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毛主席遗体保护师:不止是药物作用

书生嘉致 2022-11-26 16:20:10

很多人以为这是药物的作用,其实不止于此,根据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师所说,当初毛主席的遗体保护不止是药物作用,里面其实大有讲究。那么毛主席去世后究竟发生了哪些事呢?人们又是如何将他的遗体保护得如此完好的?

主席去世,遗体保存1976年9月9日,那是个举国悲痛的日子。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人们纵然心中悲戚也只能接受事实,商量该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虽然毛主席曾说表示,在他去世后,将遗体火化,骨灰撒入江中即可。

但是国人对毛主席的留恋是有目共睹的,倘若不保留遗体,恐怕会引发民众的意见。保留遗体说起来虽简单,可实际上国内当时根本没有相关技术,就连专家都说:“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敢想,只能努力去探索”。最终,经过华国锋等人的讨论,针对主席的遗体保存工作正式开始进行。首先,徐静等人对遗体做了简单的防腐处理,然后守在那里进行细致观察。从口鼻的状态到关节的活动程度,来自皮肤的韧性和纹理,都需要牢牢记下,作为原始记录。衣服的定制,头发的梳理,乃至于面妆的修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刻为接下来的群众吊唁与瞻仰做准备。其次,为了长期保存主席的遗体,国内派出专家去国外请教。最终从越南学到了一部分遗体保存经验,为接下来毛主席的遗体保存打下了基础。

最后,就是如何保存遗体的问题了。马王堆出土的女尸能够保存2000多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却因为霉菌问题而无法保存。这让专家们意识到,遗体保存最少得保障低温、避氧以及避光的环境。有了环境基础,再加上提前注入的大量防腐液,遗体保存基本上得到落实。在注射防腐液的时候,由于需要使用的剂量过多,所以遗体还一度出现肿胀的情况。好在这是正常现象,24小时就自动消退了,这也使得9月11日,毛主席的遗体被顺利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可就在吊唁活动正式开始没多久,意外又发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吊唁活动上的意外原来,在吊唁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临时棺罩还在加工中,所以毛主席的遗体是敞放的。在没有密闭环境,却又要求低温的情况下,专家只能让大家打开了大厅的风冷设备,勉强将温度控制在了15℃。然而,由于屋子里的灯光打得非常亮,人流又比较密集,所以屋子里的温度很快就上升了,不利于遗体保护。为此,厅内的灯基本都被关闭了,只保留了一盏大灯,送行的乐队也撤去了。后来,有机玻璃罩被送了过来,遗体周边温度问题才终于被彻底解决。

说起来,为了制造这个有机玻璃棺罩,工人们也是下了苦功夫。当时北京能够生产那种有机玻璃板的,只有一家小厂,里面最长的板也不过1.6米而已。可是那次需要的玻璃板长度要达到2.2米,为了补上的0.6米,玻璃厂的全体员工们奋斗了十几个小时。在玻璃板制作完成后,人们又陆续请来了冷冻机厂、医疗器械厂的技术工人,让他们给玻璃关降温、充入惰性气体。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选择的是氮气,后来就是改为了更昂贵稀有的氦气。从9月11日午夜开始,毛主席的遗体便被安放在了有机玻璃棺中,一直持续到9月17日。在这期间,前来吊唁的工人、农民以及各界人士多达30多万,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哀思。当然,有机玻璃管只能说是临时选用的“替代品”,各方面都不适合用来长期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于是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水晶棺”。

当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之时,苏联曾经为我们送来一座水晶棺。只不过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在保存时,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最后下葬了。水晶棺也被闲置,如今正好拿来学习观摩一番。可等到人们满怀欣喜地找到那座水晶棺后,才发现它根本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一则是内部空间逼仄,根本就无法安放毛主席的遗体。二来是构造上也过于简陋,周边由钢铁打造,只有内棺盖是玻璃。这种“水晶棺”,很明显无法完整保存遗体。

好在古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我国的工程师们。外观上,他们直接采用了中央工艺美院某教授所画出的梯形设计,也就是之前那座玻璃管所用的模样。至于实际打造的任务,则是被交给了北京608厂。在短短一年时间里,608厂就制作出了5具水晶棺。前四具,多多少少还有一些缺陷,可是最后一具,却堪称是传世珍宝。那是即使是到了今天,也人们难以复刻的珍品。传世水晶棺水晶棺的制作难度,主要来自三方面:材料、工艺以及功能性。先说材料,水晶本身性凉,像玉石一样能够防腐,有利于遗体的保存。可实际上,南木的防腐性比水晶更好,尤其是金丝楠,号称有“肉行千里不凉”的特质,是古代贵人们的上上之选。可能有人会说,水晶比楠木便宜,毕竟数量上要多得多,像我国江苏苏州更是被称为水晶之乡。但是一座水晶棺的成本,其实不比楠木棺要低,因为只有一级水晶才能够用来制作上好的水晶棺。

