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雄走天涯,百年风华耀长空。
4月2日,111岁开国少将张力雄将军与世长辞。
他的离世,让开国元老的行列再次凋零。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新中国军旅生涯的璀璨时期。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一批批忘我无畏的革命战士崭露头角,用热血和汗水铸就了人民军队的钢铁脊梁。
1955年至196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授衔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这就是被世人所铭记的“开国将帅”。
他们或起家边疆,或出身贫苦。
但个个铮铮铁骨,无不是革命战争的硬汉子。
如今张力雄将军的离世,让这支开国将帅队伍再次失去一员英豪。
目前健在的开国将军,仅剩一人。
他就是王扶之,今年已101岁。
“儒将小诸葛”最初的开端1928年的那个春天。
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了王扶之一家蓬簷儿低矮的土坯房。
阳光在炕面上投射下一方温暖的区域,5岁的王扶之正赤着脚丫盘膝而坐。
小手捧着陈旧的《三字经》,一字一句地认真朗读着。
“人之初,性本善...”
王扶之咿呀学语,字正腔圆。
父亲坐在一旁,脸上满是欣慰。
一番努力之下,终于让儿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卸下了。
王扶之父亲,原本是个地主家的长工,家境贫寒。
妻子去世后,他带着儿子相依为命,靠在田地里拼命劳作来维持生计。
儿子自小聪颖,每逢夜里父子俩烛火阑珊时,他便央求父亲给他讲解字词典故。
后来,父亲托人前去求情,终于送王扶之入学。
可惜家中太过贫寒,仅仅三个月便无力支撑下去,只得让王扶之辍学在家了。
虽然时间短暂,但王扶之在馆中刻苦读书的场景,已深深印在王学俭脑海里。
那个小小的身影在昏暗的烛光下努力地识字、温习、背诵,充满渴望求知的模样,令父亲对儿子无比自豪和慰藉。
也是从此以后,每逢无事,王扶之便自学不辍。
这小小的三个月私塾教育,是“儒将小诸葛”最初的开端。
“娃娃兵”英武不凡1935年的一个初夏午后。
阳光刚刚好,不炙人也不黯淡。
陕北黄土高原上,一支红军队伍正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他们步伐矫健,神情坚毅,却并未引起村民恐慌,反倒受到了热情的欢迎。
12岁的王扶之,远远见到了这支神奇的队伍。
他心头一动,惊讶于这些战士们和蔼亲和的面孔,以及他们和村民们无比融洽的相处模式。
早已在乡野间,流传已久的“红军”故事。
如今终于就在眼前上演。
王扶之发现,队伍中还有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娃娃兵”,个个手持步枪,昂首阔步,英武不凡。
于是,一个投身军旅的念头,在他心中渐渐成型。
几经打听,王扶之终于找到了征兵处。
一名面色充满老练的战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无狐疑:
“多大了就来当兵?”
王扶之心里打定主意,要加入这支令人向往的队伍,谎报17岁。
虽然家境贫寒,但王扶之却个子高。
12岁的他,个头便已将近有1米7,远远高出同龄人。
也许正是这份“假大人”的稚气和真诚,最终打动了老兵。
王扶之,从此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小鬼”。
手持钢枪,彪悍勇猛1935年,王扶之即将离开贫寒的家乡。
临行前的那个早晨,父亲将家中仅存的一双崭新草鞋,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儿子的小包裹里。
他们一家太过贫困。
除了这双草鞋,几乎别无他物,可以留给儿子了。
可是父亲依然希望,哪怕是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在儿子孤身远行时给予一些温暖和慰藉。
王扶之怀着激动与忐忑,踏上了前往的路。
枯黄的高原大地,在朝阳下泛起一线线金色的光芒,如同照亮了他内心的一线希望。
转眼间,王扶之便在这支队伍里摸爬滚打整整一年。
直到次年,年龄才被识破。
王扶之这才被分配,进入由200多名均龄15岁“娃娃兵”,组成的红二十六军少共营。
入伍不过3个月的王扶之,就在彻底缺乏武器的情况下。
扛着梭镖,参与了劳山的一场艰难战斗。
“红小鬼”们那时,对死亡还没有太多概念。
对枪林弹雨缺乏恐惧,反而充满一股战无不胜的冲劲。
果然,战斗一响起,王扶之等人就恋战般地冲上了高地,勇敢地俘虏了敌军。
更在这场战役中,缴获了人生的第一把枪。
从那时起,他在队伍中崭露头角,逐渐展现出了“小知识分子”的过人气魄。
1937年,那一声沉闷的炮响,全面抗战打响。
14岁的王扶之,正式加入队伍。
从陕西到山西,再到河北,王扶之如一名永不疲惫的侠客,在各条战线上来回穿梭。
平型关、张家店、盯店...
每当听到枪炮炸响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这个身材高挑、彪悍勇猛的小伙子的身影。
他手持钢枪,面对日军毫不退缩,宛如一头年轻的雄狮。
后来,在开辟晋东北、晋西北、苏北等根据地的战火纷飞之际,王扶之依旧赫赫有名,屡立战功。
一路参谋升迁,最终成为著名将领黄克诚的亲信手下。
转眼间,国内硝烟再起。
四平保卫战,王扶之英勇冲锋陷阵,一举建立了赫赫战功。
其后无数役我军遇敌,王扶之永远是最先亮剑的那一员猛将,累计三次荣立大功。
天津战役中,他亲自请缨担任主攻,身先士卒向敌军阵地发起猛攻。
枪林弹雨中,他以一袭鲜血染红了城墙,左腿遭贯穿重创。
可是这位从小习惯了吃苦的“娃娃兵”,连医务人员都来不及上前,就已擦拭伤口、重新拾起武器,继续向前线冲锋。
“红小鬼”一路成长为久经沙场的将军。
38个小时,生死悬于一线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燃遍了朝鲜半岛。
王扶之,亲率部队投身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殊死较量中。
一个寒夜,志愿军为迷惑敌人,特意选在一处狭窄的地下坑道,作战驻扎。
谁知美军早就识穿了,派出大批轰炸机,对该区域展开了疯狂扫射。
霎时间,地动山摇!
巨大的炸弹,在狭窄的坑道中炸开了一朵朵骇人的火光,熊熊烈焰和坚硬的岩石纷纷砸落。
将王扶之和战士们,生生掩埋在废墟之下。
待到王扶之再次醒来,防空洞内,原本7个活人如今仅存3人。
无边的黑暗、逼仄的空间笼罩着他们,让人喘不过气来。
防空洞摇摇欲坠,随时有陷落的危险。
他们拼命用手头任何可以发声的物件,敲击石壁,试图传递求救信号,但救援迟迟未至。
渐渐的,防空洞内开始断绝食物和水源,空气也逐渐稀薄……
绝境之中,一筹莫展的恐惧油然而生。
就在这个生死关头,彭老总下达命令:
“不计一切代价,务必将王扶之和战士们救出!”
几乎是在绝境之中,他们深挖20米,四处探寻存活痕迹,然而一无所获。
甚至已做好最坏打算,准备上报“牺牲”。
就在这时,一只苍蝇从废墟缝隙中飞出,为救援工兵注入了一线生机!
有苍蝇,就意味着存在有空气流通的通道。
就这样,原本几近绝望的救援工兵,加紧挖掘。
历时38个小时。
王扶之和另外两名战士,终于被从废墟中寻获,大难不死!
活下来的王扶之,重新回到军队。
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又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
他这一生几经生死,如今是新中国最后一位健在的开国少将,用自己的不屈精神书写了一个个传奇。
祝老将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