受到了前线总指挥,张国华司令员的表扬。这场战争已时过62载,至今战旗猎猎,理当隆重记念!
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近200年,受尽了剝削和压迫,长期处于贫困和动荡的社会之中,1948年独立后,不反省自己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和教训,反而以修改地图的卑鄙手段,企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定界,梦想侵吞我国12万5千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
鉴于新中国成立后, 印度是第二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所以我国抱着真诚友好,互谅互让的願望,多次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谈判和交涉,希望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但印方夜郎自大,不肯罢休。
从1954年起,印军在我国边境内不断築垒,修路,建机场,大量增加兵员,布置重兵和据点,有的据点与我边防哨卡近在迟尺,摆出一付势在必得的架势。
1960年,我国又采取非常措施,在我国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不开枪、不巡逻、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一系列忍耐措施,国际輿论的反响也很强烈,可是印军仍不收敛,视我囯的友谊、忍让为软弱可欺,不断进犯我国领土、领空,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我边防官兵多人。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斗争的最后手段。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自已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益不容侵犯。任何外敌胆敢来犯,我国军民必定团结一心,誓死捍卫,寸土必争。这就是毛主席教导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天地大道。
我国的各种善意措施和外交努力无果,印军仗着美苏的支持,试图称霸一方的背景下,我国忍无可忍,决心迎接印军的挑战。
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意图是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第一,必须打胜,第二,要有理、有利、有节。
这场战争,我们是被迫自卫,有理;打到一定程度班师回营,有利;不是消灭印军,而是给他一个教训,有节。这样的战争布局,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战前的智慧谋略和英明决策。
自卫反击战,进行到我军取得决定性的伟大胜利时,印军被迫签字仃战。战后,我军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再一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和文韬武略。
我军在战场上,缴获了数量极大的战利品,包括飞机,大炮,枪械,弹药等等,全部清理干净,排列整齐,一律退还给印军。这样的军事文明和礼遇,在世界战史上,似乎没有先例。
战俘的管理。战场上印军伤亡近5千,被俘近4千。我军对印军战俘的管理条令非常严明。严禁打骂虐待;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不准侮辱捆绑;不得没收私人财物;对伤病战俘及时给予治疗;印度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为避免他们的民族矛盾,战俘营分民族编队管理;印军的官兵不平等,为不致官对兵的控制和威胁,实行官兵分开管理;我军管理战俘的干部,以身作则,参加劳动,为战俘理发和打扫卫生。
我军在察隅,隆子,琼结等地设立战俘营,营以下是战俘队,每个队120名左右战俘,住的是棉帐篷,睡的是木板床,还有搁放私人物品的地方。我军优待俘虏的一贯政策,在管理印军战俘营中体现无余。
1962年,正值我国灾害,和苏修逼债造成的经济困难时期,但尽管如此,我军绝不缺乏对战俘的生活保障。我有两个战友在隆子战俘营当司务长,说到保障战俘的生活时,他们说,比起我军连队的司务长来,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心更强。不仅要让战俘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为调剂战俘的生活,避免三歺个一样,主副食的做法,变着花样和味道,天天同炊事班一起,讨论、研究烹调厨艺,操碎了心。
战俘的生活並非小事,要让战俘们从这些小事中认识到 :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表现的是英雄气慨,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战场下,彰显了人道主义,注重人的尊严,尊重民族信仰,仆素的优良作风,上下一致的官兵平等。让战俘们明白:强中还有强中手,他们败在中国的军人名下,不冤枉,不委屈,更应明白,中国对邻邦的善意不是软弱可欺 !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都子元:生于1938年2月,1958年3月入伍,于5月进藏,曾参加平叛战斗、对印自卫反击战。先后在山南军分区、军区干部学校、拉萨警备区司令部等地工作任副班长、给养员、营房科会计、助理员等职。1973年10月因患肺结核加肺气肿,退役回到四川简阳县,1998年退休。
作者:都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