至于给毛主席打造棺椁所用的水晶,材料就更难得了,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特级水晶,而且用量极多,高达32.2吨。有了原材料还不够,想要给毛主席打造水晶棺,还得有极高的制造工艺。人们想办法进行人工焊接,而水晶的熔点高达2000℃,中间能够操作的时间又极短。工人们只能穿着厚厚的金属防护服,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熔焊,有时候他们身上的温度太高,还得有专人浇水降温。最后要说的就是功能性了,精心打造出来的水晶棺,不仅要能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还得让毛主席看起来庄严大方。因为倘若要长期保存一具遗体,就不能在遗体上使用化妆品,只能用灯光照射来形成一种看似真实的视觉效果。这就意味着水晶棺不仅看起来要晶莹剔透,而且还得镀膜进行光学处理,以此保证整体美观,栩栩如生。由此可见,打造水晶棺真真切切是个技术活。专家们尽心竭力,工人们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最终专家和工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创造奇迹,打造出了“传世水晶棺”。那座水晶棺,不仅在降温、充气以及密封性上相当卓越,在抗震方面更是十分惊人,能扛过8级地震。再配合水晶棺里使用的氙灯光源,这座水晶灯的使用寿命相当之长。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数亿人曾去那里观瞻,无人不为之赞叹。正是因为有了这座水晶棺,我们才能时常瞻仰伟人,感恩那一代的专家和技术工人们!

永久保存,永久纪念其实,不仅仅是那一代的专家和技术工人们,后来者也一直为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而努力着。也正因如此,毛主席的遗体保存非常完善,不像是前苏联的列宁,遗体保存至今只剩下10%了。列宁去世之后,其遗体当即被人们处理,采用的是极具地方文化传统逻辑的干尸化保存。不过,由于苏联当年的技术也不成熟,所以列宁的遗体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腐化状况。为了尽可能地实现长时间保存,苏联只能对其进行分开储存。到了今天,除了头部仍旧是列宁本体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基本上都是后天安装的拟真材料。

即便如此,现在俄罗斯为了保存列宁遗体,如今每年花费也在百万美金以上。可哪怕是这样,俄罗斯仍旧坚持不将列宁遗体迁出土葬,由此可见,俄罗斯对列宁还有着深厚的情感。类似的、被保存遗体的领导人还有很多,比如说苏联的斯大林、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等等。不过,由于技术上的不足,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些人都逐步被下葬了。从那一时期保存下来,并至今还保存完好的,恐怕也只有越南的胡志明值得一说。当初胡志明的遗体是苏联专家前去帮忙处理的,后来由于战争原因,长期藏在山区之中,直到1975年才移入河内。

说起来,网上还曾有过另一种说法,说是毛主席的遗体比过去要“小了”。实际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在对毛主席遗体进行处理的时候,人们就对其体长和体重进行过精密的测量,跟现在是完全一样的。别说是体长和体重了,甚至就连皮肤颜色都没有变化。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毛主席的遗体变小了呢?其实,这主要是由视觉差引起的。从遗体和瞻仰厅的空间比例,高度差异以及瞻仰者和遗体距离的不同等等,都会让人产生视觉差。有时候甚至还有灯光的原因,毕竟为了维持毛主席遗体面部颜色,灯光的调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关于这一点,1993年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就曾说过:“十数年过去了,毛主席的遗体依旧保存得很好,并且预计未来还能万无一失的长期保存下去。”“实践证明,我们从医学、化学以及物理等等方面做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遗体保护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距离徐静说这番话,又过去了将近三十年,而三十来毛主席遗体保护方面的成绩,也成为她的话的又一项有力论证。

关于毛主席遗体的保护,不仅能表达我们对他的崇敬和思念,同样也能鼓励国人奋发向前。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大标志,也是新中国人民走向富足幸福生活的起点。时间虽然已过去许久,但是将毛主席的话语并没有消逝,反而愈发澎湃,时时响在我们的耳畔。如今,我们应当共同致力于推动新中国的发展,若有机会,更应该到毛主席的遗体前观瞻。既是为了表达尊崇与思念,也是为了表达国人共同的回应,“盛世繁花锦簇,如您当年所愿”。

0 阅读:4

书生嘉致

简介:书生嘉致告诉你十二星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