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六个字儿来形容2024年北京夏天的话,无疑是“先烧烤”后”汗蒸”没记错的话,打五月五号立夏以来,全网京媒几乎隔三天就会推送一篇儿关于‘橙色预警’的短文儿或者视频,北京台的记者,还特意拿着工具测了一下室外的温度,并且还列出了各种高温数据。
简单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热到让所有北京人都开始怀疑人生,白天上班儿出门儿暴晒,甭管是挤地铁,还是坐公交,都能让您热到喘不过气儿来,就连早清儿遛弯儿的胡同大爷都忍不住直言:我跟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儿孜然,辣椒面儿。
开车出去办事儿的朋友就更甭说了,真就是出门儿五分钟,出汗两小时,难怪不少北京人都说上下班是一天之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儿,北京的道路有多堵,不用我说,大伙儿也都明白,坐在车上,堵在路上,这种酸爽,只有经历过的人能懂,自行车也是同样如此,前不久看朋友圈儿,就上下班儿这点路程,一圈儿下来,手都快黏在车把了。
夜里回家也是一样,仿佛就像进了蒸笼,哪怕您跟沙发坐着不动,都能出一身的汗,效果甚至比“蒸桑拿”都强,老家儿简单做口饭,煮个面条儿的功夫,走出来就跟刚洗完澡一样,毫不夸张的说,家里要是没有电风扇,空调,冰箱这些电器的话,即便把北冰洋搬回来,也一分钟都待不住!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伙儿都希望北京可以下场大雨,可以彻底解决高温问题不现实,但来场大雨,起码可以让温度适当降低下来,天气更凉爽一些,而就在7月24号,相关媒体疯狂推送,一口气发表了七条儿预警,可谓刷爆了北京人的朋友圈儿。
分别是1:北京市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2:北京气象台最新预报:预计全市都会达到暴雨量级3:暴雨橙警期间倡导企事业单位弹性上下班,4: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5:暂停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及户外体育类培训:6:受全国多地降雨影响,北京等地多趟列车停运:7:橙色预警中,北京全市共转移群众约2万人。
媒体一经发表之后,瞬间就登上了全网热搜,北京城又一次成为了焦点,七条内容,乍一看都是大伙儿应该密切关注的重要信息,可点进去您就会发现,真正有帮助的内容一个都没有,无非就是告诉大伙儿,北京城即将要迎来一场大暴雨,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罢了。
其中最离谱的就是再次把去年用过的套路,再次搬了出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来了一句,预警期间,倡导企事业单位,弹性上下班儿,什么叫‘弹性’说白了就是灵活掌握,可问题是北京有多少单位允许员工弹性上下班儿,当官儿的自然不用说,人家不出门儿,不工作,到日子照样可以领工资。
可生活在最底层的北京人,有几个敢跟单位领导说,今儿天气不好,下暴雨,我请假不去了,或者晚半个钟头到,请假可以,但今儿一天,您就白白浪费了,工资一分都没有,为了养家糊口,北京人真的是争分夺秒,本来就挣不了几张儿,再让人家扣了,那可真就是得不偿失了。
甭管外面下多大雨,哪怕今儿下刀子,您也得准时出现在工位上,这就是职场,没有任何同情,向来都没有所谓的弹性上下班儿,所以您的倡导,可就是个书面儿倡导,起不了任何作用,除此之外,还表示,北京市民请勿前往涉山涉水类景区和地下经营性场所,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沟道河道等涉险区域。
前面儿都说要下暴雨了,不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谁会专挑这个时候上危险的地儿,这和22年北京出现蓝色太阳,专家建议:不要直视一样,纯粹就是一场闹剧,跟太阳照眼儿,死盯着看,跟作死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反向操作,也就你们能想得出来,北京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它们一边儿推送,一边儿打脸,前一秒明明说北京24号到25号夜里,会有一次强度降雨,生怕大伙儿不知道,下一秒却推送起了各种降暑活动和景点介绍,没完没了地让游客打卡,到底是让大伙儿呆在家里,还是轻信你们的鼓吹,为了完成任务,满足资本,北京人都能理解,但麻烦您走得心,两个大相径庭的新闻在差不多时间里推送,您不觉得这是在打自个儿的脸吗?
短短两天的时间,同样的热搜,同样的内容,北京人打开手机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回回都是换汤不换药,可笑的是打开评论还看到了不少井底之蛙跟那冷嘲热讽,看完它们的预警报道后,如同喷粪一样,来了一句,哎哟喂,帝都怎么敢下大暴雨呢,最好不要把北京市冲走,概率极小。
让人很难相信这两句话是出自人类,说的就好像你们家乡不下雨一样,就今年这种天气,如果一场雨不下,迟早都得热死你们这帮孙子,面对所谓的预警,个人觉得,大伙儿放平心态就成,不要不当回事儿,但也甭过度紧张,白天出门儿注意防晒,千万甭中暑,遇到暴雨甭逞能,第一时间找个安全的地儿,等雨停了再说。
这是一场暴雨没错儿,但绝没有某些人形容得那么夸张,因为同样的剧情,跟北京是不会上演第二次的,话说到这儿,与其发表这种不痛不痒的文章,倒不如听听北京人真正想听什么,看什么,北京那么多好人好事儿,例如地铁免费发放雨衣,战斗在一线的民警等等,这样的新闻为什么就登不了热搜呢?事实证明,关键时刻,还是得北京人帮北京人,指望他们,简直就是做梦!
自从小日子排污后,这极端天气一天比一天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