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登上热搜第一,并引发热烈讨论。
有网友表示“咳得停不下来”、“咳得肋骨疼”,有孩子因为咳嗽太厉害,导致结膜出血、眼周淤血,最终确诊「百日咳」。眼睛出血是百日咳痉咳剧烈引起的并发症。
进入春季,一度被人类遏制的「百日咳」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其中,1月死亡人数为5人,2月死亡人数为8人。
据“科普中国”资料显示,早在7世纪,隋代医家巢元方就曾记录“咳嗽百日”的疾病,其实就是指「百日咳」。到了17世纪,这种疾病被命名为“pertussis”,名字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剧烈咳嗽”。
在没有「百日咳」疫苗前,可以说它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婴儿死亡率极高。在人群普遍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感染发病率急剧下降,但与疫苗接种前的年代一样,每2~5年仍会发生一次周期性流行。
什么是「百日咳」?
和此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流感和支原体等不同,「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百日咳」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热和疲劳等。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
婴幼儿和儿童是「百日咳」的主要易感人群,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病率较高。
由于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百日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感染。
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中,由于母体给予的抗体逐渐减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他们特别容易受到百日咳杆菌的侵袭。这些婴儿一旦感染百日咳杆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除了婴儿外,儿童也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免疫系统虽然比婴儿稍强,但仍然不足以完全抵抗百日咳杆菌的侵袭。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百日咳」的传播更容易发生,因为孩子们之间的接触密切,飞沫传播的机会增加。
「百日咳」的病程长,咳嗽症状剧烈且持续,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有心理上的压力。而且,由于其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现持续咳嗽的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应及时就医,排除「百日咳」的可能性。
除了咳嗽症状外,「百日咳」和感冒在其他症状上也有所不同。例如:
●「百日咳」患者在痉咳期可能会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等症状,这是由于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导致的。
●而感冒则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颜面水肿或球结膜下出血等症状。
「百日咳」真的要咳一百天?
「百日咳」的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因此得名「百日咳」。但具体咳多久,因人而异,并非一定是咳一百天,但相对其他呼吸道疾病而言,咳嗽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严重得多!
虽然「百日咳」通常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引起肺炎、脑炎、肺部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救治或病情进展迅速的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百日咳至关重要。
沉寂多为何如今卷土重来?
1、病原体变异
百日咳的病原体百日咳杆菌可能会发生变异,导致原有的疫苗对其的保护效果减弱,从而使得百日咳再次流行。
2、疫情期间的保护导致“免疫负债”
“免疫负债”的意思就是指人们在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由于免疫刺激不足,导致易感人群数量上升的现象。
在长达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高度警觉,普遍佩戴口罩,频繁消毒,使人们和百日咳杆菌的接触机会几乎为零。
然而,这种隔离状态却也无意中加剧了易感人群的增加。如今,随着疫情的逐步放开,当人们再次接触百日咳杆菌时,可能会因为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而引发其暴发流行。
为何儿童易感「百日咳」?
「百日咳」中医称作“顿咳”、“鹭鸶咳”等,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内蕴伏痰,外感时行疫邪,侵袭肺卫,致卫气郁闭,肺气受伤,与伏痰搏击,阻遇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
尤其是两岁以下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稚阴稚阳,形气未充,神气祛弱,是「百日咳」的主要感染和患病群体。
除了接种疫苗,中医也有一些预防「百日咳」的方法:
1、佩戴香囊
香佩疗法源自中医学“衣冠疗法”。芳香性中药挥发的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3、中药熏足
组方:艾叶、菖蒲、藿香各30g,苍术、苏叶各20g,独活、羌活、生姜、川牛膝各15g。
用法:加清水2~3L浸泡30min,然后煎煮30min,趁热将双足置于盆面上,用棉布罩覆盖好双足,以药水热气熏蒸双足,以汗出少许为宜。
3、艾灸法
①肺俞穴:调理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②太渊穴:舒缓咳嗽气喘、痰多气短等症状。
③足三里穴:改善咳嗽气喘、心悸气短的症状。
「百日咳」的三个阶段和中医辩证治疗
典型的「百日咳」感染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如果不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
卡他期:持续时间 1~2 周
卡他症状(Catarrh)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百日咳的卡他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包括全身不适、打喷嚏、流涕、咽痛和轻度咳嗽,可能出现轻度体温升高,但高热并不常见。能提示百日咳的两种早期临床为“过度流泪”和“结膜充血”。
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很少会怀疑「百日咳」。此外,小婴儿可能不会经历卡他期,或者这个阶段会很短暂。
●辩证:风邪郁肺
●治则:宣肺化痰。
●方药:止嗽散加减。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皮、杏仁、桑叶、乌梅。
●服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痉咳期:不干预可持续2~3月
痉咳期会在疾病的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次呼气过程中出现一连串的、严重剧烈的咳嗽。
这种快速而连续的咳嗽,有时患者会咳得面红耳赤、弯腰弓背,也有咳得呕吐甚至晕厥,还有的孩子咳得眼睛出血。
虽然昼夜都可以咳嗽,但夜间可能咳得更厉害。剧烈咳嗽后,可能会有一阵倒吸气,发出鸡鸣样尾音。在两次痉咳间期,但患者通常感觉其他方面良好且症状很少。
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痉咳后容易发绀(嘴唇、手指、脚趾蓝蓝的)、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青少年或者成人(成人也可能得百日咳):常无典型痉咳症状,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咳嗽缓解交替。
●辩证:痰热闭肺
●治则:清热、止咳、化痰。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川贝、黄芩、杏仁、葶苈子、冬瓜子、百部、枳实、青黛。
●服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恢复期:1~2 周或更长
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
百日咳的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多见于新生儿及<6 月龄的婴儿,也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以及百日咳脑病。
不过,许多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没有症状。一项研究发现,百日咳病例的家庭接触者中,多达 56% 的实验室确诊感染者没有症状。
一般而言,婴幼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并发症和死亡。而长期咳嗽也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长时间无法上学或工作。
●辩证:气阴两虚
●治则:益肺健脾。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白术、茯苓、川贝、百部、陈皮、炙甘草。(也可用补肺汤加减: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苑、桑白皮)。
●服法: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感染「百日咳」护理禁忌
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诱发痉挛性咳嗽。
不要关门闭户。
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易造成氧气不足,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空气干燥时,适当增加湿度,可用加湿器或用湿拖布擦地,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
不要卧床不动。
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但要避免疲劳过度。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避免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吸烟。
●此外,生炉子、炒菜时,让孩子避开油烟。
●避免和其他疾病患儿接触,以免感染或引起别的并发症,因为此时抵抗力, 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避免过多刺激,进食、喂药等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不要吃得过饱,进食后拍嗝,防止呕吐、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