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的经济策略对中国光伏企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风险雷达 2024-11-08 21:38:35

昨天,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的消息传到国内,中国的光伏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对未来感到失望。

部分人在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担忧,担心接下来唐纳德·特朗普在担任美国总统后会进一步制裁中国的光伏企业,同时会兑现在竞选期间提出针对中国发布60%关税的想法,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沉重的打击。

⬆中国敦煌光伏发电站

NO. 1 中国光伏企业遭遇的出海困扰

在光伏领域美国属于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光伏企业在数十年前依赖欧洲、北美市场,在08年左右,欧洲发起针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经济策略后,导致一大批光伏企业倒闭,其中有无锡尚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

⬆蒙西蓝海光伏电站

在一定时间内市场规模庞大的光伏企业在遭遇比较沉重的经济制裁也有可能快速破产。在目前的市场阶段资产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有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阳光电源等。

光伏仍然是未来最具潜力的能源之一,经济增长规模持续上升的中国在石油方面并不具备绝对优势,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氢能等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投入,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光伏行业继续向上发展。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光伏市场占比将显著提升至37.1%,装机容量将增长近三倍。

短期光伏市场受到各类阻碍,中大型企业的技术路径高度一致,货物积压过多,再加上美国市场很难进入,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部分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资金链断裂、市场判断严重失误的光伏企业出现破产的风险。

能够走出这段艰难时期的企业,无论资产规模大小,可能会从技术创新方面找到竞争的护城河,但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样包含不确定性,技术更迭不一定出现在最大的企业。

许多光伏行业内的人关注加关税问题,实际上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在过去10年,中国的光伏企业从中国的港口发货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不到1%,实际上中国的光伏企业在很早之前就和美国市场脱钩了。

中国的光伏企业发货至美国市场的光伏产品一般是在海外发货,比如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

美国市场严重缺乏光伏产品,需求量非常大,且在美国售出的光伏产品利润较高,美国本土的光伏厂商较少。

对于美国来说,开放自由市场,等于是在放任中国光伏企业直接打压美国市场,将美国本土的光伏厂商竞争至批量破产的地步。

过去两年,美国发布的反制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的经济策略,已经有多家中国光伏企业选择关闭东南亚产能,转而在美国本土直接建设工厂生产光伏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底,北美光伏组件产能大概是40GW,到2027年底,有望达到115GW,是原来的3倍还多,足够满足当地需求;电池之前不到1GW,到2027年底有望达到50GW左右,就连硅片、甚至硅料,也会有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北美,主要是为了满足“产业链本土化”要求。

美国现阶段的关税政策暂时没有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太恶劣的影响,如果美国在未来计划对在美国的中国厂商进行经济制裁,那就很难计算损失。

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中性预期为474GW,同比增长16%,与2023年59%的增速相比,增幅明显放缓。对于部分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些数据都在表明未来的市场风险较大。

NO.2 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是什么方向?

真正能够带领光伏行业走出现阶段的颓势的是技术创新,当出现新的产品发电效率更高,很快就会刺激全球光伏市场新一轮的更新迭代。

那么,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会有哪些方向?

第一种技术路径,随着P型电池转换效率接近极限,N型电池技术迎来快速发展。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与HJT(异质结电池)电池技术的研究突破,将光电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推向了新高,打开了28%的能效大关,两种电池的平均量产效率达到24%~25%。N型TOPCon和异质结电池市场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

第二种技术路径,隆基绿能认为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是行业下一代确定性的技术方向,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整个市场绝大多数会是BC电池(HPBC)。

第三种技术路径,钙钛矿电池和叠层电池作为未来光伏电池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均在此方面重点投入,着力提升器件性能与稳定性,推动产业化布局。在解决大面积、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后,钙钛矿电池将有望改变光伏应用市场的产业格局。预计八年左右,钙钛矿/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将推动晶硅电池效率达到30%以上。

除了光伏发电效率的提升,光伏系统子阵容量不断增大,1500伏光伏系统应用比例已经逐步超过1000伏系统,并网安全性、可靠性标准不断提高。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远程监控、先进通信技术等已在电站运行中使用,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乌鲁木齐光伏发电站

哪一家企业在未来会在未来的市场中获胜,需要长期关注哪一家公司出现能被市场接受的技术创新。每年投入到研发的资金逐渐增加的光伏企业,尤其值得关注。

NO.3 中国光伏企业如何做智能风控?

中国光伏产业供应链高度集中,产能产量优势明显,这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建厂时保持成本优势。

这些光伏企业从“在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的模式转向“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在美国建厂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有助于分散风险并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

假设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建厂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渠道获取海量大数据:

通过建立金融大数据服务云平台,收集客户相关大数据,实现对客户的全面刻画。这包括征信数据、税收数据、交易数据、行政处罚、涉案信息等,以及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用水、用电等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形成客户维度的全景数据,为全程的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

第二,建立金融大数据服务云平台

通过该平台,可以融合客户的内外部数据,形成全景画像,动态展现企业客户的资金链、担保关系、投资关系。

第三,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前瞻性

实时监控,智能分析预警和纠偏异常。光伏电站运营周期长达25年以上,光伏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光伏电站的质量、发电效率、发电量、使用寿命和投资收益率。

因此,具备前瞻性的质量风险管理意识,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及数字化手段,在质量维度建立起护城河的光伏企业才能持续领跑。

第四,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质量的管控应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这体现在光伏企业的端到端业务运营中。光伏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制造设备的研发设计优化、来料质量的前置化管理、生产过程的实时质量问题监控和智能纠偏、成品运输签收全流程追溯,以及利用电站的运维数据反馈到前端,实现设计、生产、运输等各环节的优化和改善。

第五,前瞻性质量风险管控

在制造环节,领先光伏企业在其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中部署了多项AI视觉检测技术,结合高级分析引擎,实现了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以及质量问题智能分析和智能预警。这些手段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良率,避免了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多种成本。

第六,数字化提升供应链端到端协同

在供应链端,产业链的上下游博弈、全球局势变化及贸易摩擦,也给光伏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借助数字化手段,光伏企业可以提升其供应链端到端的协同能力,在将交付速度提升的同时,使库存降低。

第七,产业与保险业协同

光伏厂商应首先可以对内细化产业链各环节的风险发生点,对外依托保险平台进行行业信息交互和数据沟通,综合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

其次,应主动采取绿色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抓手,对项目风险进行投保,提高生产稳定性。

最后,还应该大力拓展公司融资渠道,与保险公司建立良好的投融资关系,完善公司融资机制,避免发生高负债扩张模式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动荡问题。

另外,凭借AI风险控制平台风险雷达,借助AI的技术,观察AI对天合光能的风险评估,同时展示部分舆情监控。

1 阅读:936

风险雷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