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点映口碑炸裂,沈腾马丽爆笑回归,暑期档笑出腹肌

垌菲说娱乐 2024-07-14 20:08:47

沈腾与马丽再度搭档合作电影《抓娃娃》,观众对他俩的期待不再单纯是这部电影是否好笑,而是这部电影究竟能带来多少笑声。在这个暑期档逐渐升温的时节,《抓娃娃》被寄予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厚望。

经过点映观看,《抓娃娃》确实不负众望,精准地捕捉到了喜剧电影的灵魂。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我可以概括为七个字:哈哈哈哈哈哈哈。接下来,我们一起聊一聊这部令人捧腹的喜剧电影。

沈腾与马丽的合作始于春晚舞台,但真正让观众在大银幕上领略到他们爆笑魅力的是《夏洛特烦恼》。如今距离夏洛与马冬梅的故事已经过去了近十年,而《抓娃娃》中的马成刚与春兰似乎又续写了这一对经典组合的传奇。两人居住在一处简陋的院落,过着朴素而艰辛的生活,共同抚养着儿子马继业。然而这一切并非穿越剧情,而是他们故意营造的一个荒诞世界。

电影的本质是造梦,而喜剧电影则是为观众编织一场美梦。在《抓娃娃》中,导演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荒诞不经、令人捧腹大笑的梦境。沈腾饰演的马成刚与马丽饰演的春兰,用他们的演技和幽默感,将这对夫妇的故意营造的困境与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

《抓娃娃》它巧妙地融合了悲剧元素与讽刺精神。马成刚与春兰为了儿子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还原自己曾经的穷苦成长之路。这种为人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态既令人感动又充满讽刺意味。而观众在欢笑中也不禁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吗?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幸福?《抓娃娃》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家庭教育中潜在的荒诞与悲情,讽刺了那些自诩为子女铺设成功之路,实则将孩子引入歧途的家长们。马成刚的种种努力,那些荒诞而真实的举动,背后却是对子女最深切的期盼和无奈。他的谎言和行动,虽然可笑,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对子女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和焦虑。

《抓娃娃》通过马成刚一家人的故事,展现了一种极端化的家庭教育模式,即为了孩子所谓的“好”,家长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包括牺牲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这种模式的讽刺之处在于,它看似为孩子铺设了成功之路,实则让孩子在无尽的压力和束缚中失去了自我。沈腾和马丽的精湛表演,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他们默契十足,互相借力,使得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真实感。从贫贱夫妻的日常生活到为儿子设计的教育计划,他们都精准地把握了每一个细节,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而其他演员的出色表现,也成功地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更多喜感和深度。

在影片《抓娃娃》中,萨日娜老师出色地扮演了知名教育家,同时也是马继业奶奶的角色。这位奶奶的形象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差,当马继业在家时,她是个长期服药、看似孱弱不堪的病人;而一旦继业离开去上学,她则立刻变得健步如飞,活力四溢。一天继业意外提前回家,目睹了原本应卧病在床的奶奶竟然在篮球场上活跃地打球,这种戏剧性的反转令人忍俊不禁。这次意外的穿帮不仅为奶奶与继业之间的祖孙关系画上了句号,也让整个影院爆发出如公鸡打鸣般的笑声。

当奶奶的秘密被揭露,马成刚不得不提前让她“下线”,整个葬礼的场景更是令人五味杂陈。观众皆知这是场假死,但唯独马继业一无所知。他回忆着与奶奶的温馨时光,面对棺材中的“尸体”放声大哭,而“躺”在棺材中的奶奶也因无法承受这份情感而泪如雨下。马成刚为了维持这个谎言,努力安抚儿子的情绪,这种情境让观众在同情继业的同时,也不禁为马成刚的机智和无奈而笑出声来。

电影的笑点源于其极致的戏剧冲突,沈腾和马丽在扮演马成刚和春兰的同时,也在演绎着这对贫穷夫妇的角色。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反差和冲突构成了电影的核心笑点,而整个故事也在这个谎言的推动下展开。马继业作为这个谎言中唯一的受害者,当谎言被揭露或即将被揭露时,所有人的努力和补救措施则构成了电影的笑点所在。马继业因突发事件而匆匆赶到别墅,寻找他的父母。因情况紧急,马成刚夫妇迅速采取了行动,与家中的保洁人员互换身份。这种身份与形象的巨大反差,在观众眼中引发了一连串的欢笑。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渴望拥有自主权,不喜欢被他人控制。因此当我们有机会成为父母时,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努力成为不轻易控制孩子的家长?《抓娃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生活可能充满荒诞与抓马,但当我们醒来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泪流满面。这泪水或许源于欢笑中的快乐,或许源于内心深处被触动的情感。无论如何,《抓娃娃》值得我们去体验,去感受这份独特的情感旅程。

0 阅读:3

垌菲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