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份贡献视为理所当然的“交换条件”,是对“归属感”狭隘解读

上海云河 2024-09-12 17:18:27

在这个繁华与包容并蓄的上海,我常常站在黄浦江边,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涌动着对这座城市的无限热爱。但今天,我想借这方寸之地,与每一位读者分享一段关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微妙关系的故事,以及那些隐藏在“外地人”与“上海人”身份标签下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让我们澄清一个误区:作者与读者,绝非简单的依赖或对立关系,而是一场跨越心灵的对话。作者以笔为舟,载着思想的浪花,驶向未知的读者心海;读者则以心为岸,或驻足聆听,或扬帆远航,共同编织着文化的经纬。然而,当这股交流之水遭遇误解与偏见的礁石,便会激起层层波澜。

近来,我注意到一种现象,部分外地朋友似乎将上海的繁荣与自身紧密捆绑,他们来上海打工,认为自己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对任何不符合其“建设者”叙事框架的文章都持排斥态度,甚至不惜举报以求“正名”。这种心态,如同在追求一场永不落幕的白日梦,忽略了现实的多元与复杂。自己的观点一定是对的,容不得别人的半点反驳。自己的梦想就一定得以实现才罢休。

诚然,上海的每一砖一瓦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梦想,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务工者,都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将这份贡献视为理所当然的“交换条件”,要求城市给予户口、身份等外在标签的认可,却是对“归属感”的狭隘解读。真正的归属感,不应是外在赋予的特权,而是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认同,是在风雨同舟中共同成长的情感纽带。不然的话,就真的只能是梦想了,而且还是实现不了的梦想,或者换个说法,就是白日梦。

再者,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其魅力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它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更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上海。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机会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差异的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样需要学会倾听与理解不同的声音,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批评与挑战。白日梦可以有,但是更要看清楚眼前的现实。

我想对那些因批评而感到受伤的外地朋友说:上海因你们的辛勤付出而更加精彩,但请不要让这份贡献成为你们逃避现实的借口。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态度,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上海。因为,最终让我们紧密相连的,不是户口、身份,而是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不懈追求。

0 阅读:7

上海云河

简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