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储贷危机全景回放:房市泡沫、金融乱象与监管缺位

基歪财说 2024-06-08 21:06:37

20世纪80年代,一场席卷美国金融业的风暴悄然酝酿。这场风暴的主角,就是美国储蓄贷款协会(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简称S&L)。它们原本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普通民众提供存款和住房抵押贷款服务。然而,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下,这些机构最终走向了深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放这场危机的全貌,揭开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彼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滞胀"的泥淖: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企,通货膨胀却一发不可收拾。1975年,通胀率高达9.1%,远超过了储蓄贷款协会的平均贷款利率(7.8%)。面对顽固的通胀,美联储祭出了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加息。1979年10月,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宣布实行新的货币政策,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到1981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最高达到了20%!然而,利率的飙升却让储蓄贷款协会首当其冲。

这就要说到储蓄贷款协会独特的业务模式。它们主要吸收短期存款,然后以此发放长期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当市场利率超过贷款利率时,它们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大幅挤压。更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法律还对储蓄贷款协会的贷款利率设置了上限(州政府规定,贷款利率一般不得超过12%)。想象一下,当你借钱的成本越来越高(1981年,市场利率最高达到了16.6%!),而放贷的收益却被死死锁定,日子还怎么过?

面对这种进退维谷的窘境,一些储蓄贷款协会铤而走险,将赌注押在了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上。它们疯狂购买垃圾债券(Junk Bond),大举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甚至把钱借给那些信用记录堪忧的企业和个人。这就好比一个原本靠老本吃饭的店主,眼见生意难做,竟然孤注一掷地拿本钱去赌场上大显身手,寄希望于"一夜暴富"。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这些高风险投资的收益远不能覆盖日益增加的负债成本。1986年,德克萨斯州的房地产泡沫率先破裂,大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变成了一地鸡毛。此后,这种崩盘的多米诺骨牌迅速蔓延到了全美。储蓄贷款协会的不良资产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资产负债表每况愈下。据统计,到1986年底,储蓄贷款协会的呆坏账总额已高达1170亿美元,是1980年的6倍多!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乱象竟然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肆意蔓延。要知道,储蓄贷款协会的业务范围原本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它们被明令禁止从事高风险投资。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了《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管制法案》(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大幅放松了对储蓄贷款协会的限制。这一法案不仅允许储蓄贷款协会提供支票账户等新业务,还允许其投资于商业地产、消费信贷等高风险领域。更令人不安的是,监管者对这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和监管能力严重滞后。这无异于为储蓄贷款协会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曾经矗立在风口浪尖的监管堤坝,如今却形同虚设,任凭乱象横生。

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当房价暴跌,大量抵押贷款沦为呆坏账。储蓄贷款协会的不良资产率飞速攀升,资本金迅速枯竭。让我们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1981年,仅有76家储蓄贷款协会资不抵债;到1986年,这一数字猛增至441家;到1989年,超过一半的储蓄贷款协会已陷入财务困境。据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Federal Home Loan Bank Board)统计,截至1988年底,全美储蓄贷款协会的呆坏账总额已高达2580亿美元,占其资产总额的13%。更令人心惊的是,有500多家储蓄贷款协会已资不抵债,全行业的资本金缺口高达750亿美元。

恐慌情绪在金融市场迅速蔓延。储户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血汗钱竟然化为泡影。一时间,倒闭、破产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据统计,仅1988年一年,就有223家储蓄贷款协会因资不抵债而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更令人心惊的是,随着问题机构的增多,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ederal Savings and Loan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FSLIC)也陷入了危机。到1987年底,FSLIC的存款保险基金已经告罄。面对山呼海啸般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

1989年8月9日,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执法法案》(FIRREA)。这项法案成立了储贷机构清算信托公司(RTC),专门接管问题储贷机构的资产,并对其进行清算和重组。你可以把RTC想象成一个"金融119",专门"抢救"那些奄奄一息的储蓄贷款协会。然而,这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昂贵的工程。RTC需要处置的资产高达4000亿美元,涉及747家问题机构,这其中包括357家储蓄贷款协会和390家储蓄银行。

RTC的运作可谓困难重重。首先,它需要对问题机构进行全面的资产评估和分类,将那些仍有价值的资产(如优质抵押贷款)与无价值的资产(如呆坏账)分离开来。其次,它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如拍卖、出售、证券化等)尽快处置这些资产,回收资金。再次,对于那些破产清算的机构,它还需要安置员工,妥善处理储户的存款和贷款。最后,它还肩负着起诉那些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个人的重任,追回被侵吞的国家资产。这一系列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据估计,RTC的运营成本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更令纳税人痛心的是,随着问题机构的增多,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政府的"输血"和纳税人的"填坑"缓解了燃眉之急,但代价是惊人的。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估计,储贷危机的总处置成本高达153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3.2%。而这笔帐,最终都由美国的纳税人买单。更令人痛心的是,危机期间,有近6000万个储蓄账户因储蓄贷款协会倒闭而受损,储户损失惨重。许多人毕生的积蓄化为乌有,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富遭受重创。

这场危机给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数据显示,危机期间,超过1000家储蓄贷款协会倒闭或被政府接管,约占全行业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房地产市场遭受重创,许多城市的房价一蹶不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以德克萨斯州为例,1986—1990年,该州房价累计下跌了35%,直到1997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金融市场信心遭受重创,股市、债市剧烈动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几近瘫痪。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暴跌508点,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22.6%)。此后的一年里,美国股市总市值蒸发了1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1/4。

危机还引发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破产潮。据统计,1986—1995年,仅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就损失了75万个就业岗位。大量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破产,连锁反应波及建材、家具等相关行业。1990—1991年,美国GDP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失业率从5.3%升至7.8%,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令人担忧的是,危机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房屋弃置、社区衰败、犯罪率上升等。据估计,在德克萨斯州,危机期间因房屋弃置而吸毒过量死亡的人数激增了一倍多。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冲击,储贷危机还深刻影响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架构。它暴露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过度放松管制、监管缺位、道德风险盛行和短视行为泛滥。这些弊端如同潜伏的病毒,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危机。事实上,2008年的次贷危机,可以说是美国储贷危机的一次"重演"。房地产泡沫、次级抵押贷款、金融衍生品的泛滥……种种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令人不胜唏嘘。次贷危机中,那些被"打包"成金融衍生品的次级抵押贷款,何尝不是当年那些劣质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翻版?华尔街投行对高风险金融衍生品的疯狂追捧,何尝不是储蓄贷款协会对垃圾债券的盲目投资的重现?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如果不吸取历史的教训,我们就可能重蹈覆辙。事实上,储贷危机直接推动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构。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执法法案》(FIRREA),建立了"三支柱"的金融监管框架,即Fed(货币政策)、OCC(审慎监管)和FDIC(存款保险)。此后,又相继出台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FDICIA,1991)、《弗莱德-圣赫尔曼德法案》(Riegle-Neal,1994)等一系列法案,从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等方面强化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可以说,正是储贷危机的惨痛教训,催生了美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诞生。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余震。在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全面、更长远的视角审视金融的本质,反思监管的意义。这不仅关乎金融业自身的命运,更关乎整个经济乃至社会的福祉。

0 阅读:17

基歪财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