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大批的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到湖北荆门,在城东的荒野山沟处安营扎寨。
这里有方圆十多公里的土地,将建成大型的炼油厂,但人员上来后,施工条件很艰苦,而且荆门也没有通火车,物资很难运送。
干部们带领大家在野外风餐露宿,在荒地架起铁锅煮大锅饭,首先解决了吃饭问题,总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在这一场规模浩大的石油大会战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外形势复杂,美苏争霸风雨欲来,存在着巨大的战争风险,美国凭着军事实力对中国东南面构成军事威胁。
1964年,美国突然借口北部湾事件轰炸北越,在后来的两年中,不断往越南派兵,达到56万人,超过了侵略朝鲜的兵力。
这段时间苏联也没闲着,不断在边界线挑衅滋事,还策动和胁迫6万多中国公民越境前往苏联,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向边境增派军队,并叫嚣使用核武器制服中国。
这时印度政府也不断蚕食着我国领土,中印边界冲突也有所升级。
这些国家中,苏联成为最大的威胁,因为苏联曾帮助中国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建设了很多重要工业企业和国防设备,对我国的工业布局十分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基于“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决定。
按照这项决策,我国将用举国之力对中西部进行大规模建设。
当时我国经济落后,工业布局极不合理,更不安全的是,许多国防工业集中在了东北、华北地区,一旦战争爆发,通过没有稳固的战略后方,后果不堪设想。
1995年5月19日,刘少奇在军委组长会议上表示:“敌人的困难并不比我们少,我们准备的快一点,战争就可以推迟,如果我们准备的很好,甚至战争就不敢来。”
毛主席也严厉指出:“有人想等三线建设搞好了再打仗,我看帝国主义不一定会等你,战争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1965年,三线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第一次建设浪潮来临,一大批高校在第一次三线建设高潮中内迁,按照预定的计划,包括科学研究院、设计机构都要有计划迁移,如果不能迁移的,则一分为二作部分迁移。
但在第一次迁移的过程中,由于特殊时期原因,很多部门工作受到干扰,加上一些高校规划方发生变化,高校搬迁随之停滞。
1969年,中苏在边境发生冲突,周边局势更加紧张,第二次三线建设热潮来临,并且有紧张的战备导向,一批集中在一线地区的高校,加速向二三线地区转移。
当时北京、上海、黑龙江是迁出的重要地区,其中北京、上海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人口数量排在全国前列,而黑龙江离苏联近,属于容易被攻击的地区。
高校迁入的地方有四川、湖北、湖南、甘肃等省,与之配套的,有规划建设的工业产业群。
四川地区是国家高强度投入的重要战略省,这里有地势复杂的山区作为天然屏障,有靠山隐蔽的特点。
湖北作为内陆省,也承载着重要的战备任务,大量的基建工程需要展开,比如武汉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葛洲坝水利枢纽、荆川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湖北化肥厂、襄阳轴承厂等200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三线建设总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遵循隐蔽和分散的原则,尽量少占良田少占耕地,减少居民迁徙,高校选址多数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平坝和丘陵地区。
而工业基地则选在空旷荒芜的地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非常不便,物资也很短缺。
要进行城市工业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荆门炼油厂作为江汉油田的配套工程,也是首当其冲的重点项目。
指挥长姬永兴来自大庆,他接到任务后去了潜江,找到武汉军区韩东山副司令,要求派一批民兵支援,韩东山二话没说,派遣了2个民兵师,共计2万多人。
1970年初,荆门炼油厂开工,上级要求,炼油厂建设必须抓紧再抓紧,要在第二年10月1日前出油。
4万多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涌进这个小县城,其中有转业官兵和地方民兵,包括全国各个石油单位抽调的职工,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荆门石化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徐佑新回忆,他是部队转业到炼油厂的,成为一名光荣的建设者。到了基地后,团政委程善美给大家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同志们,三线建设搞不好,毛主席老人家就睡不好觉,我们的任务是建设战备炼油厂,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内地就不缺油了!”
刚开始基地还没有通水电,干部们带领大家用楠竹搭起了芦席棚,盖上油毛毡当房顶,棚里支上几个木桩当床,用石头架起大锅,用河水煮饭。
那时国内刚过三年自然灾害期,物资比较馈乏,大家平时吃的就是大头菜,萝卜丝,干部们和普通战士吃住都一样,一样吃大锅饭,从来不搞特殊化。
平时也看不出谁是干部,官越大越要带头干活,都要带着板车、扁担、铁锹、镐子、雷管、土筺等工具,翻山越岭徒步去工地,都干得灰头土脸。
其中很多工具来不及筹备,都是自带的,包括大米和火柴。
荆门两三月的气候还是很寒冷,芦席棚里四处透风,每人只有一条4斤重的薄被,个个冷得缩成一团。
1970年4月,八分部设立了前线指挥所,副指挥长叶忠贵、施宗林等干部把床铺搬到了现场,24小时和大家呆在一起同吃同住。
指挥所的设备很简陋,连喝的水都很少,大家渴了就忍忍,也没有足够的水洗漱,经常和衣而睡,第二天却又是干劲十足。
山沟沟里的地势十分复杂,有时要开山辟石、遇水架桥,工地施工时,经常乱石飞溅,有一次飞石把某单位的连长砸晕了,副指挥长叶忠贵不顾安危,扑上去护住了连长,嘴里喊道:“大家快躲起来!”
