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虽已落下帷幕,但比赛期间“影院看奥运”模式却悄然兴起,消费者可以在影院大银幕前共同见证奥运会的荣耀时刻。这不仅是技术与创意碰撞出来的火花,更是时代变迁下文化消费新需求的生动体现。
“影院看奥运”引关注
互动仪式激发情感共鸣
在影院看奥运会是什么感受?在场感、仪式感、凝聚力、情感认同……成为消费者口中的“关键词”。
8月5日,消费者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之情。她说:“在影院的大银幕前看奥运会,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尽情释放情绪,与周围的观众一同呐喊助威。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奥运赛场,深切感受到了奥运的激情,那种仪式感和凝聚力是在家里看电视所无法比拟的。”
对此,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佳认为,通过身体在场的互动仪式,让群体成员更容易聚焦共有情感焦点,感知他人的情绪状况,从而形成高度的情感连带感和成员身份感。
记者了解到,“影院看奥运”模式,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广影视卫星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联手打造,将巴黎奥运会电视节目首次引入全国符合条件的数百家影院进行直播,让广大观众得以在影院共同见证奥运的荣耀时刻。
技术、内容、服务多管齐下
探索跨界融合新路径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电影飞速发展,影院已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院看奥运”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电影市场与国际体育赛事的跨界融合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谈及奥运盛会首次在影院直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傅若清曾表示,这不仅是电影技术赋能奥运比赛的一次创造性尝试,也是进一步探索非影内容创新赋能影院功能的多元化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影院的大银幕、高画质、高音质等优势为体育赛事的转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消费者在影院内观看奥运比赛,能够享受到更加震撼和沉浸式的视听效果。从赛事安排来看,影院精心策划比赛项目转播单,既涵盖了乒乓球、跳水等观众高度关注的传统强项,也不乏有篮球、足球等适合群体观看的赛事。同时,部分院线还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更新餐饮配套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奥运会赛事的观看需求。‘影院+奥运’模式在提升消费者观赛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影院的市场竞争力。”资深零售分析师杨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认为,“‘影院+奥运’的跨界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观看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它促进了文化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双方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增加盈利渠道、促进文化传播
跨界合作推动影院业态多元化发展
在“影院+奥运”这一跨界合作的浪潮下,影院业态也经历着变革与升级。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来看,‘影院+奥运’的融合不仅预示着影院业态朝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更重新定义了影院作为现代娱乐休闲空间的核心价值,其不再局限于放映电影这一传统功能,而是逐渐发展为集娱乐、休闲、社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这一转变,对行业本身而言,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要求影院不断进行创新与尝试,拓宽业务范围,丰富内容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形象,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体验。”
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强调平衡商业利益与观众体验对推动“影院+奥运”的发展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他认为,“发展新模式,影院需要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确保成本覆盖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应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需要积极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调整和完善观赛模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到影院看奥运的观众以女性为主,占比达80%,主要年龄段为25岁—29岁,且二线城市观众为主力军。截至8月5日,影院奥运直播的观看人次接近5万次,累计票房突破210万元,其中半数票房由7月30日贡献。当日“莎头”组合在乒乓球混双比赛中夺冠,影院奥运直播票房达112万元。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据既说明了‘影院+奥运’模式的市场潜力,也印证了其作为影院盈利渠道的可行性。”
王鹏进一步指出,“‘影院+奥运’新模式不仅为影院开辟了全新的盈利渠道,丰富了其经营形态,更在促进体育赛事文化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影院这一大众化的娱乐平台,体育赛事得以跨越传统界限,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影院提供的沉浸式观赛体验,也让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体育赛事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赛事的兴趣和热情。”
文|记者 卢 岳 □ 王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