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山永宁村,有一个男子名叫李茂春。这李茂春与妻子王氏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
眼看四十已到,可李茂春还是看不到妻子的肚子有任何动静。这让他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万般无奈的他,只好到处寻医问药,拜神求子,但终是毫无结果。最后,他只得寄希望于佛祖,并虔诚地祭拜佛祖,希望能得到佛祖的庇佑,生下一儿半女。
说来也神奇,自从李茂春虔诚地拜佛之后,王氏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公元1148年,一个健康的男婴在李家呱呱坠地,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国清寺的住持更是亲自为这个新生儿赐名,唤作修缘,自此,李修缘便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修缘自幼在天台山佛道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因此,佛道之事,他多少有所了解。而家族中对佛的信仰,更是加重了他对佛的理解和向往。
所以尽管年纪尚轻,但李修缘的内心却早已生出了超脱尘世的念头。二十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地在国清古刹皈依佛门,法名道济。他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济公。
后来,道济和尚又踏上了寻访之路,前往临安寻找灵隐寺的瞎堂慧远大师学佛。在大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得以传授具足戒法,终成一代高僧。
道济和尚自出家以后,行为便异于常人。特别是他言行难测,坐禅难耐,不喜念经,却是爱酒爱肉,不拘佛法。这样的道济和尚,已经个性十足了。
然而,这还不算是他最有特色的地方,他最有特色的地方即是衣衫褴褛,穿着破烂,形同乞丐,却还招摇过市。
不过,这样的道济,却能救死扶伤,热心助人。但因为行事疯癫,人们便戏称他为“济颠僧”。而人们称之为“济公”,大概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民间关于济公的传说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杭嘉湖一带,济公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大街上随便一个人谈起济公,那叫一个如数家珍。
其中有一个传说便是这样的,1204年,话说济公栖身的南山净慈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其中的大雄宝殿更是化为了灰烬。
此时,重建净慈寺成了大家最紧要的大事。可面对这样的灾难,济公却大手一挥,轻描淡写地说道:“重修寺院的木头交给我了。”
对于这位“酒仙”的话,众人都半信半疑。而济公却悄无声息地身披袈裟,悠然前往严州。他看见了一大片林木,便将袈裟抛向天空,诵经几句后,便返归寺中。
之后,济公便敞开肚子,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痛饮三日。众僧见他如此,皆焦虑不已,质问其酒肉能否化为大木。
济公却如无其事地举酒而答:“木材尚在钱塘江中漂泊。”
数日后济公大喊:“大木来了,从井中可取!”
令人惊奇的是,井底竟真的有大木涌现,众僧于是纷纷下井取木,直至方丈言明足够为止。
可这时,方丈喊停的声音却像触动了水井的灵性一般,竟把最后一根木头牢牢卡住了,再也无法抽离。
如今,那根木头仍静静地卡在井里,引来无数游客好奇的目光。他们纷纷向井中投掷钱币,大概是为了祈福。而净慈寺为了避免木头受损,特意在井口加设了铁丝网保护。
更令人称奇的是,济公在灵隐寺时,他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竟然能预知有小山自西方飞来,将落于灵隐寺前。
为了拯救小村村民的生命,他急中生智,采用了和尚抢新娘的办法,成功地引导村民们躲避了飞来峰飞来灭顶之灾。而这段传奇的飞来峰故事,至今仍在民间传颂不衰。
不过,与这些神奇的逸闻趣事相比,济公遗留下来的那些传世诗词,才是他真正不朽的精神财富,这些诗词首首都称得上是千古佳作。
尤其是他临终前留下的《辞世颂》,更是佳作中的佳作。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4字,却是字字都如金钥匙,开启了无数人心中的智慧之门。其诗如下:
辞世颂
宋 · 释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的这一首《辞世颂》虽然仅仅只有24字,但却浓缩了济公六十二年的智慧与感悟。
在首句的“六十年来狼藉”中,道济和尚仅仅用了六个字,却写尽了他在这六十二年的光阴中充斥着的颠沛与流离、坎坷与不平。
他虽为佛道中人,却一生像乞丐一样,风餐露宿,漂泊四方,在尘世里飘飘荡荡,居无定所,只为能用佛法济世。
六十多年来,他看惯了世界的春花秋月,经历了俗世的喧嚣繁华,悟透了人生的生老病死。
正是因为道济和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使得他在修行的道路上,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句的“东壁打到西壁”生动地描述了济公犹如一只飘飘荡荡的小船,从东又到西,从南又到北,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几十年下来,他的身影在春夏秋冬的风雨里飘摇,他的足迹遍及五湖四海,南北东西,但他却逍逍遥遥,无迹无踪。
而济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在修行路上执着的坚持与追求。他足迹遍天下,也只为探寻真理与智慧的奥秘。使得他最终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第三句的“如今收拾归来”则道出了济公在经历了人生的无数磨难之后,终于在归来时得到了人生的体悟。
这种人生的体悟,是他经历了世间的无数繁华与落寞,历经了万种坎坷与曲折,最终才找到了这样的体悟。
而这样的体悟便是,人生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修行。而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求得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到了诗的最后一句,诗人用一句“依旧水连天碧”结束了全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终极领悟。
这种终极领悟便是,世事纷扰多变,人生波折跌宕,但内心的平和宁静,却是所有人都想追求的东西。
他的这短短的六个字,却为我们绘就一幅宁静深远的画卷,水天相接,碧绿无边,昭示着内心的宁静致远。
一首诗读完,我们却发现济公的这首诗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简短而深邃,蕴含的情感更是丰富而真挚。
它通过鲜活的画面与典雅的言辞,展现了济公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对济公一生智慧的凝炼,更是为后人点亮的一盏明灯。
它指引着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莫测,都应保持内心的明澈与自在,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这与苏轼所说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诗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更与延参法师的名言“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在这个充斥着名利的红尘俗世,我们芸芸众生时常会被各种诱惑和欲望所困扰,从而迷失了本心与方向。
然而,济公的这一首《辞世颂》,却如日夜都不会迷失方向的北斗导航,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远方。
在这种导航的指引下,不管什么样的功名利禄,不管什么样的红尘喧嚣,不管什么样的繁华迷雾,皆如过眼云烟。
而这首诗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生的至高境界,也如古人所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人生就是走在修行路上,修行需要修心。把心安住下来,不被各种妄象所搅扰牵扯。慢慢便会发现;那片宁静,那片清澈,无须远寻,就在你的心里。”
而回到本文中,则如济公所悟出的道理一样,人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追求千千万万,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追寻内心的安宁与自在,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正所谓心如止水。
所以济公圆寂前留下的这一首《辞世颂》,虽然仅仅只有24个字,却是字字如金,点醒了无数人。
正是因为济公的思想点醒了无数人,所后人根据他的传说,编排成了风靡一时的《活佛济公》,将他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所以济公和尚虽然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不拘佛法,可他的一生却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深刻洞察着人生与社会的奥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