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调动,很多人刚迈出一步就错了,纵有通天的手段,也等于零

政论文 2024-06-26 19:26:30

本文选自我原创整理的15大系列资料之“三人行”系列文章汇编第1期,7月初,我会将这期汇编共享到群中。

“三人行”系列主要是分享文友原创的体制内工作经验的文章。

一些文友,特别是新文友,“书生”意气和“愤青”情怀浓烈,对机关的人情世故“不感冒”,存在“智商”较高,“情商”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与体制内的“过来人”和“明眼人”,组建撰稿合伙人团队,毫无保留地向文友“传授”工作经验、处事方法、沟通技巧等在实际工作中学不到、也没人教的“生存技能”,帮助文友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成熟。

这里共享“三人行”系列汇编中的一些文章,与文友共同学习、体悟、提高。

以下为正文

一个朋友,夫妻分居三年,近期通过工作调动实现团聚。

认识他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平时看着平平无奇的他,竟然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从小县城到省会城市的跨越。

其实,体制内流动是常态,常见的有遴选、借调、调动等。

当下,体制内编制不断缩减、要求日益严格、人员流动趋于固化,借调机会少,遴选难度大,想要流动似乎只剩下调动一条路。

现实有调动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既有年轻人,中年人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受,干部调动在当前的大形势下越来越难。

其实,因私调动从来都没有容易过,无论在什么时候。

只是在当下想脱离基层的人多、编制控制,才更显难度倍增。

调动看似程序简单,只要接收单位要、原本单位放、组织部门办就行。

但其中,也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

有的人把能调动了的简单归结于“有背景”“有关系”,表面上看似乎如此。

但和这位朋友深入探讨交流之后,似乎找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他说,大部分人有了调动的念头后,往往就着急去找、去挖掘有没有所谓的关系,其实,刚迈出的一步就错了。

调动应当遵循程序,要做的首要的事就是先认真思考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调动?

二是凭什么能调动?

三是怎么样去启动?

三个问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几乎都停留在为什么要调动这个问题,只是有调动的想法。其余两个问题,几乎都没思考过。

这三个问题想不清楚,调动能成的概率基本上等于零,白忙活一场。

首先,想清楚为何而调动。

了解自己的需求,权衡好调动动机,想清楚调动性价比。

有了强烈的动机,后面的事情才能开展。比如这个朋友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解决两地分居,所以对到什么单位没有要求。

其次,有了调动原因,还要考虑自己“所能”与单位“所需”够不够匹配。

现在每个单位都编制紧俏,几乎都希望调来的人,接手就能干活、挑大梁。想调动就有能填坑尤其是大坑的本事。

当然,如果自带光环,能给领导脸上增光添彩,这也是不二法门。

这是接收单位首要的考量,也是个人首先应该明白的事。

再次,调动路径是否通畅。

没有调动成功的先例,那就是一条不归路,纵有通天手段也等于零。

有没有明确政策约束,比如,乡镇干部5年、试用期不能调动等。

这个朋友调动时,省会城市主城区不让调动,他就退而求其次,把目标定在主城周边县区,后来到了一个离主城区只有半小时的县级市。

调动前的这三个问题,不但可以清楚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愿意放弃什么,还可把调动前的问题、困难大体预估。

让调动不再是一种臆想或是一厢情愿。

在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干部调动还有的一条主线,其实就是你有没有“求关系”的途径。

“章子比不上条子,条子比不上面子”,如今,调动首要的选择不是按程序、政策,而是“求关系”,打通一条与一把手或者常务沟通的渠道。

调动的本质是“交换”,用自己的能力本领以及能够为单位、为领导排忧解难的程度为砝码,进而换取调动的机会。

领导同意接收你,不用想,看中的是你能“出力”。

调动的底层逻辑,就是一把手让认识你、信任你,觉得你能行、能干事、肯填坑,抓住了一把手的需求就抓住了调动的关键点。

因此,如何通过“求关系”,发动身边关系,找到值得信任的中间人,与缺编单位一把手搭上线,再合适的机会提出自己的愿望,展示自己的能力,才是调动中关键的事。

现实中,很多人既无法知晓缺编单位有哪些,更没有机会与该单位一把手认识,才会觉得调动难如登天一般。

大千世界,机会不会主动地向你走来。调动,是勇敢者的游戏。

想调动就要趁早,看准了就干。

努力把你的能力本领和领导想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有效对接起来,那么你的调动诉求就很容易变成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调动就会容易得多。因工作需要而调动,这是相当靠谱也相当直接的办法。

当然,调动只是一个选择,可能是机会,也有可能是火坑。

如果一次能成相当好,不成,也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和节奏,等待下一次机会。

举报/反馈

0 阅读:42

政论文

简介:分享机关文稿写作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