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门阀士族”

乾隆商业 2024-10-23 09:50:56

古代的门阀士族常被文人戏谑为:百年国,千年家,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士族。一个国家的政权只能维持百年,但门阀士族可以延续上千年。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古代著名的十大门阀士族。

太原王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

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魏晋以后不显,后世多为冒认;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范阳卢氏:源自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卢氏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于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太和改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号称“北州冠族” ;北魏分裂后,卢靖三子分别担任西魏、北齐、北周三国帝师。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出了八位宰相,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合称“崔卢”。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西汉时的大臣郑当时定居于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晋时置荥阳郡,而开封县属之,后世遂称“荥阳开封人”(即荥阳郑氏的由来)。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北魏时期,魏孝文帝以法律形式制定门阀序列,荥阳郑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

弘农杨氏: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发源地为古代杨国(今山西洪洞县)。因始祖杨伯桥在周幽王时受封于杨国,列为杨候,故其后裔以杨为姓。春秋末期,先祖杨道为避灾祸,从杨国逃至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其后代开基拓土,开枝散叶,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是春秋时期晋国地位显赫的贵族羊舌氏的后代。羊舌肸(又称杨肸)的儿子名叫伯石,字食我,以所在封地为姓,称杨氏,即杨石。

汉王二年(前205年),西汉开国功臣杨喜以郎中骑从起于杜县(今陕西西安东南),后归属韩信指挥。汉五年,杨喜协同灌婴等五千骑兵追逼项羽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因斩杀项羽有功而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

西汉时期,弘农杨氏家族又出了一位杰出人物杨敞(字君平),公元前75年,被汉昭帝任命为丞相,也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他的大儿子杨忠就是东汉太尉杨震的曾祖父,这一时期为弘农杨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汉高祖刘邦祖籍在丰县,起家于沛县,而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天下刘氏莫不以彭城为自己的祖籍,而称为彭城刘氏。彭城历来都被视为刘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后更成为天下刘姓的统一郡望。

西汉初年,刘邦的小弟刘交受封为楚王,史称楚元王。后来,汉宣帝刘询又封皇子刘嚣为楚王,史称楚孝王。因此,彭城刘氏也就分为两个主要支派:一是楚元王刘交派;一是楚孝王刘嚣派。

琅邪王氏:又作琅琊王氏,是长期生活于琅邪(琅琊)地区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是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

这一世族的始祖为西汉的王吉,由高虞(在今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镇西高虞村)迁徙于琅邪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在此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

琅邪王氏发展于曹魏西晋,确立于东晋初年并达到鼎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延续至南朝,唐末五代以后走向衰弱。

在七百年的时间里,琅邪王氏在政治、伦理道德、朝章国典、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人物有王祥、王导、王羲之、王俭等。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琅邪王氏自临沂衣冠南渡、举族迁居金陵。南渡之后,因对故乡的思念,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侨置南琅邪郡(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了至伟的贡献,奠定了陈郡谢氏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的地位。

陈郡谢氏还出了许多文学与艺术的杰出人物,后人将门阀士族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王谢”并称的年代。

位于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第二位的谢氏,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在南朝四大侨望之中没能像兰陵萧氏那样繁盛到唐朝。

兰陵萧氏:开基于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望族,起自两晋时期,永嘉之乱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今镇江丹阳市一带,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

兰陵萧氏本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唐代时出了十个宰相(皇舅房宰相1位,齐梁房宰相9位,其中齐梁房宰相中有8位出自昭明太子萧统一系),一直至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走向衰落。

唐朝人柳芳将其列为南朝“四大侨望”之一。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清河崔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的由来)。

汉末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北魏孝文帝(元宏)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代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二人,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

陇西李氏:是一个以陇西郡狄道县为郡望的李姓士族。东晋十六国时在乱世中崛起,自李弇辅佐前凉开国君主张轨后,开始习儒学,家族社会政治地位上升。

公元400年,李暠在晋昌太守唐瑶等河西大族的支持下,推翻了北凉初代国君段业的统治,建立西凉政权,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士族。西凉被北凉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出仕北魏并徙家于关东。

北魏太和年间定姓族时,魏孝文帝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后族四姓,陇西李氏则因李冲位高权重,得以与四姓并称为“五姓” ,从此跻身北朝第一流士族之列,成为唯一出于西州而影响于中土的大族。

唐朝时因李唐皇族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因此贞观年间修《氏族志》时,将其列为第一等。唐高宗时,北魏的李宝六子的后裔均位列七姓十家。

1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4-10-23 11:26

    陇西李氏,西凉李氏,名门李氏,不同支脉,地位逐渐抬高,广义同根同源。

乾隆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