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55师后勤部管理员杜承藻:1962年经八天七夜往东南前线送兵纪实

伏生百年 2024-03-14 09:19:51

1962 年上半年,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极端困难,蒋介石乘机妄想进犯大陆,制定了“曙光”作战计划,调集了20 万军队(当时国民党仅有50万军队),准备进攻大陆,并不断向内地派遣间谍、特务,潜伏大陆策应和搜集情报,搞反动宣传、煽动、策反等破坏活动。当时沿海形势十分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英明决断,积极应战,紧急备战,准备打仗。随即调集人民解放军30 万军队,在东南沿海布兵设防,坚决歼灭胆敢来犯之敌。

6 月中旬的某天,兰州军区转发了中央军委命令:从 55师调1000名、青海省军区调200名参加过平叛战斗的老战士,补充到第 47 军,务必于6月30日前送到。

55师王玉昆师长

55师徐肇基政委

师接到命令后,召开了师机关和各团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王玉昆师长传达了军委命令,徐肇基政委作了指示,会上大家具体研究了调兵任务,最后做出了以下决定:

1、从 163 团和 165 团各抽调 350 名、164 团抽调 300 名,共1000名, 按 47 军提供的分配计划,确定了 163 团的 350 名和 164 团的150 名,分配给驻湖南衡阳的 139 师,165 团的 350 名和 164 团的 150 名,分配给驻广西桂林的 141师。

2、为防途中非战斗减员,保证满员补兵,再从师各直属分队抽调 100 名,作为机动预备兵员(领导掌握、不告诉本人),一律按参战动员,带全档案、组织、供应等手续。具体人员由师直属党委研究确定。

3、1100名战士每 100 名编为一个连,其中 163 团编三个连为一、二、三连,余50人和 165团的50人合编一个连为四连,164团 300 名编三个连,为五、六、七连,165团 300 名编三个连,为八、九、十连,师直 100 名编一个连为十一连,青海省军区200名,编两个连为十二、十三连。每连编三个排和若干个班。由各团和师直配齐连长、指导员和排长。四连由163团配连长和2名排长,165团配指导员和一名排长,各班指定班长。

4、根据兰州军区指示:青海省军区200 名老战士,分别补充给 139 师和141师各100 名,编成到西宁后归 55 师送兵大队领导。

5、组建送兵大队。抽调 165 团副参谋长王三厚担任大队长、炮团副政委许通国担任政委。164 团给大队部抽调1名给养助理员、165团抽调参谋1名、司号员2名、炮团抽调干事、通讯员各1名,后勤部卫生科抽调军医、卫生员各 2 名。

6、师机关派出送兵领导小组。派政治部副主任魏思贤为组长,司、政、后各派参谋、干事、助理员 1 名(后勤部决定派我去,负责途中伙食标准的掌握、经费开支和粮票、现金的管理),司令部派通讯员 1 名。

55师炮兵团副政委许通国

最后徐政委指示说,这次军委命令从我们师一下调这么多的战斗骨干,这在历史上还未没有过的,这是总部首长对我们的信任,是全师的光荣,更是参战老兵的光荣,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个荣誉。各单位按照所分配的任务,一定要保证完成好。动员时一定要给同志们讲清楚,执行战斗任务的重大意义,要做好每个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大家认识到这不是一般的任务,而是上前线打仗的政治任务,是我们军人的职责,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

同时还要给同志们讲清楚,你们是咱们师的战斗骨干,是经过战争考验的、是经部队多年培养教育的老同志,思想好、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是为国家吃过苦、流过血的老战士,这次能被选上去执行战斗任务、保卫国家的安全,是你们的光荣,党和人民是信任你们的,你们一定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决服从组织的调动,为咱们师争光。

他最后说:部队出发前各单位要组织欢送,西宁市政府还要组织人民群众到部队进行慰问,走的那天师首长、部队代表和地方政府领导到火车站欢送。部队在乘车行军中要注意安全,做好各种防事故工作,保证安全顺利把这些老同志送到新的部队,完成好交兵任务。

