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创强区

掌上青岛 2024-06-20 06:33:25

建区30年来,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到国际创新园,再到青岛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创新基因早已融入崂山血脉。近年来,崂山区先后获评全省首批“科技创新强县”“质量强县”,连续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荣获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6月19日,崂山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动员全区上下奋发进取、勇于作为,推动崂山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新篇章。

崂山区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创强区。

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

会上发布了《崂山区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方案》和《“繁星计划”十二条政策措施》,并进行现场解读。旨在通过政校企多方发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达到“科研成果灿若繁星、创新成就熠熠生辉”的效果。会议现场揭牌成立了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已吸纳各类成员100余家。

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倡导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技生态体系建设,会议现场举行了表彰仪式。针对源头创新主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优选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崂山区十大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表彰;针对企业主体,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和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人才、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企业,评选海尔集团等崂山区十强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表彰;针对成果转化主体,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依据发布的崂山区“繁星计划”行动方案,摘取“繁星”寓意,优选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崂山区首批“繁星企业”进行表彰;为强化人才引育,会议同时对近两年新认定的10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授予崂山区首批“繁星人才”,进行公开表彰。

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崂山实践,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崂山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崂山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来抓,牢牢把握全市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和科技创新“先行者”的定位,着力在整合科技资源、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培育新兴产业上先行先试,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积蓄科技创新能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先进位。

培育高端优质创新平台

据介绍,崂山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主要有六个方面。

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创强区。崂山区坚持科技强区战略不动摇,出台了《崂山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组建了全国首家区(县)级科技创新委员会,规划建设了青岛国际创新园,以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四大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整合集成全区力量攻坚科技创新。2023年,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4.32%、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为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7%,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80件,各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近三年来获评143项省市科技奖,占全市的24%,创新能力全省领先。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培育高端优质的创新平台。崂山区大力支持驻区高校院所发展,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目前,已聚集3所驻区高校、14家科研院所,4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99家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5家新型研发机构,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突破300家,总数居全市前列。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近年来共投入过亿元资金,支持180余个新认定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支持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省实验室、北航青岛研究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钙钛矿、固态电池、海洋生物医药等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的不断产出提供有力支撑。

树立人才强区理念,引育高能高质的人才队伍。崂山区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主导产业需求,深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已汇聚两院院士1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3人,各类人才总量突破23万人;突出政策引才,出台“汇智崂山”人才系列政策40条,精准施策、靶向引才;实施平台聚才,连续五年召开千山峰会,共吸引近六百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参会,获评全国、全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奖,今年4月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完善生态留才,举办企业家大会、产业领军人才大会等会议,表彰优秀人才;规划建设总面积约42.8平方公里的崂山国际人才社区,打造暖心拴心的留才港湾。

打造创新驱动现代产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梯次培育体系。崂山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按照“培育优质企业从小到大、助力潜力企业从优到强”的思路,构建从孵化培育、扶持成长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近年来,累计投入近三亿元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等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企业牵头建设,企业类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97家,企业每年争取上级科技立项数量及资金总额均居全市前列。

推动产研融合,打造了一批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崂山区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产业创新的关键来抓。2023年,崂山区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技术交易额占比90%,涌现出一批成果转化项目企业;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带动下,崂山区7条重点产业链条产业总规模近1800亿元;工业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未来产业集群,获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1个。

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体系。崂山区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植有利于创新生长的“土壤”,构建起有利于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多元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体系。政策上,先后出台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23个行业和专项政策;资金上,充分发挥金家岭金融区创投风投集聚优势,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崂山投资的项目超过300个,在投金额逾200亿元,在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及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提升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服务支撑;特别是崂山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力量,通过财政资金股权直投、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国有平台公司利用自有资本参与产业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上,引进青岛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入驻崂山,以市场化、全程化、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为运营模式,在高校院所成果挂牌转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张译心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