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创建于 1983 年,坐落于充满创新活力的广东省深圳市。这所年轻的大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 27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以及 3 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
尽管它是一所 “双非院校”(非 985、非 211 高校),但其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 2024 年的招生工作中,深圳大学迎来了 7470 名新生,其中省内新生 5294 人,省外新生 2176 人。
然而,在新生入学阶段,却出现了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未完成报到注册手续,或者不符合报考资格而被取消入学资格的情况,本科新生未报到人数更是说法不一,有 186 人和 520 人等不同说法。
一、新生未报到可能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未报到原因
1、就业与深造机会权衡
对于研究生而言,可能在收到深圳大学录取通知后,又获得了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或深造机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多元化的深造途径下,一些企业提供的高薪职位或其他高校更好的研究资源,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改变主意。
例如,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为优秀毕业生提供直接入职且待遇优厚的岗位,这对于一些注重职业发展和经济回报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或者某些国际知名高校的研究项目向学生抛出橄榄枝,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在国际平台上开展研究工作。
2、研究方向与导师因素
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对其学术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深入了解深圳大学提供的研究方向后,发现与自己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或者对分配到的导师及其研究团队不满意,可能会放弃入学资格。
比如,某些学生原本希望在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学校在该领域的研究资源或导师配置无法满足需求;或者导师的研究风格、学术声誉等因素与学生的期望不符,都可能导致学生另作选择。
(二)本科生未报到原因
1、高校选择多元化与决策变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在高校选择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报考时,学生可能基于多种因素填报了深圳大学,但在录取后到入学前这段时间,又重新评估了自己的选择。
一些学生可能被其他高校补录,或者收到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这些高校在某些方面(如学校声誉、专业排名、地理位置等)可能更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期望。
例如,有些学生可能更向往传统的 985、211 高校的学习氛围,在补录机会出现时便放弃了深圳大学;或者国外某些性价比高的高校对学生产生了较大吸引力,促使他们改变入学计划。
2、家庭与个人特殊情况
家庭经济状况、健康问题或个人发展规划的突然改变等也可能导致本科生放弃入学。例如,家庭突发重大经济变故,无法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或者学生本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需要长期调养而无法适应大学生活。
或者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新的想法,认为所录取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选择放弃入学,寻求其他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深圳大学的吸引力与新生未报到现象的矛盾分析
(一)深圳大学的吸引力因素
1、地域优势与就业前景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创新中心,为深圳大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学生在这里就读,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金融、文化等行业动态,拥有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许多知名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这为深圳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例如,在科技领域,华为、腾讯等巨头为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在金融领域,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和众多金融机构为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就业的沃土。
2、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
深圳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多个学科在国内排名不断上升,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例如,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表现突出,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报考。
(二)新生未报到现象与之矛盾之处
尽管深圳大学具有诸多吸引力,但仍出现新生未报到的现象,这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当前学生在选择高校时的复杂心态和多元考量。一方面,学校的吸引力是基于整体的优势,但对于个别学生来说,可能在某些特定因素上有更高的要求。
例如,虽然深圳的就业机会多,但对于一些希望从事特定行业(如传统制造业)的学生来说,可能其他地区的高校更具优势;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和吸引力宣传可能尚未完全精准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学校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报到时产生犹豫或放弃入学。
三、应对新生未报到现象的策略探讨
(一)高校招生与入学管理层面
1、加强招生宣传的精准性
深圳大学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需求的学生进行精准宣传。除了宣传学校的整体优势外,还要深入介绍各个专业的特色、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具体信息。
例如,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制作详细的宣传视频和宣传手册,邀请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讲解和分享,让学生在报考前对学校和专业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2、完善入学前的沟通与服务
建立更加完善的入学前沟通机制,在学生被录取后到入学前这段时间,及时与学生保持联系,解答他们的疑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例如,通过建立新生微信群、定期发送入学指南和学校资讯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对于可能存在入学困难的学生(如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解决方案,如介绍奖学金、助学金政策和勤工俭学机会等。
3、优化报考与入学资格审查
在报考环节,进一步明确报考资格要求,避免因报考资格审查不严格而导致后续的入学资格问题。在入学资格审查过程中,要做到严谨、细致,确保符合要求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同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符合资格的学生,维护招生工作的公平性。
(二)社会与教育体系层面
1、引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社会和教育体系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名校光环,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通过宣传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 “双非院校” 同样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减少因学校类型偏见而导致的入学决策失误。
2、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建设
建立健全的学生诚信档案体系,将学生在报考、入学等环节的诚信表现纳入其中。对于无故放弃入学资格的学生,在诚信档案中予以记录,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约束,提高学生在高校选择和入学过程中的责任感。
深圳大学新生未报到现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教育现象,它涉及到学生、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需要不断优化招生和入学管理策略,社会需要引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