各单位经过传达军委命令和动员后,战士们士气高昂、情绪激动、求战心切,个个表态度,写申请书、决心书,积极要求参战。此时,整个营区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经政审、体检和本人的表现,确定了参战名单,同志们抓紧时间清理个人多余的物资,打成小包袱写上名字,注明单位,由连集中打捆统一携带,个人一律轻装。这时,各连队都忙着杀猪、采购食品想法儿调济改善伙食。一切准备就绪后,出发的头一天按新的编制集中管理。

55师165 团副参谋长王三厚

6月20日上午,送兵大队和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各连连长、指导员,到师招待所集中开会,研究布置有关送兵事宜,王三厚大队长在会上作了人员分工、下达任务和提出了要求:

一、分工及任务

1、领导小组和大队参谋、干事负责与各车站联系,了解掌握列车到站、出站时间及停车时间,通报各车厢长;了解人员思想、安全和行车中的有关情况,及时向首长报告;把列车运行时间、车厢编号和乘坐的连队打印成表发给各车厢长。

2、领导小组和大队部的助理员,负责途中伙食标准的掌握、开支;给行车沿线军供站发给养通报和结算伙食账目;作出在各军供站用餐预案,报首长同意后打印成表发给各车厢长。

3、军医和卫生员每到大站停车时,下到车厢巡诊,及时了解掌握人员疾病和身体状况。

4、司号员根据首长指示,及时发出上、下车和集合号令。部队没有号令不准擅自行动,以防掉队。

5、连长、指导员兼任车厢长,组织指挥部队上、下车,负责本车厢人员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6、班、排长负责本班、排人员的管理和安全工作,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组织战士上、下车和进、出军供站集合带队,清查人数等工作。

二、规定和要求

1、车厢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度,由正、副班长轮流担任,负责车厢门开、关和锁门及收放梯子,同时做好行车中小便同志的安全保护工作。

2、部队上车后靠两边车厢坐在自己的背包上,第二排面对面坐,两腿互相交叉,第三排背靠背坐,中间空出通道。大站停车30分钟和用餐停车时,可上厕所,听号音在车厢跟前集合活动。

最后许政委和魏组长作出了指示,其大意是: 王三厚大队长对人员的分工和作出的规定及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执行,这些问题是经研究讨论定下来的,大家一定要负起责任,一定要保证做好。这次师党委和师首长交给我们的送兵任务很重要,也很光荣,我们要克服困难,保证完成好这次的任务,对部队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保证没有一个掉队的和发生任何问题,安全、圆满的把兵送到。

6 月 20 日下午,王三厚大队长带领领导小组和大队部人员及连长、指导员到西宁火车站察看编好的 18节60吨位闷罐车厢,在车站铁路工作人员和军代表的带领下,一一查看了每节车厢,各车厢长验收了车厢内配备的席子、马灯、煤油、梯子、水桶、纸袋、扫把和锁子等用具。验收完毕后,开了车厢窗户,锁了车厢门。王三厚大队长在清单上签了字,接着给各连分配车厢。每车厢按80人乘坐,按编号一连乘坐一号车厢,余 20 人和二连 80 人合乘二号车厢,以此类推。空出十号车厢作为大队部指挥车厢,十三连乘坐十八号收尾车厢。

55师后勤部管理员杜承藻

6 月 22 日午饭后13时,各连准时把部队带入车站,列队集结在本车厢前,王三厚大队长下令司号员发出登车号令,各车厢长指挥部队上车,在欢送部队的锣鼓声和掌声欢呼声中,师和青海省军区首长部队代表以及地方政府领导走到各车厢前和战士们挥手告别欢送,这时王三厚大队长走到首长面前,举手敬礼报告说:部队全部上车,是否出发?王师长回答说:出发。王大队长受令后说:是。随即王大队长转身向调度员挥手示意发车,很快跑步登上了指挥车。只见调度员手摇小旗,火车徐徐起动,发出“呜——”的长笛声,车头冒着滚滚的黑烟,车轮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向前滚动着,军列缓缓的离开了西宁站,飞一样直奔东方驶去。

按计划今晚在兰州西站用餐,我负责发给养通报,因是第一次做这项工作,没有经验,只告诉了人数标准和军列号,结果到了兰州站,王大队长命令司号员发出下车号令,值班员打开车厢门放下梯子(军供站都设在站外,靠不了站台)。

