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郸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案再度引发社会反思,普遍认为,三名凶手之所以丧心病狂,其原因在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负刑责,因而,放任了他们任性作案。因为没有严厉的代价作震慑,让他们在鲜活生命面前,表现得毫无惧色,把杀一个人看得比打一盘游戏还轻松。
邯郸那三名被网上称之为“恶魔”的凶手,就把这种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他们为了杀害王某某,不仅有预谋,两次挖坑,且作案后极度镇定,该回家回家,平时该怎样就怎样,没有一点反常,甚至在警察最初问话时,都沉着冷静,没露一丝惧色。若不是拿到证据,他们杀了人根本跟没杀一样。想想这三名未成年人,真的比成年人都可怕。
如此“羽翼未丰”,就如此恶毒,他们难道是修炼了什么功吗?据媒体报道,三名嫌犯之所以如此歹毒,如此霸凌,罪魁祸首就是钱。他们之所以要霸凌,杀人越货?根源聚焦于游戏。因为玩游戏需要钱,没钱充值玩不了游戏,他们于是开始霸凌,以至于杀人越货。竟然把杀人这样的事都看得比玩一盘游戏轻。
那位被害学生王某某,就因为手机里的191块钱。这191块钱,让一个同样是未成年人的人惨遭毒手。
纵观这件事,仅仅是未成年人犯罪代价小的原因吗?君不见,多年前,在广州番禺发生过一起灭门案,凶手是在工厂打工的成年人,而其也因为玩游戏需要钱,便潜入某小区半夜进入一户人家,被发现后直接把这一家人灭了门。
作为成年人,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难道成年人犯罪的代价小吗?但是他畏惧了吗?没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犯罪代价的大小,恐怕还不是阻止犯罪的重要手段,这两起案例中,关键之处还在于游戏瘾。为满足游戏瘾,他们才不考虑犯罪代价的大小呢!
因而,诸如此类的事,与其说从法律代价上去堵,不如从根子上去疏。游戏本身与毒品无异,如今手机游戏在青少年一代泛滥成灾,很多人已经葬送的不仅是学习、人生,更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三观。
游戏究竟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除了游戏公司的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深陷游戏的人们,得到的是正常的三观,还是丰厚的财富?
未成年不是保护伞,必须枪毙
都知道是游戏惹的祸,就是没有人去禁止
对什么都怪游戏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