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但凡能做大事的,身边都要有一个高智慧的“智囊团”,要不然,有可能因为判断失误,从而与功成名就失之交臂。在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拉开反秦的序幕之后,楚汉之争是最“惊心动魄”的霸主之争。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项羽,却最终在垓下被围,逃至乌江时,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演绎了“乌江自刎”、“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
要说到楚汉之争,可能至今都是两方评价,有替项羽惋惜的,比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诗篇,又比如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就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绝句,还比如清代著名的才女李晚芳,就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但也有吐槽项羽的,比如朱元璋说“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还比如近代史学家蔡东藩说项羽,“坑降卒,杀子婴,弑义帝,种种不道,死有余辜”。
对于刘邦,大部分对他的评价都是歌功颂德,比如曹植“官由亭长,自身亡徒。招集英雄,遂诛强楚。光有天下,功齐汤武”;又比如陈寿“发迹泗亭,奋其智谋,羁勒英雄,鞭驱天下”;还比如李贽“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但也有吐槽刘邦的,比如魏豹说,“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李宗吾说“沛公之黑,由于天纵,推孝惠于车前,分杯羹于俎上,韩彭菹醢,兔死狗烹……”。
对于楚汉之争的两个超级霸主,都有忠实的“铁粉”,也有吐槽他们的“黑粉”。那么,刘邦和项羽两边都有“决胜千里之外”的顶尖谋士,他们俩究竟谁更胜一筹呢?由于楚汉之争最后的胜利者是刘邦,所以几乎大部分人都认为张良的谋略远高于范增,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尽然!
我们先来看看范增的谋略。范增出山已经阅尽人世繁华,年过七旬,可谓是老谋深算。当初他分析陈胜吴广失败后的反秦战略,当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人歌谣为契机,将楚怀王的后人找到,继承“楚怀王”的王号,然后召集天下英雄,合力反秦。项梁等人世代为楚国大将,找到熊槐的孙子熊心,立为楚怀王。这一步,名正言顺,为项梁、项羽大破秦军拉开了序幕。
秦将章邯特别能打,所以项梁“出师未捷身先死”,章邯大军打败项梁后接着攻打赵国,然后楚怀王熊心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在途中,项羽斩杀宋义,大权在握,在巨鹿大败章邯,一战封神。而此时,武安侯刘邦率兵攻破武关,进入关中。按照楚怀王当时定的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先封王。这个时候,范增献计,将来能跟项羽争天下的非刘邦莫属,不如趁刘邦羽翼未丰之时除掉刘邦,但项羽未采纳。
刘邦后来发展壮大了,也有点飘了,于是带兵几十万去攻打西楚的都城彭城,项羽仅仅只带了三万精锐,结果打得刘邦丢盔弃甲,逃到荥阳,楚军多次截断汉军粮草,刘邦被困荥阳,不得已找项羽求和。项羽打算同意,但范增建议增兵合围,一举消灭刘邦,但项羽又未采纳。最后,范增一气之下,离开项羽,告老还乡,结果病死在途中。
从范增三次为项家献计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可惜项羽不是项梁,没有采纳范增老谋深算的决策,导致项羽最后功败垂成。倘若,项羽无论是在鸿门之宴,还是在荥阳鏖战,但凡有一次采纳了范增的建议,任凭张良再厉害,那都无能为力,因为只要项羽采纳了范增的建议,刘邦根本没有做大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张良和范增这两个顶尖谋士,究竟谁更胜一筹?如果从最终结局来看,肯定都会认为张良要更胜一筹,但如果从后人对范增的评价之后,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就连当事人刘邦不无感慨地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三国时期的蒋济说,“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陈寿说,“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苏东坡说,“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
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看结果,而是要看过程和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依然重要。当然,对于楚汉之争,项羽终归还是太年轻,项羽重情义、讲义气,用侠客精神是无法对付老谋深算的刘邦的。如果项羽与刘邦年龄相仿,也许结局会大不一样,只是,没有如果!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项羽太年轻了,才24岁,所攻者破,所击者服,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年级大点就好了,总归一句话,项羽年轻,太自信,不听范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