部队下车后带入军供站,一进餐厅看见一个长水泥台子摆放着饭菜,部队排队由炊事员打饭,因人多秩序乱,1400 多人挤在一起就餐,速度很慢,前边人吃完了,后边的人还在排队,有的还要往水壶里灌开水,有的还要上厕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吃完饭,如这样下去会延误发车时间。马助理员结完了伙食帐,部队听到号音都上了车,班、排长们清点了人数,值班员收了梯子,关了门,车又开动了。

在车上首长们都说:这样用餐办法不行,要想办法改进一下,在一个小时内保证吃完饭。经大家研究决定,在发给养通报时除了告诉人数、伙食标准和军列车次号外,再提出要求:按10人一桌(一摊)配好饭菜、汤、碗、筷和开水,这样部队一进餐厅,一个班围在一起很快就吃完了饭、灌好了开水,有充余的时间上厕所,可大大缩短用餐时间。可明早在天水吃早饭,已来不及按新办法用餐,只能到天水站给宝鸡站发报时改了。

此时列车已进入夜间行驶,车速较快、战士们互相挤碰着,摇晃着,慢慢地都进入了梦乡。我们指挥车厢因人少,都打开铺盖分散入睡。在车的颠簸震动下,到了天水站醒来一看,人都靠车厢前挤在了一起,乐得大家哈哈大笑。在天水站吃了早饭,我就在站上电讯室将新就餐办法给宝鸡站发了给养通报。中午到了宝鸡站,当部队带到军供站,一进就餐大栅广场,一眼就看见饭菜一摊一摊的摆放了一大片,一个班围在一起马上就吃了起来,不到半小时全部用完了餐,灌好了开水,有的去上厕所,部队很快就到车厢前集合、活动等待上车。

大家很高兴的说:这个办法真好,连碗筷都不要拿就吃完了饭。按行车计划晚饭是在西安军供站用餐,行车大约 5、6 点时到了西安西站的军供站。就餐是一个厂房式大厅,饭菜摆满了整个大厅。部队吃完饭很快到车厢前集合,参谋人员到车站询问行车和到站时间,马助理员结算伙食账目,我给下站发给养通报,医护人员到各车厢查看部队身体和疾病情况。

列车大约于 24、25 号的中午到了河南郑州车站。此站在当时是全国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东、西、南、北来往车都要经过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军供站设了好几个。我们到后,工作人员把我们领到最大的一个餐厅,我们进去一看,哎呀!饭桌、凳子摆满了大厅。饭、菜、汤和碗筷摆满了一桌子,一个班坐在一张桌子吃饭,四、五天来还是第一次。同志们称赞说:郑州站条件真好,什么时候全国军供站都成这样那就好了。

从郑州出发军列改了车次号,行车速度比西边来时慢多了,基本上是见站必停,会车、错车频繁,而有的站停车时间还长,完全打乱了我们原拟定的行车计划。每到站参谋们都要与车站调度联系,了解掌握行车时间。往南开的军列基本上都是运兵车,往北开来的车有部分是后撤的单位和家属小孩。26 日左右原计划在武汉用晚餐,可车到了江岸车站不走了,从 6 点左右一直等到天黑,车站灯光全亮了,天又热,车厢空气不流通,有的同志闷得头晕,恶心,可又不敢下车,一直等到 8、9 点,车站才发出了行车信号,赶到武汉车站时已近10 点。下车后看见铁轨上停有5、6 列军车,进入军供站大厅后大家都很惊讶,都齐声说: 好大呀!简直就是几个连起来的大厂房,有的部队正蹲在地上吃饭,工作人员说我们军供站可同时容纳 5000人就餐,吃饭出来看到铁路上停有20几列军用专列。