到了夏天,干部们带领大家顶着烈日劳动,出汗后脸上一摸都是盐碱粒,很多人光着膀子干活,一天下来背上晒得又红又肿。
负责铆焊的工人要钻进油罐圈内作业,钢板被太阳烤得火热,经常有工人中暑晕倒被抬出来,后面再派人顶上去。
山里的风很大,大家施工时经常经过一个山垭子,当地人叫做“黑风口”,这里的风吹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密密麻麻的芦席棚,经常遭遇风灾和火灾,狂风大作时,屋顶像风筝一样吹向空中,大家只能用石头或钢管压住房顶。
有个单位里的材料员为了保住芦苇棚里的设备和材料,爬上房顶坐了一夜,才保住房子。
等到下大雨时,到处泥泞不堪,外出跑一趟衣服便沾满泥浆。
要上马这样的大型项目,物资运送非常重要,荆门又没有火车站,同样作为三线建设项目中的焦枝铁路也还没建完,百万吨的货物堆积在小小的肖湾车站。
但由于物资运送滞后,影响了工程进度,只能用人力板车从襄阳运送。
襄阳到荆门,来回一趟260多公里,只有一条沙子石头路,而且路窄坡多,板车跑一趟都要好几天。
如果遇到雨天,地上更是泥泞难行,干部们带领大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日夜兼程将设备和材料运送到基地。
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的局面,兄弟工程队风风火火地“顺带”建设了汉口长江舵落口码头、将红旗码头等几个码头,并建设了全省第一条沥青混凝土汉沙公路、还在东荆河上建成了1100多米长的东荆河大桥。
工程队中的1202钻井队,和王进喜的1205钻井队齐名,他们是全国优秀的钻井队之一,每个队员都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粮食和工具,徒步几十公里路来到井场,等到钻机运输到位后,钻井队一天就把13台设备和井架安装完毕。
钻井队的工作挺危险,他们的肩上背着炸药包,需要在地下爆破,随着一声巨响,旁边的泥土块四处飞溅。
到了吃饭时间,队员们从包里拿着出碗,一看碗上沾满泥土,手上也都是土,有时找不到水源,只能用手在碗里转一圈,擦得亮锃锃的,然后随意折两根树枝当筷子,拿出干粮充饥。
他们偶尔也会改善伙食,在野外河沟里丢个炮,能炸出几十斤鱼。
老百姓时常看到钻井队灰头土脸的狼狈样,调侃道:“远看要饭的,近看勘探的。”
1970年的春天,工程队用挖掘机、推土机和人工开辟出长约200 米、宽约150 米的平地,开始安装炼油厂“龙头”装置,当年就建成了第一套炼油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
1970年5月18日,炼油厂土方工程结束,工程队削平山头、填平沟壑,常减压装置破土动工,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荆门石化的厂庆日。
6 月 28日,炼油第一部炼塔吊装就位,正式拉开了全面安装施工的序幕。
在荆门炼油厂配套设备安装收尾时,干部们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带头冲到前面,坚决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三线建设是当年国内外局势下的特殊决策,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干部和建设者们如火如荼地艰苦奋斗,把荒地变成了工业基地。
时至今日,许多城市依然深受三线建设的影响,许多巨大工程从无到有,给城市注入了无限的动力,也给民众留下了珍贵而特殊的时代记忆。
《荆楚学刊》: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荆门市三线建设文化价值及传承利用 2023-06-16
从大三线建设,到后来以省为单位的小三线和五小建设项目,让中国从农业国完成了基本工业化。并且成为了至今唯一的,具有全产业链自我工业化能力的国家。今天我们面临卡脖子时,有底气摘下一颗又一颗工业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原因就在于此。那个年代,全国一盘棋,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精神,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大锅饭”有主人翁精神,没有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国现代化
毛主席时代是凝聚人心,风清气正的时代
人们都是在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工作着,只有奉献,不求回报,美好时光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锅饭是最大的同舟共济!
致敬祖国的建设者们!
那个年代干部确实是带头干。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风清气正!
1995年5月19日,刘少奇在军委组长会议上表示:……。1995年?
今天的发展离不当初的苦干