从武汉开车往南走,战争气氛很浓,地方政府已向人民群众作了宣传动员,成立了支前机构,车站沿路贴着打仗备战的宣传标语口号,人民群众拿着毛巾、肥皂、汗衫等慰问品往车厢里扔。27 日车行到湖南岳阳车站,刚吃完早饭,列车刚起动,走了十来米突然停靠在轨道上不走了。快到中午还不发车,刘参谋下去问了几次都没有准确消息,战士们尿憋的想下车又不敢下,只好站在车厢门口人拉着解决,可车厢里热的像蒸笼一样,车不动没一点风,闷热的人实在难受,不停的擦着头上、身上的汗,可没办法只好忍着,这时急的魏组长在车厢里不停的来回走动,突然大声喊到:刘参谋!把站长给我叫来。

刘参谋一听马上跳下车,跑到车站对站长说:我们首长请你去一下,有事给你说。站长立刻跟着刘参谋到了指挥车厢,魏组长很严肃的对站长说:“中央军委命令我们部队30 日务必赶到前线,照这样下去延误了时间,你负得了责任吗?”站长急的冒着汗说:“停车是铁道部的命令,什么时候开车我也不知道。”魏组长听后态度缓和的说:“那好,请你把我们的特殊情况向上级反映一下,让我们的军列早点发车。”站长马上说:“好,我现在回去就反映。”

站长走后又等了约半个小时,忽然听到南边有火车叫声,眨眼功夫有一个火车头只挂了三节车厢,一溜烟的从我们眼前开了过去,大家都在议论着:这是什么车只挂三节车厢?又过了不到一个小时,车站发出了我们军列开车的信号。到长沙已近 4 点多,只好把午饭当晚饭吃了,在站上听说,前面开过去的三节火车是林彪专列,从南边视察后返回武汉,参加中央会议。

28 日左右我们到了衡阳车站,给139师调的600名战士(含青海省军区100 名)和送兵干部及大队部的几个人下车,该师来人把部队步行(大队部人乘车) 带回营房分配。列车又重新编组后于29 日晚 8 时左右到了终点站——广西桂林车站,141师派人来接部队,大队部的人乘汽车,部队步行回到十几里路的奇峯镇营房,当晚把战士分配到各连,100名机动预备兵员和大队部人员全部留在师训练队。领导小组人员住在师招待所,吃完晚饭魏组长笑着说:哎呀!终于把这些战斗骨干顺利地送到了部队,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第二天,领导小组和大队部人员,在 141 师领导的陪同下,乘车到各连看望部队,连长、指导员忙着交接手续和介绍情况,做正式移交工作(因我在141 师,对 139 师情况不太了解,想必和这的情况一样)。从部队回来在训练队由魏组长、许政委召集 100名机动兵开会,向他们宣布说:“为了保证满员补兵,你们这些同志是作为机动补充兵员来的,现在 1000 名兵员已足额补齐,如数完成了军委下达的补兵任务,所以你们 100 名同志和送兵的同志一起回原部队。”

这些同志听后情绪非常激动,纷纷表示不回去!走时动员我们来打仗,没说是什么机动兵,这不是糊弄人吗?魏、许两位首长反复耐心的做工作。你们的想法是对的,积极要求参战思想是好的,可咱们再不能给多补兵了,因途中没有出现伤病等原因减员。如要多交兵那就是违反了军委的命令。所以说同志们要理解这个道理,服从组织的安排,和我们一起回咱们的老部队去。经过两位领导多方解释做思想工作,同志们也就慢慢想通了,答应回去。

第三天,这次送兵从 6 月 22 日中午由西宁出发,经七省(区)八天七夜,19个军供站就餐(因行车时间延误,有一天用两餐的),行程2800 多公里。一路各级干部认真负责,加强管理,严格要求,途中无一伤、病、掉车等事故减员。同志们克服了长途昼夜,乘车行军旅途劳累,在人员拥挤、车厢闷热、蚊虫叮咬等情况下,战胜了晕车、呕吐、气候炎热,饥饿、内急等困难,于 6月30日晚 8 时,安全满员到达了桂林火车站,按时把这批战斗骨干送到了部队,于7月初我们带着 100 名机动兵,返回了部队,安全、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师党委交给我们的送兵任务,受到了军区和师首长的表扬。

时年11月,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55师在缺编的状态下投入战斗却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18 阅读:2892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8:27

    真不容易!同年底,还在编制不足情况下,痛打了阿三!

  • 2024-04-03 14:08

    学习了

伏生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